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有内向孩子如何改變?父母要懂得給孩子找“麻煩”

所謂“麻煩”就是請幼兒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不管是幫父母倒杯水還是收收碗,事成之後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你”!能讓幼兒有成就感,更加的自信。

家有内向孩子如何改變?父母要懂得給孩子找“麻煩”

幼兒的氣質類型共分為四種: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抑郁質。對于前兩種氣質類型的幼兒,家長無疑是既鬧心又省心,因為他們調皮搗蛋是一絕,上房揭瓦,被同學投訴那是常有的事;但同時他們非常聰明,東西一學就會,抗打擊能力強,不管你怎麼說他罵他,他都可以把這情緒很快的消化掉。

相對于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幼兒,粘液質和抑郁質尤其是抑郁質的幼兒就比較讓家長費心了。必須付出十二萬分的關注,才能讓他們有一點點的自信。這類孩子的外在表現就是膽小,内向,不敢回答老師的問題,甚至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本以為氣質天成,原來他們隻是沒有成就感,得不到認可而已。

家有内向孩子如何改變?父母要懂得給孩子找“麻煩”

我是一名幼師,班上有一個抑郁質類型的孩子,每天來學校都躲在爸爸的後面,如果不主動去牽他,他就會一直站在門口。戶外活動也是如此,如果不找一個小朋友和他玩耍,他就一個人站着,惶恐不安,我為此找了很多辦法,都沒有效果。

直到有一次,我在打掃衛生,其他小朋友都出去了,還有很多小椅子沒有收,我對他說:“果果,請你幫老師收一下椅子好嗎?”本以為他不會收,沒想到他收了。

收完後,我對他說:“謝謝你,你幫了老師大忙了,現在你出去和小朋友們一起散步吧”!他開心地去了,而且一整天都很開心。

家有内向孩子如何改變?父母要懂得給孩子找“麻煩”

第二天見到他,也不再需要去牽他,他會主動來牽我。他爸爸問, 孩子怎麼會有這種轉變?從他家庭環境以及心理學上分析,孩子轉變的原因是我給了他從未得到的認同和事成後的成就感。

抑郁質的孩子,存在感比較弱,不哭不鬧,很容易被人忽略掉。因為膽小敏感,父母更不會讓他們幫忙做家務,更不會對他們表示感謝。

但這樣的做法不但不能改善他們敏感膽小的心,反而讓更加敏感,更加自卑了。其實孩子身上不止有一種氣質類型,隻是其中一種氣質類型占主導地位而已,如何激發抑郁質幼兒身上的多血質和膽汁質氣質類型呢?“麻煩”他們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家有内向孩子如何改變?父母要懂得給孩子找“麻煩”

做家務、愛勞動的孩子未來會更好。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曾經說過:“幹家務是培養孩子的秩序能力、整理能力和有條不紊地收拾的能力,對孩子的人生是很重的”。

深表贊成,一個會幹家務的孩子,知道吃完飯之後先幹什麼後幹什麼,可以讓整個過程更加快速地完成。和父母一起幹還能明白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就拿洗碗來說,先要将水加熱,加入洗潔精,先洗筷子後洗碗,碗要大小各放各的,才能将狹小的碗櫃利用得淋漓盡緻。

在做家務的過程中還能鍛煉獨立的能力,發展創造思維。

家有内向孩子如何改變?父母要懂得給孩子找“麻煩”

以純樸而出名的演員杜淳,曾在一次采訪中說過,他十歲離家,住集體宿舍,那時候人非常小,力氣也非常小,擰不動牛仔褲,怎麼辦呢,他想到将牛仔褲對折,挂在水管上,然後就可以擰得動了,襪子怎麼洗呢,将襪子套在手上,直接在搓衣闆上搓,雖然洗的慢,但是很幹淨。

從小就熱愛勞動,在勞動中創造智慧的杜淳,長成了一個獨立有擔當,做事嚴謹、心地純樸的人。從事演員這一行,也不會亂接劇本,才有了銀幕上一個又一個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

家有内向孩子如何改變?父母要懂得給孩子找“麻煩”

做家務,幫助孩子存美德。

"不光存款有利息,存勤勞存美德也同樣會有回報"這是抖音上一個部落客說的。如今的社會流行着一句話,一個母親可以養活十個兒女,十個兒女卻養不活一個母親。

曾經一老母親活活凍死在自己兒子門前的新聞,天下皆知。當然老人的四個兒子最終被法院判處了一年到兩年半不等的刑罰。

網友紛紛說這四個兒子不孝,不道德,确實如此,但此時談這些為時已晚。經過調查研究,小時候愛做家務,熱愛勞動的孩子,長大後大多數都素質高,教養好并且人緣也好。

有一個孩子,家境在當地是少有的殷實之家,雖然父親暴力嚴厲,但是母親的勤勞樸實在孩子的心裡留下了很深的影響,他幫母親幹農活,插秧栽稻谷,上山撿柴,在撿柴的過程中教比自己小的孩子寫字還把自己的柴分給柴撿得少的孩子,幫助别人搶收稻谷,自己家的卻被淋濕了。

家有内向孩子如何改變?父母要懂得給孩子找“麻煩”

青年時期,憑着樸素勤勞的品質加上出衆的文采,吸引了無數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其他學者想到以改革當代學生思想來改變社會風貌的時候,他卻看到了勞苦大衆,民間疾苦。振臂一呼,文人志士紛紛前來相助,最終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大家猜到他是誰了嗎,沒錯,就是我們偉大的毛主席!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美德其實是一種好的習慣,好的教養,雖然它不會在第一時間給你回報,但是它是你存下的一筆财富,在關鍵的時候會發生它的作用。

一如存款,雖然一直在銀行,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是當你需要的時候,你會感謝曾經的自己堅持存了一筆備用金。

家有内向孩子如何改變?父母要懂得給孩子找“麻煩”

做家務是一個心手合一、手腦并用的過程,愛做家務的孩子,學習也會更好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學習已經很辛苦了,怎麼能再讓孩子回家去做家務呢?确實,現在的孩子學業特别重,但是一味地隻知道學習,這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90後應該都看過《家有兒女》這部家庭電視劇,其中有一集小雪為了考上尖子班,沒日沒夜地學習,不但效果不好,反而變得緊張焦慮。

小雪最後是怎麼緩解壓力并成功的呢,這得歸功于突然生病的劉星,家裡隻有姐弟倆,小雪不得不放下學習去照顧劉星,累得睡着了,第二天卻以難得的好狀态考上了尖子班。

家有内向孩子如何改變?父母要懂得給孩子找“麻煩”

一味地學習,會讓孩子頭腦混沌,産生緊張焦慮的情緒,不如讓孩子放下書本,勞動一下,體驗出汗的感覺。做家務,不止鍛煉了四肢,更能讓孩子感受到,做完家務的成果,窗明幾淨的家,誰能不喜歡呢。

做家務還能給孩子帶來成就感和榮譽感!三四歲左右的内向幼兒,性格有天生的成分,也有後天原因。比如缺少父母的陪伴,得不到父母親人的認可,氣場弱存在感低等等,但這些因素并不是不可更改,隻要家長适當引導,發現他們的需求,對症下藥即可。

家有内向孩子如何改變?父母要懂得給孩子找“麻煩”

做家務是其中一種辦法,還可以陪着孩子做他喜歡的事,看書畫畫,爬山登高,在這些過程中适當制造一些小麻煩,“麻煩”一下孩子,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請求他的幫忙,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哦!

圖檔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家有内向孩子如何改變?父母要懂得給孩子找“麻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