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賬本、畫眼線、蛋糕裙……這場展覽把古叙利亞搬來了成都

兩河流域、古代叙利亞、埃及等古代的近東地區,是最早文明的發源地。其中,叙利亞擁有3500多處古迹,猶如一座裸露在藍天下的龐大博物館。

馬裡古城的神廟、宮殿、雕像、滾印……閃爍着兩河流域蘇美爾文化特色;

埃勃拉的楔形文字泥闆,青金石原石、亞麻織物……再現了距今4000年左右叙利亞熙熙攘攘的貿易景象;

世界文化遺産帕爾米拉古城的凱旋門、劇院、圓形競技場……驚豔世人。

如果我們暫時不能親臨現場看看那些留在世間的遺珠,那就走進博物館來一場沉浸式體驗。

記賬本、畫眼線、蛋糕裙……這場展覽把古叙利亞搬來了成都

展覽現場

日前,“文明的萬花筒——叙利亞古代文物精品展”在金沙遺址博物館正式開啟,183件(套)展品,以曆史時間的流動為主線,講述叙利亞從石器時代開始,曆經青銅、鐵器時代,走向希臘化、羅馬和伊斯蘭時代的曆史程序。現在,請跟随紅星新聞記者一起,在講解員賴柔嬌的帶領下,一探究竟。

腦洞大!“記賬本”新穎、記賬方式妙

古叙利亞文明是近東文明的典型代表。“叙利亞古代文明精品展”展覽了從50萬年到近代的1516年,時間跨度很大。與中國曆史發展相同的是,在這50萬年間,叙利亞也曆經了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和近代,每一個時期都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

記賬本、畫眼線、蛋糕裙……這場展覽把古叙利亞搬來了成都

陶球

如果說,早在古叙利亞的舊石器時期,就出現了“記賬本”,你相信嗎?陶球,看上去是一顆暖黃色的小圓球,表面凹凸不平,像是大核桃,“這是烏魯克文化的陶球,烏魯克文化是蘇美爾文明的重要代表,在那時,出現了城市和大規模的神廟和宮殿,人們需要向神廟獻祭物品,而神廟裡的人為了友善記錄貨物,便開始使用這種陶球來記賬。”賴柔嬌介紹,陶球表面刻劃的紋飾,代表獻祭物品的種類和數量。如正在展出的這件陶球上刻劃有六隻羊,應為這批貨物的物品與數量。“那時的陶球就像如今的記賬貨單,有防盜和防止篡改的作用。”賴柔嬌說。

記賬本、畫眼線、蛋糕裙……這場展覽把古叙利亞搬來了成都

賴柔嬌

或許是為了更友善書寫和攜帶,陶球逐漸演變成了數字泥闆。正在展出的這件泥闆紋飾中間刻劃了一條蛇、兩隻鳥、兩隻青蛙,有專家推測,每個圖形代表着不同的數字機關,如蛇代表100,鳥代表10,青蛙代表2或者5。古叙利亞人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記錄更為複雜的賬目,是以這樣的紋飾被認為是最早期的圖畫文字。

記賬本、畫眼線、蛋糕裙……這場展覽把古叙利亞搬來了成都

刺猬型陶器

在展覽中,有一件器物受到了遊客圍觀,因為講解牌上标注着刺猬型陶器,但看上去更像是一隻陶豬。賴柔嬌講解道,這種刺猬形的容器,同樣出自于烏魯克文化。像這種動物形器皿在叙利亞可追溯至公元前7千年左右,在公元前4千年下半葉達到繁盛階段,哈拉夫時期的遺址中曾出土了許多具有象征意義的陶器。從這件文物可以看出,動物、鳥類或人類形狀的象征性陶器并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而是用于祭祀儀式。

