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考古部門發掘出的文物。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中新網呼和浩特1月6日電 (記者 李愛平)内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6日消息指,考古人員近期在内蒙古赤峰市甯城縣三座店鎮小塘山發現夏家店下層文化時期石城遺址,為研究夏家店下層文化石城的營造和分布規律,進一步揭示其文化内涵提供了條件。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連吉林介紹,該遺址位于當地坤都倫河北岸的山崗上,周圍有石砌城牆,整個石城址的平面略呈橢圓形。
圖為夏家店下層文化時期石城遺址。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2021年5月至10月,為了配合508國道工程建設,經中國國家文物局準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當地甯城縣文物保護中心對小塘山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這次發掘面積約4000平方米,清理房址40餘座、窖穴與灰坑33座、墓葬6座、陶窯1座,此外還有“馬面”式建築、院落、道路等。出土陶器、石器、骨器、青銅器、蚌器等各類器物标本750餘件,還出土較多的動物骨骼,經鑒定主要有馬、牛、豬、羊、狗、狼、鹿等。
考古部門在此次發掘中發現的墓葬多為長方形豎穴,部分利用廢棄的房址建成,有成人及兒童葬兩種,墓葬内基本不見随葬品。
值得提及的是,該遺址的多個窖穴内發現有儲存的陶土和泥料,另外還發現陶窯一座及較多的石質、陶質、骨質制陶工具。
連吉林表示,遺址記憶體在着一條龍制陶流程,這在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中當屬首次發現。
考古人員研究認為,該遺址出土的銅煉渣與出土的銅器經檢測成分基本相同,表明遺址内很可能存在金屬冶煉活動。
考古人員結合發現的遺迹及出土遺物,确定小塘山遺址是中國北方夏家店下層文化時期一處重要的石城遺址。
夏家店下層文化的年代距今4100年至3300年左右,是中國北方最早的青銅文化。小塘山石城遺址所處的坤都倫河流域是夏家店下層文化石城分布比較集中的區域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