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心這樣的專家:什麼藏品都敢鑒,什麼話都敢說,什麼結論都敢下

文物、古董的鑒定必須打假,不光要打“假貨”,更要打“假專家”。那些“假專家”——尤其是内外勾結而懷有非法攫利目的的“假專家”的介入,不惜将白的說成黑的、黑的描成白的,颠倒是非、混淆視聽,最後必然導緻藏品市場失序、拍賣市場失控。

然而,除了查出“真的假專家”之外,還有一件更難的事:揪出“假的真專家”。什麼是“假的真專家”?就是指那些确有真實的專家身份,但隻熟悉自己所從事一行而不懂其他,卻又偏偏在作跨行鑒定的人。這群人真假難辨,打假也就帶來了難度。

其實,誰都明白,真正能夠跨行、全懂的專家畢竟鳳毛麟角、屈指可數,絕大多數專家隻是在某一領域、某一行、某一類有發言權,超越了本行,他們就不再是專家,或者說,也是“假專家”。然而,一些所謂的鑒寶活動中,一些專家差不多都是全能型的鑒寶專家,他們似乎什麼都懂,是以,什麼藏品都敢鑒,什麼話都敢說,什麼結論都敢下。如此鑒寶,怎不搞亂市場?

查出“假的真專家”,也不是沒有辦法。比如,不妨先從有關管理部門對其的資格認定上做起,換言之,隻有具備了相應條件的專家才有資格可以參加鑒定活動;比如,應嚴格規定有條件參加鑒寶的專家,必須在其熟悉的範圍内參加鑒寶活動;比如,參加鑒寶活動的專家,必須亮牌而接受公衆的監督,等等。否則,資格再老、名頭再大,也不能任性跨行鑒寶,如果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則須對舉辦機關及其違規參加鑒寶活動的專家予以查處,以儆效尤。

同時,杜絕出現假的“真專家”頻頻參加鑒寶活動的現象,更得靠行業自律,靠專家們的自我限制。人有時候,要有一點自知之明,懂一點“知難而退”。

小心這樣的專家:什麼藏品都敢鑒,什麼話都敢說,什麼結論都敢下

清 琺琅彩黃地折枝牡丹卧足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