美妝控!畫眼線、連眉妝、穿蛋糕裙

在公元前3100左右,蘇美爾人發現把銅和錫混合在一起後可以産生更為堅硬耐用的金屬——青銅,于是,古叙利亞人由石器時代邁入了青銅器時代。要了解這一時代,需要先知道位于幼發拉底河中部的馬裡古城,這裡是南來北往的交通要塞,是以也出土了大量的文物,而文物主要類型便是由雪花石膏雕刻而成的祭拜者雕像。

記賬本、畫眼線、蛋糕裙……這場展覽把古叙利亞搬來了成都

雕像

出土于馬裡古城遺址的祭拜者雕像,或許就是蘇美爾人的形象,他們光頭、大眼、雙月連眉鑲嵌青晶石、絡腮胡,上身赤裸,下身穿着像蛋糕花邊一樣的綿羊皮裙子。賴柔嬌說,“這些雕像放置在神廟裡,代表了當時社會階層的不同身份,有行政人員、記賬員、辦事員、和商人。”但無論是怎樣的身份,從他們祭拜的姿勢上,能代表着他們對神廟的虔誠。

記賬本、畫眼線、蛋糕裙……這場展覽把古叙利亞搬來了成都

鳥型眼線膏容器

旁邊的一件女性雕像的頭上,戴着球狀裝飾物,有專家推測是帽子或頭冠。值得注意的是,她的眼睛和眉毛上,都鑲嵌着寶石。為什麼當時人們特别注重眼睛的裝飾呢?原來,當時的人們有畫眼線的習俗,不僅畫眼線,還有專門的美妝工具!在一旁,還能看到鳥形泥塑眼膏容器。為什麼要畫眼線呢?這是由于蘇美爾人信仰多神崇拜,他們崇拜日月山川、動物植物,并認為一切不能解釋的現象都來自于神的旨意。而人眼能看到世界萬物或許也是神的賦予,是以他們或許希望通過畫眼線的方式來表達對眼睛的崇拜。

記賬本、畫眼線、蛋糕裙……這場展覽把古叙利亞搬來了成都

其實,在我國,也有眼睛崇拜——古蜀文明,無論是三星堆還是金沙遺址,均出現了相關文物。考古推測,古蜀人崇拜眼睛,或是由于文獻記載的縱目蜀王蠶叢,也可能就是源自于太陽崇拜,因為太陽給世界帶來光明與眼睛給人類帶來光明相似,太陽的确也是早期世界文化崇拜中共有的主題。

太有才!發明楔形文字、定制簽名

愛美的古叙利亞人不僅在眼睛上做文章,到了青銅器時代中期,他們也開始打造首飾。

記賬本、畫眼線、蛋糕裙……這場展覽把古叙利亞搬來了成都

青金石項鍊

由于兩河流域各區域間的貿易往來逐漸頻繁,早在絲綢之路開辟之前,亞洲大陸就已經出現了國際貿易路線,其中以青金石貿易最著名,被稱為“青金石之路”。這些阿富汗的裝飾品被運往伊朗,在進行切片、加工之後再運往兩河流域。正在展出的青金石項鍊,靜默地發出藍色的光,旁邊兩件非常精美的項鍊,分别由紅玉髓、海貝、水晶、黃金制成,這些名貴珠寶的出現不僅僅展現了人們對美的追求,同時也是社會階層高貴身份的象征。

記賬本、畫眼線、蛋糕裙……這場展覽把古叙利亞搬來了成都

楔形文字泥闆

裝飾是源于人類對美的追求,文字是源于對文化的追求,蘇美爾文明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賴柔嬌指着正在展出的楔形文字泥闆講解道,由于蘇美爾人是在軟性的泥闆上書寫,筆,則就地取材,使用兩河流域盛産的蘆葦杆。由于落筆的硬痕比較深,提筆的時候比較細,是以每一個筆畫都呈現出一種長三角形。同時,因為這種長三角形很像木工用的楔子,是以稱為楔形文字。

