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記者,韓理 沈述紅)訊,2022年股市開年,一個段子先火了——“1月1日,2022年A股市場展望:我要賺大錢。1月5日,2022年A股市場展望:我要回本!”
2022年開年的兩個交易日,A股便迎來了猛烈的調整,在小寒的節氣裡卻跌出了“大寒”的感覺。僅1月5日,上證指數便下跌1.02%,創業闆指數也下跌2.73%,新能源車、光伏闆塊的持續走低打壓市場人氣。而低估值的銀行、房地産等闆塊則逆市反彈。
在多家公募基金看來,元旦以來市場的大幅回調與市場的主流預期有偏差,其主要原因為悲觀情緒帶動,市場流動性預期發生變化,結構由高估值向低估值切換。
盡管2022年A股“開門紅”并未如期到來,但在公募基金看來,春季躁動行情或仍可期待。國内進入“穩增長”和“政策發力适度靠前”的觀察期,預計整體流動性環境偏向寬松,行情仍有支撐,繼續向下空間有限。“經濟下+政策上”背景下,春季躁動仍值得期待。
新能源賽道集體大跌
1月5日,A股三大指數低開低走,創業闆指領跌,午後指數持續走低,創業闆指跌幅一度擴大至3%,滬指跌超1%。指數連續兩日震蕩走弱,滬指失守3600點。
闆塊方面,元宇宙、遊戲股持續活躍,家電闆塊逆勢走強;近日大漲的中藥闆塊大幅回調,半導體、光伏等高景氣賽道繼續下挫。
總體看,金融地産、消費風格相對偏強;而前期上漲明顯的軍工、新能源、電子等科技成長闆塊回調明顯,行業指數跌幅均有3%-4%。
資金流向上,今日市場資金從高估值的核心賽道流向低估值的金融地産、農業和部分消費等闆塊。
金鷹基金認為,目前走勢有點類似于2021年春節前後的核心資産抱團解體,宏觀背景具有相似之處,包括外圍市場的美債收益率上行和美股區間波動。截至1月5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由此前低位的1.35%升至1.66%,接近階段高點。
同時,國内面臨新一輪疫情的沖擊,我國新增确診病例自2021年11月下旬以來持續攀升,目前仍處于較高位置;短期資金面背景均是國内機構持倉組合的再調整,2021Q3末公募基金持倉資料顯示,對電力裝置持倉比重高達18%,接近此前2020年底食品飲料18.9%、2020年6月醫藥20%的持倉極值。
不過,該公司分析,相較于2021年春節前後的市場環境,今年的差異展現在,經濟下行期的政策寬松方向明确,政策和流動性寬松對市場的影響,目前均未落地且反應到股價上。
調整原因何在?
2022年初兩個工作日,A股市場連續調整,原因何在?
“其主要原因為市場流動性預期發生變化,結構由高估值向低估值切換。”招商基金稱。
具體來看,市場調整的核心邏輯不是在于分子端的企業盈利增長,而是在于分母端的市場流動性預期變化帶來的殺估值的壓力。
一方面,招商基金看到的,是穩增長的地位的進一步的确立,經濟增長的預期由原先的失速擔憂轉向穩增長預期;另一方面,市場對于二季度盈利下行的共識性判斷。是以,分子端并非目前市場的主導因素。反觀分母端,國内寬松預期趨于一緻,增量較少。同時,海外貨币政策偏鷹加速市場對流動性預期調整。在此背景下,市場驅動力由分子端向分母端轉換,投資重點由高增長向低估值切換。
“此外,市場缺乏增量資金支援,部分存量資金恐慌性調倉至前期超跌的闆塊,疊加臨近春節,也有部分資金選擇兌現收益。”招商基金表示。
中歐基金表示,今日市場調整,源于年初機構配置調整。短期而言,在大體量機構投資者持倉調整的階段,市場潛在波動率可能走高,調倉換股的核心行業的波動加劇。
“開年以來大幅下跌闆塊主要為過去一段時間漲幅巨大的成長品種,如新能源、CXO和軍工等,雖然近期有所調整,但相對跌幅較小,估值水準處于曆史高位附近,短期仍積聚一定風險,在年報即将披露和中國傳統新年即将到來的真空時期,較易受到情緒擾動。”中歐基金稱。
不過,萬家基金卻認為,此次市場的回調,在交易層面可能主要受到中國移動上市的影響,單日成交量超過150億,資金吸血效應。總體看,今日的下跌屬于良性回調,建議趁回調積極調倉穩增長。
另外,在海外通脹預期推升下,21年12月30日到22年1月4日美債利率持續上行30BP,3-4日更是快速上行14BP。“這引發了外資波動擔憂,并對A股結構性高估的闆塊估值形成擠壓。”中信保誠基金補充到。
