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空間站機械臂施展“乾坤大挪移”,将13.5噸的天舟飛船移了位

我國空間站機械臂開始發揮作用了,它已經完成了轉位貨運飛船的試驗。據央視網引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稱,從2022年1月6日6時12分開始,經過約47分鐘的跨系統密切協同,空間站機械臂于6時59分将天舟二号貨運飛船轉位到了節點艙另一艙口上,試驗已取得圓滿成功。

我國空間站機械臂施展“乾坤大挪移”,将13.5噸的天舟飛船移了位
我國空間站機械臂施展“乾坤大挪移”,将13.5噸的天舟飛船移了位

1月6日淩晨,根據預先設定的指令,10米多長的空間站機械臂一端位于節點艙附近,另一端則抓住了天舟二号貨運飛船(總重量13.5噸),之後飛船與空間站節點艙解鎖分離,6時12分機械臂開始施展“乾坤大挪移”,将飛船轉位,轉位方式是以核心艙節點艙球心為圓心進行平面轉位,爾後反向操作開始對接,直到貨運飛船與核心艙節點艙的另一個接口重新對接并鎖緊,整個“挪窩”試驗過程順利完成。

我國空間站機械臂施展“乾坤大挪移”,将13.5噸的天舟飛船移了位
我國空間站機械臂施展“乾坤大挪移”,将13.5噸的天舟飛船移了位

“太空巨手”今日終于“露了一手”,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中首次利用空間站機械臂操作大型航天器進行轉位試驗,初步檢驗了機械臂操作飛船或空間站艙段轉位的可行性,空間站艙段轉位技術和機械臂大負載操控技術的初步驗證過關,此舉也為我國後續空間站等航天器的在軌組裝和建造積累了經驗。

我國空間站機械臂施展“乾坤大挪移”,将13.5噸的天舟飛船移了位
我國空間站機械臂施展“乾坤大挪移”,将13.5噸的天舟飛船移了位
我國空間站機械臂施展“乾坤大挪移”,将13.5噸的天舟飛船移了位

我國空間站上的機械臂是我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制的,是我國首個具備全向七自由度能力的機械臂,具有類似人類手臂的運動能力,為目前國際同類航天産品中複雜度最高、規模最大、控制精度最高的空間智能機械臂系統,這款“大國重器”的重量約738公斤,長度 為10.2 米,稱它是“太空巨手”并不為過,它最多可承載 25 噸的重量,是以如果有支點,它就是将整個空間站核心艙都移動起來也沒問題。

我國空間站機械臂施展“乾坤大挪移”,将13.5噸的天舟飛船移了位
我國空間站機械臂施展“乾坤大挪移”,将13.5噸的天舟飛船移了位

該機械臂還具備空間站艙體爬行功能,起點端的“末端執行器”可以輕松對接空間站艙體上的“目标擴充卡”,不斷轉換就可以實作在空間站外的爬行功能,它上面很可能會裝上或者已經裝上錄影機,這樣還能移動監視空間站外情況,或者檢查空間站外壁有可能出現的問題狀況等。

我國空間站機械臂施展“乾坤大挪移”,将13.5噸的天舟飛船移了位
我國空間站機械臂施展“乾坤大挪移”,将13.5噸的天舟飛船移了位

可能有的朋友要問了,這個機械臂能抓取衛星嗎?就好像美劇《太空部隊》中中國空間站用機械臂剪刀手剪掉美國衛星的太陽翼的操作能做到嗎?在某些狀态下是可以的!假如空間站和衛星并肩而行,速度相差不大,那麼機械臂的前端裝有剪刀手的話,是可以剪掉衛星的太陽能帆闆的。

我國空間站機械臂施展“乾坤大挪移”,将13.5噸的天舟飛船移了位

但是現實中不同軌道的航天器互相間的速度都很大,通常都可達每秒幾公裡,比炮彈的速度還快,就好像我們無法觸摸飛行的炮彈一樣,機械臂也不能觸碰速度如此之快的航天器。這也是為什麼2021年7月和10月份時美國spaceX公司的兩顆星鍊衛星靠近我國空間站時,我們都采取了“緊急避碰”措施的原因。

我國空間站機械臂施展“乾坤大挪移”,将13.5噸的天舟飛船移了位

今年我國空間站兩個20噸級以上的實驗艙發射升空後,它還會移動實驗艙,或者幫助航天員實施出艙活動,而且在實驗艙與空間站核心艙對接後還會安裝一截小臂,總長度将增加到15米左右。

參考資料:

《央視網》2022年1月6日文章《空間站機械臂轉為貨運飛船試驗圓滿成功》

南海出現大片浮石,源自“地球擠出的粉刺”,用途廣泛正倍加值錢

隻關注白鶴灘了,卻不知我國這座巨型水電站已建成,去年發電389億度

五器合體!嫦娥七号将既放衛星又放月球車,還有第一台月球飛行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