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一個月,由周迅和黃磊主演的電視劇《小敏家》,終于落下了帷幕。
劇集結尾,
小敏和陳卓度過“生死劫”,相伴相依;
劉小捷和徐正正式離婚,結束了以愛傷害的短暫婚姻;
金波用一根棒棒糖,收獲了康姨母的愛情;
金家駿和陳佳佳,青澀少年在海風吹拂下,吻上了羞澀少女;
......

《小敏家》就像一道道精心烹饪的菜肴。
主人公是食材,他們的故事是調味料,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而我們,是觀衆,也是食客。
他們用心制作。
我們用心品嘗。
01.第一道:好的人生伴侶,在于互相了解
三毛說過:
“知交零落,實是人生常态,能夠偶爾話起,而心中仍然溫柔,就是好朋友。”
可想而知,人與人之間,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知交,是一件多麼難得的事。
朋友如此,夫妻更是如此。
而所謂知交,說通俗點,就是懂你,了解你,能站在你的角度和立場,感受你的人。
陳卓之于小敏,就是這樣的存在。
電視劇裡,小敏和陳卓的故事,開始于他們戀愛一周年的紀念日。
那天,兩人湊在一起,甜蜜慶祝戀愛周年,好巧不巧,碰上了小敏媽媽帶着小敏兒子來找她。
和很多離異,帶着孩子的母親一樣,小敏沒有做好公開她和陳卓戀愛關系的準備。
是以,情急之下,她告訴媽媽和兒子,陳卓是網約車司機,就此潦草隐瞞過。
而這一幕,也為後來小敏和陳卓體面分手,埋下了伏筆。
在兒子家駿即将聯考之際,小敏和陳卓提出了分手:
“我們倆,先各自忙各自的吧。”
這一句話,道出了多少中年離異男女再愛的困境?
他們的世界,很忙碌。
兩個人想要在一起,不隻看愛與不愛,還有很多很多的顧及與阻攔。
隻談愛,真的太奢侈了。
小敏的顧慮,她為此狠下的心,她的犧牲,陳卓都懂,都了解。
他會難過,會忍不住流下眼淚,也會委屈自己同意分開,與此同時,堅持不再和小敏做朋友:
“我在網上看見,做過情侶還能做朋友,就表示不是真愛,我們還是别做朋友了。”
愛讓人不甘于做朋友。
愛也讓人學會成全、了解。
當然,在這段中年愛情裡,學會了解的,并不是隻有陳卓。
陳卓和小敏重修舊好,結成夫婦後,陳卓迎來了人生一大劫,他患上了癌症。
為了小敏好,這一次提出分開的人,變成了陳卓。
意料之中,小敏沒有答應,她懂陳卓是什麼樣的人,她更懂,他的口是心非:
“你要相信你自己,可以挺過去的。”
這一劫,挺過去的,除了陳卓的命。
還有他和小敏的愛情。
02.第二道:孩子,并不能維系苟延殘喘的婚姻
在有愛的婚姻裡,孩子的誕生,是錦上添花。
反之,則有可能成為牽絆、束縛。
前面說到,小敏因為兒子家駿,隐瞞和陳卓戀愛,後來還是以和陳卓分手。
除此之外,她也因為家駿,受到了前夫金波的“騷擾”。
離婚十多年後,金波動起和前妻劉小敏複婚的念頭。
先是為了躲債,金波拿着被子,躺在小敏家門口“賣慘”,想以此博得小敏的同情,進而入住小敏家。
一開始,小敏拒絕了金波,想讓他去住酒店。
後來,在兒子的哀求下,小敏還是無奈收留了前夫金波。
這一舉動,讓金波徹底懂得,想讓小敏軟下心腸,關鍵還得看孩子。
于是,金波和兒子家駿攤牌了,他告訴家駿:
“現在情況有變,你看你媽跟我的關系,我做那飯她多愛吃,你媽就是自尊心太強,她不敢把自己内心的真實情感表達出來,我了解,是以我跟她這種關系的修複,它得需要步驟。”
