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9年,對越戰争唯一犧牲的女兵,年僅24歲,長得漂亮,令人心痛

前言

在戰争中除了英勇犧牲在第一線的戰鬥英雄,還有處在後方為前線提供補給和照顧傷兵的後勤大部隊,他們同樣值得我們銘記,今天本文就講述那個在花一樣的年紀中犧牲的革命烈士郭蓉蓉。

1979年,對越戰争唯一犧牲的女兵,年僅24歲,長得漂亮,令人心痛

01

在1979年中越戰争爆發時,當時郭蓉蓉正擔負電影放映組長的工作。她在電影放映工作中細心嚴謹,沒有出現過任何的放映失誤,工作非常順利。可以說她本不必加入戰争,在一片祥和的大後方放映電影,是一個最優越的選擇。可她選擇走了一條她認為最好的路,她多次送出去前線的申請,堅定地想為保護人民和保護國家出一份力。

在她的不懈争取下,終于獲得準許,迅速奔赴前線。她被配置設定到“傷烈組”,一到前線就直接投入工作,安撫受傷的戰士,收理不幸犧牲的烈士。後來在同去的戰友中才了解到,她到達前線時其實有被戰争的慘烈程度吓到,但是她完全沒有給自己時間整理心情,而是直接投入了工作中。

1979年,對越戰争唯一犧牲的女兵,年僅24歲,長得漂亮,令人心痛

02

在炮火連天的戰争中,郭蓉蓉迅速成長了。她在安撫傷員的同時,還兼具尋找水源,無數次在槍林彈雨中穿過。最危險的工作是往返于中越邊境,護送傷員和烈士的遺體回國。在危機之中穿梭的她也不忘細緻地用言語安慰傷員,“你們受傷了就先回去好好養着,我們好着呢我們就先頂着”。

多次往返中越邊境中都得到了幸運之神的照顧,但是在2月26号的這一天,幸運之神突然不見了。郭蓉蓉所在的傷烈小組接到任務,要求迅速送不久犧牲的烈士回國。她根據工作經驗選擇往卡車後面的方向警戒,行進到途中時,卡車所在的三面分别遭受強烈的火力掃射,郭蓉蓉頸部中彈,當場犧牲,年僅24歲。

1979年,對越戰争唯一犧牲的女兵,年僅24歲,長得漂亮,令人心痛

運送小組的司機也中彈,坐在副駕駛的指導員迅速反應過來,将司機扶下卡車,并叫另一位兵小趙下車,他們幸運地找到了隐蔽處,度過了這次危機。但停留在車上的郭蓉蓉遺體和其他的烈士的遺體被敵人直接燒毀了。

03

郭蓉蓉于1955年出生在山東省的一個普通家庭,這時候新中國已經成立了6年,她幸運地出生在一個已經沒有戰争的年代,但是戰争所帶來的傷痕依舊停留在郭蓉蓉的長輩身上,是以郭蓉蓉打小就知道戰争的殘酷,并将成為一名女兵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标。

在經過舞蹈團的刻苦學習之後,郭蓉蓉如願以償地穿上了軍裝,成了一名文藝兵。文藝兵是容易被不知内情的人誤解的一個兵種,他們的生活比想象中要辛苦,每天都要做大量的練習,在接到演出任務時經常需要随着文藝小組輾轉多地進行文藝表演。郭蓉蓉多次在身體不适中堅持表演,這樣的敬業和奉獻精神打動了其他戰友,并成功入黨。

1979年,對越戰争唯一犧牲的女兵,年僅24歲,長得漂亮,令人心痛

入黨後的郭蓉蓉并沒有因為成功入黨而沾沾自喜,反而在工作崗位上更加勤奮和努力。不久後就因為工作的盡心盡責被調任到政部,擔任電影放映員,如果她沒有因為自己的堅持加入戰争,可以想見她今後的人生必是一片明朗。

郭蓉蓉是中越戰争中唯一犧牲的女兵,不久後,師政治部給她追授了個人三等功,并追認烈士,安葬在了廣西龍西烈士陵園。多年後,郭蓉蓉的墓碑被遷回到了老家山東福山烈士陵園。

1979年,對越戰争唯一犧牲的女兵,年僅24歲,長得漂亮,令人心痛

結語

我們現在非常幸運地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戰争好似離我們已經越來越遠。可是我們所擁有的平靜的生活都是那些在戰争中為了保護國家和保護我們犧牲的英雄給我們争取的,他們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同時在國外的很多地方依舊有戰争,無時無刻都有人因為戰争而死亡。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國家不易,理應更加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平穩的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