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風口過去之後,百果園反而要在無人零售上發力?

水果零售知名品牌百果園從去年開始試水無人零售,曾與辦公室無人值守貨架的部分頭部公司合作成立“大百果聯盟”,嘗試辦公室無人貨架。然而,不過數月,那次嘗試便悄然停止。

百果園并未就此放棄。從今年1月開始,又陸續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居民樓内,投放了200多台專賣水果的智能冰櫃“百果盒子”,而這僅僅是第一階段的試水。今年年底,百果園将在全國範圍内投放多達3000台“百果盒子”。

百果園辦公室無人貨架嘗試為何悄然停止?這一次的無人零售,和上一次有什麼不同?對百果園的整體戰略來說,這次的無人零售嘗試,又扮演着怎樣的角色?針對以上問題,百果園無人零售事業部總經理黨玮接受了新零售智庫的獨家專訪。

辦公室無人貨架:

一次未果的試水

2017年9月,百果園發起“大百果聯盟”,嘗試通過開放水果供應鍊的方式,進入無人零售領域。當時,百果園方面曾向媒體表示,依賴其龐大的供應鍊和門店網絡,讓基于“一日一配”的無人零售成為可能。

為何風口過去之後,百果園反而要在無人零售上發力?

黨玮

在黨玮的設想中,對于工作繁忙,常常連訂餐都忘了的白領來說,能直接從辦公室的無人貨架擷取不同風味的餐盒,是件美妙的事。在他看來,便利店雖多,直接安放在辦公室裡的無人貨架,可以更靠近消費者,能獲得更高頻的購買。當時,百果園和無人貨架公司的合作,正是基于“主餐+奶+水果”這樣的營養搭配考慮。

在營運模式上,百果園提供水果這一品類的商品和供應鍊解決方案;貨架、餐盒等在内的其他産品,則由合作夥伴提供。百果園會将水果配送到合作夥伴的配送中心,由他們來統一解決“最後一公裡”的問題。

不過,這個設想很快就遭遇了冰冷的現實。

首先,從投放區域上來看,隻有北上廣深等大城市适合這一模式。二線以下的城市,生活節奏偏慢,人們更願意出去“吃頓好的”。其次,即使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裡,也不是每個辦公室,都向無人貨架敞開大門。“政府機關肯定進不去,很多高端寫字樓進不去,老闆不允許員工在辦公室吃飯的寫字樓進不去……”黨玮細數了當時的諸多現實問題。這樣算下來,能進的隻有網際網路公司了,是以,這種以解決午餐為主要方案的無人貨架,能覆寫的人群也被限制在了1000萬左右。

在試營運的幾個月裡,由于競争激烈,百果園參與合作的無人貨架,最終入駐了大約500家辦公室。随後,黨玮又發現了新的問題:在這些寫字樓裡,放在員工眼前的貨架,和位于偏僻位置的貨架,銷量差别很大。“好的貨架,一天能賣出200元,不好的,一天隻有30-50元的收入,入不敷出。”但貨架在辦公室的擺放位置,并不由百果園及其合作夥伴決定。

然而,随着合作夥伴出現了問題,百果園對辦公室無人貨架的嘗試,也悄然停止。

智能冰櫃進社群居民樓

不過,直到放棄辦公室無人貨架的那一天,黨玮依然看好無人零售這種模式,認為其解決了水果傳統零售的許多痛點。

水果的購買具有随意性、順帶性等特點。相當一部分人是看到了水果店或者超市水果櫃台裡具體的産品,才會想到去購買。是以,密布全國的網點,是百果園這樣的連鎖水果品牌得以“打天下”的法寶之一。

不過,在全國擁有超過3000家連鎖店的百果園,卻依然有開新店的煩惱。抛開開實體店的高投入不說,僅前期需要進行開店評估等一系列工作,并且要尋找一個面積、位置都合适的店面,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比之下,智能冰櫃的投入成本要低得很多。從理論上來講,因為比水果店更靠近消費者,這樣的無人零售方式能獲得更高的購買頻次。而且,由于其自身特性,某一個點位如果由于客流不足而影響銷售效果,儲存水果的冰櫃可以随時被搬到别的地方去。

為何風口過去之後,百果園反而要在無人零售上發力?

百果園智能冰櫃

對于百果園此前停止的辦公室無人貨架項目,黨玮認為,一個非常重要原因,就是辦公室并不是吃水果的最佳場景。“你想,水果得切,而且還會把手弄濕,要洗,要擦。且不論很少有人會在辦公室安置一把水果刀。”那麼,吃水果最理想的場景在哪裡呢?想來想去,黨玮覺得,還是在家裡。

這一想法,直接推動了百果園第二階段無人零售的嘗試。這一次,由黨玮牽頭的百果園無人零售事業部,把無人貨架放在了小區的居民樓裡,讓消費者在幾乎“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就能買到高品質的水果。

為何風口過去之後,百果園反而要在無人零售上發力?

小區内的智能冰櫃

在黨玮的盤算中,相對高端居民樓裡的使用者,足夠支撐起這一新的零售模式。以每幢樓100戶人,平均每戶每周消費40-50元水果的數字來看,一年時間内,一幢居民樓在水果上的消費,可以達到20-26萬元。隻要有一定比例的居民進行長期的購買,智能冰櫃就能盈利。

在正常、大衆的果品銷售上,黨玮表示,智能冰櫃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比如,同樣是一個蘋果,智能冰櫃上的蘋果不但要準确地标注出産地、品種、重量,甚至還要注明“食用日期”。這背後,牽扯到整個供應鍊的品質:一方面,供應鍊需要在種植源頭就進行品質的把控;另一方面,在物流上,同一批采摘的水果,需要在計劃時間内,抵達智能冰櫃,這也是标注“食用日期”的基礎。

據百果園官方介紹,其旗下的全球采購系統,和國内外200多個水果基地建立了密切合作。到2030年,百果園将會在全球擁有百萬畝以上的合作基地。同時,百果園還在上遊通過建立标準+技術指導的方式,幫助種植商和果農進行生産。

為何風口過去之後,百果園反而要在無人零售上發力?