這個步驟,就是家駿。
好在,家駿很明事理,他也是真的為自己媽媽好。
他沒有像一些孩子那樣,為了讓所謂的一家人在一起,用媽媽對自己的愛,去“綁架”媽媽。
他清楚地告訴和媽媽一樣重要的爸爸:
“您就别瞎努力了,我媽對你一點興趣都沒有,你們是原配,但你們也是屬于那種錯誤的原配,我不支援你。”
那些試圖用孩子讓婚姻重生的男男女女,他們忘了,婚姻的萌芽,是愛情。
而愛情的開始,并沒有孩子。
孩子并不能讓苟延殘喘的婚姻,恢複正常呼吸。
孩子就是孩子,Ta做不到的。
即便做到,也隻是一時的假象。
别逼孩子。
也别逼自己了。
03.第三道:追愛,什麼時候都不晚
《小敏家》的開播海報上,有這麼一句話:
“婚姻無法定義我們的生活,愛可以。”
我們都知道,《小敏家》是圍繞着中年人的婚姻與愛情展開的。
而人一旦步入中年,未婚的、結婚的、離婚的,都逃不過時間的催促。
未婚的,快點結婚。
結婚的,快點生子。
離婚的,快點再愛。
很急,真的很急,好像一到中年,生命就開始倒計時,恨不得争分奪秒完成每一步,才不枉來這人世間走一趟。
但,真的要這樣嗎?
小敏太急,遇上了金波,吃了婚姻的苦。
小婕太急,遇上佟兵後,又遇到了徐正,吃了兩次婚姻的苦。
要知道,人生的最終伴侶:
找得快一點,是婚姻。
找得慢一點,才是愛。
如果你是為了愛,那無論何時,都算不上晚。
經曆過兩次閃婚閃離的劉小捷,就深谙這個道理。
在陳卓和錢峰的幫助下,劉小捷終于和患有精神疾病的丈夫徐正離了婚。
很多人以為,離了婚以後的劉小捷,一定會和一直站在她背後,默默守護她的錢峰在一起。
事實是,經曆過這些事後,劉小捷終于學會慢了下來。
錢峰在劉小捷心裡,是朋友,是親人,唯獨不是夫妻。
既然不是夫妻,那又何必為了所謂的圓滿,強行在一起呢?
這對誰來說,都不公平。
于是,在錢峰暗示性說出,如果兩人都找不到另一半的話,可以湊合一下後,劉小捷用看似開玩笑的語氣,告訴錢峰:
“我們成親人也挺好的,怎麼也拆不散。”
不得不說,這是全劇最好的處理。
錢峰沒有得到勉強的愛。
小婕在等待她想要的愛。
相信在不久的将來,平行時空裡的他們,一定能夠得償所願。
而在此之前,他們隻需要慢一點。
别太着急就好了。
04.
正式告别《小敏家》時,黃磊說了這麼一句話:
“我們這個歲數不容錯過,愛很珍貴,也很重要,祝福陳卓,人到中年,青春不老。”
不管是婚姻,還是人生,我們都需要常存赤子之心,滿懷熱忱。
如木心在《魚麗之宴》裡說的:
“很多人的失落,是違背了自己少年時的立志。自認為成熟、自認為練達、自認為精明,從前多幼稚,總算看透了,想穿了。于是,我們就變成了自己年少時最憎惡的那種人。”
少年人為什麼總是讓人向往,懷念?
因為少年,永遠懂得自己想要什麼,他們不忘初心,不輕易被改變。
這樣的少年,不是年齡上的少年,而是精神上的少年,他們也常常出現在美滿的中年婚姻裡。
他們身是中年身,心是少年心。
知道自己為什麼結婚。
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結婚。
知道在婚姻裡,該堅守什麼。
知道婚姻失敗,該做些什麼。
他們知道:
外界的聲音是很嘈雜,但他們可以選擇不聽。
人生下半場。
依舊是他們的主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