天天看點

他是陳赓的搭檔,被授開國上将當副總理,去世8年後卻被開除黨籍

蕩漾着濃厚的家國情懷,凝聚着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我輩英雄重道義、勇擔當,将青春書寫,将精神傳承。青青綠塚卧大漠,嘔心瀝血盡甘來。無數英豪向後輩不盡訴說着“擔當與理想的時代篇章”,不盡踐行着“砥砺奮鬥的時代凱歌”。

對于見證了新中國發展的後輩,何其有幸;對于幾經戰伐的前輩,萬分敬仰。愛國前輩們的英雄事迹我們不敢忘懷,對于未來我們朝氣蓬勃。有幸成為一世華夏人,我們願意去了解我們的曆史,革命先烈們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紅色戰鬥中,為新中國的成立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的光輝歲月将永久銘記在我們的心中。

他是陳赓的搭檔,被授開國上将當副總理,去世8年後卻被開除黨籍

開國上将謝富治就是功勳赫赫的開國功臣之一。不過他卻有着一段令人費解的曆史。謝富治作為開國上将,在去世的八年後被開除黨籍,就連他的骨灰都被移出八寶山,到底是怎樣的情況才讓他落得這樣的結局?

謝富治将軍出生在那個“出将軍”的搖籃——湖北紅安。他從小在一個農民家庭長大,拮據的生活讓他不得不在很小的年紀便開始做農活,做好自己家的事後還要去給有錢人家放牛,隻為了那點微薄的薪水,一直過苦日子的他在小時侯便嘗過了人間的冷暖。不過對于他來說,在他稍大一些的時候,他們家族有人出錢修建了一所私塾,隻要是謝家子弟就可以過去念書,謝富治便有了機會去學堂。在上學的時間裡,謝富治用功讀書,認識了很多漢字,也明白了很多道理。從小幹活的謝富治深知機會來之不易,于是他總歸在放學後去尋借書刊,充實自己。慢慢地,他憑着自己的學識和熱情交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是陳赓的搭檔,被授開國上将當副總理,去世8年後卻被開除黨籍

随着時間的推移,革命開始。謝富治便随着朋友一同加入了當時非常有名的農民運動。雖然起義遭到失敗,但謝富治從中學到了很多鬥争經驗,後來,接受了革命先進思想的謝富治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鬥争中。

1930年,謝富治參加了紅軍,并因表現出衆在26歲時被授予紅九軍政治部主任。1938年,謝富治升為八路軍385旅政委,在戰鬥中與陳錫聯打配合。1939年,陳錫聯、謝富治利用有利地形将日軍獨立混成第四旅團第13大隊打得落花流水。不久之後,抗日戰争勝利,謝富治調任晉冀魯豫太嶽縱隊,與陳赓成了搭檔。

他是陳赓的搭檔,被授開國上将當副總理,去世8年後卻被開除黨籍

雖然在抗日戰争取得了勝利,但當時的情況并不穩定,國軍在兩軍談判時攻打我軍,當然我軍也不堪示弱猛烈地擊打敵人。

新中國成立後,謝富治被授予上将軍銜。又因後來治理雲南效果顯著,被任命為成了公安部部長以及公安部隊司令員兼政委,後又被選為副總理。1972年,謝富治因病去世。國家為紀念這位開國功臣,将其骨灰埋葬到八寶山公墓。

雖然謝富治将軍一生功勳赫赫,但在他的為官道路上卻犯下了錯誤。他曾因自己的一個決定造成很多人的冤屈。不過時間總是會讓事實浮出水面,在謝富治将軍去世的八年後,當年的事實顯現出來,于是為懲治當年謝富治将軍的錯誤,國家決定将他的骨灰移出八寶山公墓,并給予他開除黨籍的處分。

他是陳赓的搭檔,被授開國上将當副總理,去世8年後卻被開除黨籍

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每個人都要對自己曾經走過的路負起責任,無論結局是喜是悲,我們隻需不愧對過程就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