在恒越基金看來,此輪回調價值風格占優,成長風格的回調力度更深,從2021年四季度後半段開始的風格切換延續至今。“但和2021年春節後核心資産回撤的局面不太一樣,當時反映的是泥沙俱下的普跌,而本輪回調更多還是偏結構性、暫時性的交易行為所緻。”
該公司認為,新能源政策面補貼“緩退坡”和部分車企宣布漲價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盈利預期,但前期或已有所反應,此次調整應不會影響供需關系主導的長期成長邏輯。
另外,年初技術面存量博弈的特征較明顯,熱點闆塊預計還是會處于快速輪動的态勢,闆塊的波動或更多來自于交易層面。“春季躁動”的提前布局可能觸發機構資金調倉,在外部風險偏好受限的前提下,資金流動也會進一步加劇闆塊的内部分化,市場在趨勢性上難以形成一緻。
春季躁行情仍可期待
盡管2022年A股“開門紅”并未如期到來,但是在金鷹基金看來,春季躁動行情或仍可期待。
金鷹基金表示,國内進入“穩增長”和“政策發力适度靠前”的觀察期,預計整體流動性環境偏向寬松。此前在去年的年末階段,市場資金偏向博弈,且風險偏好趨于保守。新年開年後,預計資金的季節性壓制因素或将有所消退,後續銀行信貸、基金發行等“開門紅”效應或将提振市場。“經濟下+政策上”背景下,春季躁動仍值得期待。
不過招商基金認為,往後看,我們預計2022年春季行情相比2021年或将更顯平穩,表現上可能呈現平波緩進态勢。
“目前宏微觀流動性表現均弱于2021年同期,這使得本輪跨年行情的上行節奏更為溫和。但與2021年1月底市場流動性預期開始出現松動不同,目前寬貨币方向确定下市場預期表現穩定,這也使本輪跨年行情将更為平穩。此外,從分子端來看,與2021年1月市場行情完全由分母端主導不同,本輪跨年行情分子端的重要性正在擡升。”招商基金進一步解釋道。
而在“穩字當頭”與“穩中有進”的基調下,分子端企業盈利的邊際改善值得期待,同時亦為結構配置指明方向。展望後市,招商基金認為,可關注防禦性的品種來平滑短期波動,目前處于估值消化階段的成長科技闆塊仍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不乏确定性較強的細分領域機會。此外,後續消費和基建機會将值得期待。
中歐基金表示,短期的波動加劇意味着春節前行情的布局點。投資者的主要再配置方向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消費伴随經濟的企穩而有望複蘇,建議持續關注食品飲料和家電等行業;經濟穩增長的發力點預計将落在投資端的基建領域,尤其是符合雙碳政策規劃的新能源基建,未來數年存在大量建設缺口,建議關注其中電力建設、新能源電站營運和輸配電裝置等領域。
恒越基金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宏微觀流動性寬松,行情仍有支撐,繼續向下空間有限。短期可關注基本面改善的中下遊消費,包括食品飲料、旅遊、汽車零部件、消費電子等,或存在一定的漲價預期;關注政策支援的新老基建,如綠電、建材等,部分優質的央企開發商或受益于地産政策糾偏;留意有轉型邏輯的低估值周期,如煤化工、特鋼的機會,中期繼續看好景氣度高且已有調整的新能源、醫藥等行業。
而具體到今天大跌的新能源闆塊。萬家基金表示,高景氣将持續到2030年,但市場預期或者節奏可能有波動。後續新能源闆塊調整下來仍有很大投資機會;短期來看,最确定的主線依然是穩增長。
具體來看,分為三條主線:一是,一季度傳統基建力度有望放量,比如鋼鐵、煤炭、建材、建築等。
二是,若一季度财政政策作用不達預期,二季度地産政策可能出現較大放松調整。此時建議關注的方向是房地産、家電、家具等闆塊。上述兩條主線在一季度均有較高博弈和交易價值。
三是,全年來看必選消費是較确定的闆塊,無論政策力度是否達預期,貨币政策發力是幾乎确定的,且政策空間更大,必選消費或受益于刺激政策,或者受益于通脹,确定性很高,可關注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醫藥消費等。
金鷹基金表示,中長期來看,2022年新能源、軍工等科技闆塊或仍具有較高景氣度,短期調整更多來自于資金面、情緒面的因素。當市場政策和流動性寬松落地後,市場關注度或将重回景氣度,屆時出現調整的核心資産可能将迎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