記賬本、畫眼線、蛋糕裙……這場展覽把古叙利亞搬來了成都

數字泥闆

有了文字,人們開始想辦法用特有的方式留下自己的痕迹。于是,出現了兩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物質遺産——滾印,所謂滾印,便是滾動使用的圓桶印章,而滾印的前身,則是舊石器時期用于記賬的陶球。“滾印通過滾動的方式,可以出現連續複雜的圖案,制作的材料有石灰石、象牙、水晶制等。”賴柔嬌說,在實際使用中,滾印還承擔了類似“簽名”的功能,用于識别某人或者用來給貨物、信件和官方檔案做記号,極大地友善了不同區域間的貨物往來。

記賬本、畫眼線、蛋糕裙……這場展覽把古叙利亞搬來了成都

國王和馬車

到了青銅時代晚期,叙利亞海上貿易往來繁盛,多元文化交融互通。

烏伽利特是腓尼基人建立的一座古老城市,在烏伽裡特遺址出土了大量的楔形文字泥闆,泥闆所記載的内容包括神學、天文學、詩歌、樂譜等。是以,它被認為是叙利亞考古中的三大明珠之一。不過,這一時期距離青銅器時代中期出現的楔形文字時期大約有1000多年。賴柔嬌說,“這時,烏伽利特人将楔形文字從之前的1000多個表意文字簡化成了30個表音字母,與英文需要通過26個不同字母的排列組合,形成不同發音的文字相似。被認為是世界字母文字的開端,也是叙利亞對整個人類文明的貢獻。”

很精美!宮廷裝飾、P圖雕像……

到青銅時代晚期,随着鐵器的廣泛使用和海上民族的入侵,兩河流域原有的一些城邦和部落衰落,如烏伽裡特。同時,也有卻是以崛起的亞述。在新亞述時期,國王納西爾帕二世修建了大量的宮殿,并用浮雕裝飾宮殿。是以,亞述的宮殿藝術和浮雕藝術是彰顯他榮耀和霸業的最佳載體。從展覽文物——亞述國王和馬車浮雕上,可以看到國王手握權杖,站在馬車之上,而人物形象被放大,馬車則被縮小,這樣的形式應該是用于表現國王的高大威嚴。同時,這類浮雕也展現了亞述浮雕基本用于通過描述軍事、戰争、國王狩獵等跟君主有關的畫面,表達對君主歌功頌德的特點。

記賬本、畫眼線、蛋糕裙……這場展覽把古叙利亞搬來了成都

人面獅身像

我們所熟悉的人面獅身像,其實還有兩種形态——羊首獅身和鷹首獅身,他們被稱為斯芬克斯,是古代歐亞地區重要的藝術主題,最初源于埃及神話,随後傳播到兩河流域、愛琴海、中亞,以及中國樓蘭等地區。本次展覽中的這件斯芬克斯雕塑中,刻畫着兩隻面對面的羊頭獅身,中間立着一株神聖的植物。整件物品看上去很精美,雕刻工藝成熟精緻。

記賬本、畫眼線、蛋糕裙……這場展覽把古叙利亞搬來了成都

手拿紡線的女性石灰石雕像

到了羅馬時期,有一些令人稱絕的文物——石灰石墓葬石雕。在展廳内,有一大塊區域放置了幾件石灰石雕像,這些文物出土于帕爾米拉古城的墓葬區,它是非常典型的羅馬風格雕像。“我們可以看到,雕像刻劃細膩,能清晰看到人物的面部表情、身體形态,甚至衣服褶皺的流動感,這是羅馬非常立體寫實的雕塑風格。”賴柔嬌說,這些雕像是墓主人生前的形象,應該是在真實的基礎上做一個美化處理,與如今的P圖技術類似。同時,通過雕像可以了解到當事人的服飾風格,比如這兩位女性都帶有頭巾,其中一位手上還拿了兩件紡錘,猜測她生前的職業可能是一位紡織女工。

紅星新聞記者|曾琦 攝影報道

編輯|段雪瑩

部分圖據金沙遺址博物館志願者|張豔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