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英國人掌管清朝海關48年,被稱為“大清總督”,他是何來曆?

他高傲,但是宅心仁厚;他低調,但是萬人景仰。

他以英國人的身份在大清官場傲視群雄,官至一品,同時在大英勳章爵位拿到手軟。

他究竟是先進文明的使者還是列強的代言人?衆口不一。

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人都在背後叫他“大清總督”。

一個英國人掌管清朝海關48年,被稱為“大清總督”,他是何來曆?

羅伯特赫德,一個在列強環顧,漢族封疆大吏崛起的晚清官場上屹立半個世紀不倒的英國人。

他擔任大清海關總稅務司長官長達48年,是大清帝國正一品大員,死後追授太子太保,也是大英帝國從男爵,爵級大十字勳章獲得者。

他以海關總稅務司為基點,插手了大清财政,軍事,外交,洋務,郵政等各個領域,堪稱是影子總督。

在一些人眼中,他是幫助中國走向近代化的文明使者,是幫助大清與列強抗争的國際友人。

一個英國人掌管清朝海關48年,被稱為“大清總督”,他是何來曆?

而在另一些人看來,赫德以海關為工具,幫助列強瓜分中國,是帝國主義的代言人。

赫德為什麼能獲得包括慈禧在内大批滿清權貴的信任,他的權勢又到底有多大?

對于這樣一個人,我們又該如何評價?下面我們聊聊我眼中最真實的赫德。

赫德的發家曆程

相比赫德先生日後的榮耀,他的起點并不高。

1835年,距離林則徐的虎門銷煙還有4年,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國正在想盡一切辦法撬開中國市場的大門。

一個英國人掌管清朝海關48年,被稱為“大清總督”,他是何來曆?

在這一年羅伯特 赫德出生在英國北愛爾蘭一個小商人家庭,家境不太行,那就隻能努力做題。

15歲那年成功考入當時剛剛開門的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然後年年都是獎學金獲得者。

以他的條件,畢業之後留在英國或者去印度等殖民地,都能有光明的未來,但赫德一直對神秘的東方帝國充滿興趣。

早在大三那年,他就差點辍學跑去大清當傳教士,但由于舍不得畢業證才沒有真去。

在他畢業前夕,英國外交部剛好想招募一批送去大清的應屆生,于是他立刻遞交了申請。

理論上這種好工作需要考試,但赫德獲得了免試錄用的待遇,因為學校給他的推薦信上寫滿了嘉獎之詞。

學霸,放在哪個國家都是受歡迎的,1854年赫德離開英國前往大清,他在外交系統内工作了5年。

一個英國人掌管清朝海關48年,被稱為“大清總督”,他是何來曆?

在積極出色完成了本職工作的同時,還在業餘時間大力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對四書五經都有一定研究,獲得了中英兩國上司的交口稱贊。

1859年由于洪兵起義的影響,廣東沿海走私猖獗,廣州粵海關的關稅收入已經從過去的40多萬兩驟降到了18萬兩左右。

于是時任兩廣總督找上了赫德,希望這個24歲的英國人能夠幫助他們建立一個新海關。

顯然在當時大清不少官員眼裡,洋人都是全能的。

但赫德對自己幾斤幾兩心知肚明,他謝絕了總督的建議,然後給當時正在上海籌辦新海關的李泰國寫了一封信。

李泰國是大清首任海關總稅務司司長。

1854年前後,大清接連經曆了太平天國以及上海小刀會起義,英法等列強出兵幫大清鎮壓起義,而作為回報,他們獲得了上海海關的控制權。

一個英國人掌管清朝海關48年,被稱為“大清總督”,他是何來曆?

大英帝國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帝國,列強中的列強,自然就獲得了首任海關總稅務司的位置。

在李泰國的邀請下,赫德放棄了大英領事這個人人羨慕的鐵飯碗,下海進入了中國海關。

李泰國的帝國主義者心态太重,太過輕視清廷,于是引起了清政府的不滿,清廷決定由赫德和他的同僚暫代總稅務司的職務。

這一年6月赫德到達北京拜見恭親王,熟悉中國文化的他很快俘獲了恭親王的芳心,于是阻礙赫德前進的就隻剩下了正牌總稅務司李泰國。

一個英國人掌管清朝海關48年,被稱為“大清總督”,他是何來曆?

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李鴻章本人見識到了洋槍隊有多好使,于是都提議多買點洋槍洋炮,壯大清軍的戰鬥力。

赫德一聽,這是個好買賣,賺點軍火費是小事情,關鍵是能讓大英有機會控制大清軍隊。

于是他飛速起草了一份計劃書,内容涵蓋了要買哪些裝備,從哪裡買,一共需要多少錢,以及能從哪裡弄來這些錢,甚至還有好幾種價位的采購方案供選擇。

方案獲得準許後,赫德立刻寫信給了自己正在英國“養病”的上司,希望他出面采購軍艦。

一個英國人掌管清朝海關48年,被稱為“大清總督”,他是何來曆?

李泰國接到信後,立刻痊愈了。

他早就幻想着要當中國總督,決心要借此機會控制這支艦隊。

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李泰國擅自以清政府的名義和參加過鴉片戰争的英國海軍上校阿思本簽訂合同。

規定,阿思本為艦隊領袖,聽從大清皇帝指令,但這個指令隻能由李泰國傳達,而如果皇帝指令有問題,李泰國有權利拒絕傳達。

這份合同讓清政府勃然大怒,但又沒本事砍掉李泰國的腦袋,就隻好額外出了一筆遣散費,遣散了阿思本艦隊,然後将李泰國革職。

在1963年11月30日,赫德在李泰國滾蛋的當天就接替了他的位置。

29歲的赫德沒有吹牛逼,海關首腦的寶座确實能讓他獲得更多,甚至多到遠超他的想象。

染指财政,影響北洋艦隊

相比前任,赫德對大清非常“尊重”,這些總稅務司職位後,他反複下發檔案,強調海關的員工是大清政府的員工。

一個英國人掌管清朝海關48年,被稱為“大清總督”,他是何來曆?

