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将軍”,偉人當年的一首詩,乃是對彭大将軍一生英勇善戰的軍事生涯的贊揚,也是對其一生成就的最大肯定。彭德懷将軍一生征戰南北,曾經共指揮了将近200次較大的戰役和戰鬥,立下戎馬功勞。自南昌起義建軍以來,我軍骁勇善戰者無數,但是能稱之為“老總”的寥寥4人,而彭德懷将軍就是其中一個。
彭德懷将軍是一個有着純粹信仰的人,在他看來打仗隻是工作的一部分,是為人民創造幸福生活的途徑,就是靠着這樣的信仰一路支撐着他。彭德懷将軍一生為國為民,将畢生心血都奉獻給了國家和人民,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像彭老總這樣的人在,才托舉起了今日之中國,才有了如今的國富民強。
彭德懷将軍戎馬一生,但是晚年卻是獨身一人,無兒孫承歡膝下,無老伴陪伴左右,看得人不禁心疼起來。
出生貧苦,是以更懂百姓
彭德懷将軍出生在一個赤貧家庭,從小就目睹了太多的惡霸和地主如何霸淩欺負貧苦的老百姓。年幼時,家境貧寒,8歲喪母之後小小年紀便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總是餓着肚子就要上山砍柴放牛;11歲就開始給地主放牛,還要挑水、推米等;13歲時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便外出打工,在為煤窯裡當挖煤勞工和挑土勞工,一人一天打兩份工。
苦出身的彭德懷将軍更加懂得底層老百姓生活得不容易,是以對老百姓可謂是極盡柔情。為了貧苦的底層百姓,他經常拿出自己的工資補貼去幫助他們。還教導自己帶兵,不要拿老百姓的一針一線。
彭德懷将軍還有“百姓的元帥”的稱号,出身農家,始終不忘自己是農民的兒子,農民是彭德懷将軍最真實的本色,也是他最偉大的人格本色。
幼時飽經生活的辛酸,這便鑄就了他不安于命,不向命運屈服的倔強性格,便帶着這股倔強投身到最廣闊的社會底層中去了,并為幫更多的人貧苦大衆解脫而奮鬥終生。
初戀坎坷,一生遺憾
彭德懷将軍不僅對革命、對人民全身心投入和付出,對愛情也很執着,出初戀夫妻死後,便是半生孤寂。彭德懷将軍的初戀夫妻是他的遠房表妹——周瑞蓮,但是二人并無血緣關系,是舅舅撫養的孤女。他們的相識相戀和很多人一樣,開始于少年的情窦初開,二人是青梅竹馬,本應是令人羨慕但是卻又滿是心酸和悲哀。
二人若是生在和平年代,那必會成就一番佳話,二人方可與子偕老。但是偏偏生在了國家最動蕩不安之時,這段感情也注定會命運多舛。兩人感情很好,又情投意合,舅舅便做主訂了親,自此,二人便以夫妻的名義相處。
彭德懷将軍投身軍旅,拯救國家,她便留守家中,等待着丈夫歸來,誰也沒有想到一别便是永久。舅舅為了維持家庭生計不得不向地主借了錢,但是由于利滾利最終還不起。地主就去他們家逼債,卻看上了年輕漂亮的周瑞蓮,但是她甯死不從,無奈之下選擇了跳崖。
消息傳到彭德懷那裡時頓時覺得世界都坍塌了,唯有的一份溫情便也沒有了,這段時間給帶給他了沉重的打擊,意志消沉了一頓時間,然後就是投身于戰火之中,昔日安人的樣貌永遠留在了内心深處。
天意弄人,發妻改嫁
後來,在親朋好友的介紹和撮合下,24歲的彭德懷娶了貨郎家的女兒劉細妹。彭德懷将軍對待妻子非常好,還給他另外娶了有内涵的名字——劉坤模,意為女中模範。還教妻子認字習文,并勸說妻子放棄裹腳。而妻子也是全心全意待他,為其操勞家務,二人也是非常恩愛和睦了。
但是在1928年平江起義之後,實在無暇顧及妻子安危,便把妻子送回老家,等革命成功後再回來接她。但是因為當時老家的人将彭德懷視為土匪,是以就格外排擠劉坤模,無奈她隻能背井離鄉,四處漂泊。戰亂年代,以至于二人便失去了聯系。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輾轉漂泊實在為難一個鄉下女子,走投無路之下便選擇改嫁了,後來又生了一個女兒。
十多年後随着彭德懷功勳卓越,她在報紙中重新得知了他的消息,頓時熱淚盈眶,便給他寄去了一封信。得知妻子還一切安好,彭德懷非常激動,但是早已物是人非,劉坤模也重新有了家庭,重終是無法破鏡重圓。但是彭德懷卻對她和她的家人頗為照顧,雖然沒有緣分做夫妻,但是可以做親人。
彭德懷對于感情很是忠貞,即使妻子劉坤模多年了無音訊,甚至時生死都不知,但是他卻心甘情願等待,并且也心甘情願錯過了多個緣分。是以重新獲得妻子的消息,雖然得知妻子已經重新組建了家庭,但是這對于彭德懷來講何不是一種解脫。
最後的婚姻也是潦草收場
後來年齡稍長,還帶着一身的功名,但是依舊是孤身一身,可是急壞了一群老友好友,便為其張羅婚事,想要為他找了良人過下半輩子。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浦安修,她是著名浦氏家族中最小的女兒,北師大的女學生,一個文靜溫柔的小姑娘。
二人在相處過程中萌發了情感,覺得彼此都很合适,便決定結為夫妻,雖然浦安修是一位文文氣氣的女孩,但是也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參加過一二九運動,是以兩人在精神領域是有一定共同話題的。
本是婚姻和睦,卻在十年的特殊時期迫于形勢,二人最終以離婚收場。婚姻期間,浦安修也沒有生下兒女,以至于二人直到去世也沒有享受過為人父母和含饴弄孫的快樂。這也造成了彭德懷将軍晚年孤身一人,沒有夫妻孩子陪伴左右。
結語
戰争年代的愛情十有九悲,多是生離死别,意難平的故事,是時代之悲。畢竟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正是有個萬千的他們,我們才有今日的和平年代,我們才不用承受那離别相思之苦。
彭德懷的将軍的一生是苦難的、又是輝煌的;是令人心酸的,也是讓人欽佩的。他是那個時代無數仁人志士的縮影。我們後人要常懷感恩之心,銘記他們的“功勳”。
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