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瓦崗寨居于隋末各勢力之首,它的成功和失敗,都離不開一個人

瓦崗寨起義是隋朝末年一次重要的農民武裝起義,它影響巨大,曾經沉重的打擊了隋王朝的統治,在李密的經營下,瓦崗寨勢力也居于隋末各勢力之首。本來,瓦崗軍是最有能力一統天下的武裝,可惜的是,因為各種原因,這次起義最終淹沒在了曆史的硝煙之中。那麼,瓦崗寨起義究竟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它又是怎麼走向衰亡的?

瓦崗寨居于隋末各勢力之首,它的成功和失敗,都離不開一個人

瓦崗寨起義軍的鼻祖并非李密,而是翟讓。翟讓是隋朝末年枭雄之一,隋末農民大起義爆發之時,翟讓就起兵攻取了瓦崗寨,并在當地割據自立。不過,雖然翟讓是瓦崗軍的第一任上司人,但瓦崗寨卻并非在地手上而發展壯大。瓦崗軍能成為隋末各起義勢力之首,離不開另一個人的經營,他就是李密。

李密出身于關隴集團,在當時那個時代,關隴集團的子弟都受到社會各階層的推崇,而李密本人也對自己的出身非常滿意。李密從小就有鴻鹄之志,他從一開始就決定入仕為官,可惜的是,當時隋朝朝政腐敗,根本沒有李密發展自身才能的機會,李密無奈,隻好暫時等待。

瓦崗寨居于隋末各勢力之首,它的成功和失敗,都離不開一個人

楊玄感是隋朝功臣楊素之後,此人對隋炀帝東征高麗非常不滿,公元613年,楊玄感在黎陽發動了起義。李密與楊玄感從小就有交情,當楊玄感決定發動兵變的那一刻,李密也加入了起義軍的陣營。李密本以為依靠楊玄感的影響力和義軍的兵力足以擊敗隋朝大軍,可惜的是,楊玄感本人卻是一個驕矜自滿的人,他聽不得别人的意見。在随後的戰役中,楊玄感率領義軍與隋軍展開了決戰,由于隋軍勢大,起義軍最終遭到了大敗。

楊玄感被殺後,落魄無依的李密先後輾轉反側投奔各路義軍,可惜的是,各路義軍首領都唯恐隋軍首先攻擊自己,且他們都認為李密是禍水,是以他們都沒有收留李密的意思。直到來到了瓦崗寨,李密才有了落腳的地方。

瓦崗寨居于隋末各勢力之首,它的成功和失敗,都離不開一個人

瓦崗寨的鼻祖翟讓隻是一個占山為王的勇夫,他并沒有一統天下的氣概,收留李密,翟讓完全是看重了李密關隴集團的身份,而非他自身的才能。李密智略兼備,在瓦崗寨後續的戰鬥中,李密的作用也愈來愈大。

李密輔佐翟讓,他依靠着瓦崗軍的兵力,先後幫助瓦崗軍奪取了隋朝的戰略重地荥陽,接着,李密又率軍西征攻下了隋朝的洛口倉。随着李密在瓦崗軍的聲望愈來愈高,翟讓後來也就不得不允許李密擁有自己的武裝。

瓦崗寨居于隋末各勢力之首,它的成功和失敗,都離不開一個人

一山不容二虎,翟讓、李密都明白這一點,他們看似友好的一面,是猜忌和疑心。很快,瓦崗寨内部就發生了火并。翟讓因為李密勢力的逐漸發展,逐漸對其心存芥蒂,而李密也因為翟讓的掣肘惱怒不已。終于,在公元617年十一月的一天,瓦崗寨内部發生了火并。李密以設宴款待翟讓為名,将翟讓和他的親信悉數殺死,翟讓的部屬也先後歸附到了李密的旗下。

瓦崗寨居于隋末各勢力之首,它的成功和失敗,都離不開一個人

翟讓身死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瓦崗軍内部的實力,雖然李密後來在與洛陽王世充的對峙中取得了勝利,但瓦崗軍内部也早已是離心離德。因為翟讓的身死,一些人離開的瓦崗軍,還有一些人則明裡暗裡的決策。離翟讓被殺還不到一年,瓦崗軍就遭到了慘敗。洛陽王世充趁李密與宇文化及交戰之際,突然從背後襲擊了瓦崗軍,瓦崗軍措手不及,很快就遭到了大敗,李密本人為了自保,隻好逃離了自己的大學營,轉而北上投奔李淵。

随着李密的降唐,轟轟烈烈的瓦崗寨起義也就就此瓦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