不能有優越感,要當中國官員的兄弟,當中國百姓的同胞。

但與此同時,他也反複強調海關官員雖然隸屬大清的海關監督。

但一定要盡全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然後影響大清官員的決策,要讓自己成為那個隐藏在幕後的實際決策者。

太平天國運動後,大清朝廷的權力逐漸轉移到地方督撫手中,清廷的主要沖突變成了日益增長的賠款與借款需求與農業國落後的财政收入之間的沖突。

而在這個時候,赫德來了,帶着他的海關和豐厚的關稅來了。

在他以及列強軍艦的努力下,大清開放的口岸越來越多,海關數量也随之增加,稅收的金額也在不斷飙升。

一個英國人掌管清朝海關48年,被稱為“大清總督”,他是何來曆?

赫德上台的第1年,大清海關稅收是794萬兩,到了1904年赫德退休前夕,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3021萬兩。

海關稅收已經成為了大清中央最為重要的财政來源,赫德也由此成為了大清真正意義上的“财政部部長”,并且逐漸插手了鴉片乃至田賦在内的其他稅務收入。

總稅務司先生對大清其他主權的控制也非常成功。

在外交上,赫德先後在不同程度上參與了大清60多項條約的締結。

赫德在不斷擴大海關權力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觸動了其他列強的利益,是以也很樂意在外交上給予他們一點好處,換取他們的支援。

庚子年間,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慈禧太後帶着光緒皇帝跑路,随後簽訂了中國史上賠款數目最大的辛醜條約。

一個英國人掌管清朝海關48年,被稱為“大清總督”,他是何來曆?

早在條約簽訂前,赫德就算清了大錢的财政收入與賠款能力,然後替列強制定了一份索賠方案,後來正式條約的内容和赫德寫的方案幾乎一模一樣。

1873年日本入侵台灣。

大清受到刺激,又打算買艦隊,在赫德的積極運作下,這個差事落在了他和李鴻章手上,而這支艦隊就是後來的北洋艦隊。

赫德上下活動,拼命想讓英國人擔任北洋提督,李鴻章想施加北洋水師的控制權,赫德的計劃最終沒能成功。

一個英國人掌管清朝海關48年,被稱為“大清總督”,他是何來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赫德積極推動了大清帝國的體制近代化,算是為大清改革事業操了半個世紀的心。

在此期間他也确實出錢出力,在很多方面幫助了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的洋務事業。

他一手在中國建立了近代郵政系統,并且出錢扶植起了同文館,讓後來的北京大學沒有過早夭折。

一個英國人掌管清朝海關48年,被稱為“大清總督”,他是何來曆?

是以赫德被很多人評價為中國近代化先驅,是中國人民的朋友。

赫德以及他的海關确實為了維持大清做出了卓絕貢獻,但赫德不管為洋務,為大清财政做出了多大貢獻。

都稱不上為這個國家以及這個國家的國民有什麼幫助,回頭看赫德的一生,他确實是工作辛勞,鞠躬盡瘁。

從大英如日中天一直幹到了日不落帝國太陽下山為止。

而他組建的海關機構号稱是當時大清乃至全世界最清廉的機關,事實可能确實如此,但他這個高效清廉的海關是一個徹頭徹尾為英國以及其他列強服務的機關。

一個英國人掌管清朝海關48年,被稱為“大清總督”,他是何來曆?

存在的目的就是通過不平等條約保證列強控制進出口,讓中國逐漸淪為殖民地而支付的一點點關稅,無非也就是為了讓清廷還有能力可以鎮壓農民起義。

赫德維持海關廉潔的手段主要就是高薪養廉,但這份壓榨中國人民獲得的高薪,中國人自己是享受不到的。

赫德的海關隻是在出于禮貌的前提下,聘用少量中國人擔任底層工作,所給予的薪水也與洋人天差地别。

在赫大人心中排第一的,首先肯定是他的個人權勢,其次是大英帝國的利益,然後再是有資格瓜分中國的列強。

他在中國洋務運動中所做出的一切努力,主要的目的不是促進中國發展,而是保證大清政權别崩潰。

一個英國人掌管清朝海關48年,被稱為“大清總督”,他是何來曆?

畢竟大英帝國并沒有能力像對待印度那樣,将中國完全殖民化。

維持住一個大清這樣腐朽無能的政權,才能幫助赫德謀取自己的權勢,也能更好地幫助大英索取中國的财富。

1911年9月20日,赫德在英國去世。

一個英國人掌管清朝海關48年,被稱為“大清總督”,他是何來曆?

在他死了20天後,辛亥革命爆發,大清覆滅,但他留下的洋人海關,卻曆經了北洋政府與蔣介石南京政府,一直地位超然,直到新中國建立。

28歲當上總稅務司,此後半個世紀屹立不倒,在大清與西方列強中左右逢源,從這一點來說赫德确實是一個手段高超的政治人物。

一個英國人掌管清朝海關48年,被稱為“大清總督”,他是何來曆?

但他所做的一切不管從哪個層面看都不值得現在的中國人任何的稱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