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憶一段在日本與野豬平安共處的有趣經曆

作者:雲淡風輕輕談風雲

最近幾年,看到過多起有關人與野豬遭遇的新聞,比如,南京大學仙林校區學生宿舍區被拍到過野豬的身影。此外,網上還看到過野豬從南大仙林校區西圍牆竄出穿過馬路、橫行車前的鏡頭。

回憶一段在日本與野豬平安共處的有趣經曆

南大仙林校區學生宿舍區有野豬出沒

回憶一段在日本與野豬平安共處的有趣經曆

野豬從南大仙林校區圍牆竄出,穿過馬路,橫行車前

還有今年秋天,正當栖霞山紅葉繁盛、遊人如織的時候,竟然有野豬大搖大擺、幾乎無距離地在遊人身邊覓食,野豬旁若無人,周圍的人也許還沒來得及反應,看上去很淡定,并未顯出驚慌的樣子。

回憶一段在日本與野豬平安共處的有趣經曆

栖霞楓葉正紅時遊人遭遇旁若無人的野豬

這幾起人與野豬遭遇的事件均未出現人員的傷亡,但确實也發生過多起野豬傷人的慘案,比如,2018年1月31日在紫陽縣有一頭200多斤的野豬闖進裴壩村咬死一人,咬傷一人,監控還記錄下了全過程,現場很是令人驚恐。

回憶一段在日本與野豬平安共處的有趣經曆

陝西紫陽縣農村的野豬傷人事件

類似的野豬傷人緻人死亡事件還有多起,那麼,野豬對人的威脅到底有多大?是不是野豬和野豬也不完全一樣,有的兇猛,有的又比較溫和,甚至對人并沒有攻擊性。

回憶一段在日本與野豬平安共處的有趣經曆

這頭野豬看上去就很兇猛

對此,筆者不由得回想起在日本很多次與野豬近距離接觸的經曆。

我所在的城市主城區依山面海,地形狹長,為了增加居住的空間,居民的住房不斷向山腰甚至山頂處延伸,我所在的學校和所住的留學生宿舍都在這座山的同一面山坡上,去學校正常的路徑應該是乘公交下山然後再乘電車(類似于國内現在的輕軌),最後再爬一段山路,但是為了節省公交費,我選擇了沿山坡橫向徒步來去于住處與學校之間。

回憶一段在日本與野豬平安共處的有趣經曆
回憶一段在日本與野豬平安共處的有趣經曆

依山面海的日本城市

來去學校的沿途布滿了具有日本特色、稱做“一戶建”的二三層木造小樓,也會有少量的多層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樓點綴其間,我穿行其中,時而經過民居之間的小道,時而緊貼着住戶門前走過,時而下到幹枯的山溪河床,時而又要爬上坡頂,有點像進入迷宮,好多次來回之後我才記住了每一個迂回曲折的轉彎和換道處。

回憶一段在日本與野豬平安共處的有趣經曆

一座挨着一座的一戶建

剛去時就聽說那一帶經常有野豬出沒,果然,我晚上回宿舍的路上沒少遭遇到趁天黑出來覓食的野豬。這裡原本是野豬們的家園,是人類一步步侵蝕到了它們的領地,原本它們是主人,但是面對我們這樣的不速之客卻反應很溫和,遇到行人,有時低頭覓食,熟視無睹,有時會悄悄避開,甚至有點驚慌地逃離,并沒有表現出攻擊人的意圖和行為。

回憶一段在日本與野豬平安共處的有趣經曆

日本城市的野豬正在排着隊橫穿馬路

回憶一段在日本與野豬平安共處的有趣經曆

日本城市居民區出沒的野豬

我由一開始的擔驚受怕,慢慢地膽子也變大了。面對路旁屋邊的它們,我雖依然有點小心翼翼,但起碼已能故作鎮定,做到恐懼不形于色,經過多次的經驗以後,也逐漸從容起來。

回憶一段在日本與野豬平安共處的有趣經曆

日本城市裡山坡上的街道

其中有一次很有趣的經曆,至今還記憶猶新。

記得那是一個月色朦胧的晚上,十點多鐘,我結束了一天疲累繁瑣的實驗工作,像往常一樣走在已經不再陌生的回住處的路上,來到一條每天來回都要經過的小河邊。河上有一座寬兩米不到僅可二人擦肩而過的步行橋,行至橋中間時,我依稀看到一個人影一動不動停在前面的橋頭處。走近一看,果見一個皮膚黝黑、南亞人模樣的留學生,手上拿着一根細瘦無力的樹枝條,朝着橋頭處輕輕地揮舞着,一邊嘴裡發出輕到可能隻有他自己能聽見的“噓噓”聲。

我定睛細看,在他前面不遠處,有兩隻野豬橫在逼仄的小路中間,徹底堵住了他的去路。

野豬正埋頭專心覓食,對他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這位仁兄雖然揮着樹枝,發出噓聲,但似乎怕動作大了聲音響了惹惱了野豬,可是這樣,野豬又渾然不覺,他完全是一副左右為難、不知所措,似乎隻能這樣與野豬僵持下去的樣子。

憑着多次遭遇野豬而相安無事所奠定的底氣,我忽然豪氣勃發,邁着節奏不變、堅定從容的步伐,先是一言不發從他身旁越過,繼而迎面朝着橫在路中間的野豬走去。

其實,我當時的心裡也在打鼓,萬一,這兩隻野豬不守成規,不講“武德”,意外地向我發起攻擊怎麼辦?何況,以往從未如此近地直面過野豬,它們會作何反應并沒有足夠的把握。我隻好奓着膽子,若無其事地繼續朝野豬身前走去。

好在野豬一如既往地“謙讓”,當我快靠近的時候,它們似乎終于覺察到了,馬上掉頭隐沒在路邊的樹叢裡。

不過時移世易,據說日本現在也有些地方野豬泛濫,橫行街道,騷擾住宅,恐怕已經不似當年那樣人與野豬相安無事,和平相處了。

對于野豬,我的總體看法是,在人活動的地方偶然的出現應該是生态趨良的表現,但也要因時因地而異,對于數量不多,對人又溫和的野豬應該适當地主動規避和加以保護,但一旦出現傷人的情況應該果斷對待,不能囿于其野生動物的身份,無論如何,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而對于陝西等地已經出現的野豬泛濫的現象,它們已經對農業生産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也對農民的财産和生命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理應差別待之,有序地加以适當的捕殺。總之,人類應該有足夠的智慧,能有效地控制野豬這樣的野生動物保持在适量和适度生存的狀态。

(文中圖檔取自網絡,告知侵權必删)

我是@雲淡風輕輕談風雲,談人生體驗,生活感悟,科學見解,文化感想,時事看法,讀史心得,社會見聞,歲月記憶,文體觀感,語言解讀,遊曆感受。東拉西扯,談天說地,沒有主題,漫無邊際,然皆有感而發,力求言之有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