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具備9大比較優勢

作者:齊魯壹點

1月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釋出會,邀請山東省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解讀《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21-2035年)》。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21-2035年)》于2021年12月31日以省政府檔案印發實施。

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具備9大比較優勢

近年來,國家一直在謀劃部署和推動城市群建設,山東半島城市群在全國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山東半島城市群作為國家“兩縱三橫”城鎮化戰略布局中的重點城市群,覆寫山東全域16市,對内承接南北、橫貫東西,拱衛京畿、駐防海空,對外毗鄰日韓、面向東北亞、聯通“一帶一路”,2020年地區生産總值超過7.3萬億元,占全國的7%以上。

從全國發展大局來看,山東半島城市群的發展具備9大比較優勢。

三次産業可以齊頭并進。

山東半島城市群産業門類齊全,現代農業領跑全國,農業總産值率先突破萬億;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197個行業中類,工業增加值穩居全國前列;現代服務業發展态勢強勁,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5.1%,初步形成了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産業體系。

需求供給可以協同發力。

常住、戶籍人口“雙過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居全國前列,龐大市場規模和巨大消費潛力為擴内需、促轉型提供了強力支撐。供給體系品質較高,110種主要産品國内市場占有率居于首位,能夠充分發揮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獨特優勢。

新老行業可以相得益彰。

實體經濟發達,傳統制造業優勢突出,機械、化工、冶金、輕工、裝備等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過萬億。“四新”經濟蓬勃發展,數字經濟總量突破3萬億元,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加快融合,海爾卡奧斯、浪潮雲洲入選國家十大工業網際網路雙跨平台,“上雲用雲”企業超過31萬家。

各類企業可以比翼齊飛。

全省監管一級國有企業825戶,營業收入、資産總額分别居全國第2、第3位。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市場主體超過1200萬戶,53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達到145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4萬家。

陸海潛力可以統籌開發。

海域陸域面積相當,海岸線長度占全國1/6,經略海洋空間廣闊,海洋漁業、生物醫藥、鹽業、海洋電力、海洋交通運輸等5個産業規模均居全國第一,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數量占全國的40%,海洋生産總值占地區生産總值比重、占全國海洋生産總值比重分别達到1/5和1/6。

交通運輸可以四通八達。

“四橫五縱”綜合運輸大通道加快貫通,建成環形高鐵網,高鐵、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居全國前列;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16億噸,居全國第二位;民用運輸機場數量達到10個,居華東地區首位,初步形成以濟南、青島為核心,煙台、濰坊、臨沂、菏澤為節點的綜合交通樞紐布局。

對外開放可以提檔更新。

深度參與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建設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園區4家。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加快建設,綜合保稅區達到13個,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達到7個,對外影響力、吸引力、集聚力持續增強。

城鄉區域可以均衡發展。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05%,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不斷提高,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配套水準和承載能力大幅增強,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闆實作重要進展。濟南、青島核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全面啟動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建設,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均衡分布的空間體系。

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

儒家文化、黃河文化等源遠流長,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擁有平安泰山、仙境海岸、黃河入海等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成為全球文明互鑒的重要平台;孕育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深厚文化積澱和寶貴精神财富成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不竭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