百果園海外藍莓基地的從業人員

物流方面,百果園在全國擁有17個初加工中心和5.89萬平方米的配送倉。遍布在全國40多個城市的超過3000家線下門店,也可以成為居民樓冰櫃“最後一公裡”的配送基地。

黨玮認為,和其他生鮮食材相比,水果還有一大特色,讓其特别适合無人零售,那就是品相的集中度。黨玮指出,人們對飲食的偏好千差萬别,買了菜,還必須買調料。“這就是菜市場空間巨大,商販衆多的原因。”這也意味着,一個無人貨櫃能裝下的生鮮品類,并不能滿足不同人群。

但就水果來說,當季的“爆款”通常就那麼三五種,算下來,人們最常采購的,也無非就那麼十多種,剛好可以放到體積不大的冰櫃裡。“比如說,現在這個季節,‘爆款’肯定就是荔枝、楊梅,放到冰櫃裡,肯定沒錯的。”

黨玮表示,就試營運這幾個月而言,成果還不錯,複購率超過70%。其中,50%以上下單的客戶,是百果園品牌的新客。“為數不多的交易失敗,和支付系統的問題有關”——在有些居民樓内,網絡信号不好,導緻了無現金支付的失敗。其他問題,大部分集中在和物業的溝通上,但這在黨玮看來,不算什麼“攔路虎”。

“無人零售”對百果園來說,

意味着什麼?

水果是個萬億規模的市場,無人零售如果能做起來,前景自然吸引人。但之是以少有人做,黨玮認為,原因就在于水果無人零售的最大門檻——供應鍊能力。

作為一個缺乏巨頭的行業,中國的生鮮行業呈現出“大行業小公司”的現象。有能力完善自身供應鍊的品牌并不多。天圖投資曾在2015年百果園的4億元A輪融資中,領投了3.5億元。其首席投資官馮衛東曾對媒體表示,因為沒有合适的供應鍊服務商,百果園隻好自建供應鍊,但正因為“幹了髒活累活”,百果園的競争壁壘也變高了。

今年1月,百果園宣布斬獲B輪15億元以上的融資,這也是其完成的第三筆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金智德領投,中植資本、中金彙融、基石資本、源碼資本、越秀産業基金、深創投等機構跟投。百果園資深合夥人焦嶽向媒體表示,此輪融資将用于果品研發與品類品牌建設、打造果業供應鍊與生态體系、持續加強産業網際網路的投入。

2016年,百果園收購了生鮮電商品牌一米鮮。後者近百人團隊悉數并入了百果園,負責電商相關業務,補足了百果園線上的短闆。随後,百果園推出了自有App和小程式,并和“餓了麼”等第三方平台進行合作。百果園集團營運中心總監孫鵬今年3月對媒體透露,目前百果園電商銷售在總銷售額中占比為20%左右,希望在2020年,将這個數字提高到50%。

對百果園來說,線上線下融合的意義不僅僅在于互相導流和擷取新客,還在于提升配送效率,降低成本。對于本來毛利就低的生鮮電商來說,盈利的“痛點”一直在于高昂的配送和倉儲成本。來自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生鮮電商的配送加倉儲成本一般占營運成本的20%~25%。

曾是一米鮮聯合創始人的黨玮表示,過去,生鮮電商往往希望通過提高客單價的方式,來抵消這種成本,但高達百元的客單價,不可能成為人們常态化的消費。這道邁不過去的坎,也讓生鮮電商成了一個死亡率極高的行業。來自《2016中國網絡零售市場資料監測報告》的資料顯示,全國的生鮮電商中,僅有1%實作盈利,4%持平,95%虧損。

是以,是否能很好地解決配送和倉儲問題,一直決定着生鮮電商們的生死存亡。對百果園來說,其多年來已經積累了較為完善的線下物流、倉儲、以及衆多的門店。如今,百果園推出的線上下單,59分鐘送達,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這一系列的線下“基建”。

全管道的發展和融合,無疑大大加速了百果園的發展。今年5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釋出《2017中國連鎖百強》,其中,百果園是唯一上榜的零售連鎖企業。《百強》顯示,百果園2017年銷售額為67億元,增幅高達64.7%,在上榜企業中增幅速度位居第二。

此前,百果園提出2020年開出10000家門店的目标。這一“萬店計劃”,其實也是進一步提高競争壁壘的手段。如今,距離2020年還有不到兩年時間,但計劃僅僅完成了三成。新一輪的跑馬圈地,并沒有那麼容易,這或許也是百果園再次啟動“特許加盟”的原因。

據《中國企業家》報道,百果園在創立之初,是引入加盟模式的。但在2007年,70多家品質參差不齊的門店,讓創始人餘惠勇開始意識到品控的重要性,也促使他逐一回購了這些加盟店,改為了僅允許員工開加盟店。如今,百果園再次對外界啟動了“特許加盟”模式。品牌方面表示,這一次的“特許加盟”,是在全産業鍊供應、果品标準、人才教育訓練、連鎖營運等各方面體系上做足了準備工作之後的行為。

黨玮認為,在百果園集團的整體戰略中,無人零售說小了,将會成為部分無法開店區域的補充,說大了,或将成為未來主流的銷售管道,帶來新的流量爆發。“但目前為止,我們都是抱着一種嘗試和探索的姿态在進行。”黨玮說,“一切都需要時間的驗證。”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6-22

本文作者:倪轶容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

天下網商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