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有駿士,西涼錦馬超。
漫漫雄關血,堂堂渭水橋。
虎侯卸鐵甲,阿瞞棄赤袍。
唯有羌笛月,猶寄一夢遙。

很多朋友看三國,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就是總把某位武将的戰鬥力視為一成不變的,隻要根據某幾場戰鬥來判斷其武力值。這顯然是有問題的。
實際上,那些英勇善戰的武将們也無法超越自然規律的束縛,他們也有血氣方剛的青蔥歲月,也有跨越巅峰的壯年時代,也有在安逸中逐漸消沉的衰褪時光,也有力不從心的垂暮之年。
咱們就從關羽說起。桃園三結義到徐州期間,是關羽的青年時代,武力值處于成長期。溫酒力斬華雄,北海刀劈管亥,展現出巨大的潛力;下邳一戰,關羽被困土山,許褚和徐晃聯手夾攻,強大的壓力激發了關羽的潛能,關羽突破了瓶頸。而得到赤兔馬之後,關羽的武力值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斬顔良,誅文醜,過關斬将,橫行無敵;赤壁之戰後,關羽的武力開始衰褪,與六旬老将黃忠殺個旗鼓相當;北征襄樊,長年處于安逸時光的關羽邁入低谷。但由于關羽是個力量型的猛将,他的前程殺傷力還是維持住了,往往是“戰不三合”就能斬敵殺将,但對手若撐過了前段,關羽就往往被拖入苦戰。
張飛的戰鬥風格和關羽大不相同,關羽多靠“力”,張飛多靠“猛”,這就導緻張飛比較擅長于對付武力值更強的對手。呂布夜奪徐州,張飛受到嚴重刺激,知恥而後勇,奮發努力,突破瓶頸,進入巅峰期;小沛之戰,張飛已經能與呂布百餘合旗鼓相當了,而後來甚至還擊退了高順與呂布的車輪戰;和關羽一樣,赤壁之戰後的張飛武力值也開始衰褪,後期居然沒有斬将記錄;漢中之戰開打,張飛進入低谷,三五十合都不能挑翻張郃。張飛最大特點“猛”也随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蝕。
趙雲是比較特殊的戰将,他比較低調,自我控制力很強,他的武力值維持得非常好,從年輕到年老都非常能打,沒有什麼大幅度的起伏。但我們同時也能發現,趙雲最大的特點是擅長亂鬥混戰,尤其是破圍能力天下無雙,穰山破圍,長坂坡破圍,雒城破圍,米倉山破圍,夷陵破圍,都是斬将而出。但年近七旬後,鳳鳴山一戰,趙雲被圍後居然沖不出去了,還需要後輩的援救,年齡使趙雲最擅長的突圍能力也大打折扣。
黃忠出場時就已經年近六旬,是以他沒有展現出巅峰期,而是逐漸衰褪。長沙城初戰關羽百餘合,尚能“全無半分破綻”,次日再鬥,就出現了嚴重失誤。西征川蜀,綿竹之戰,黃忠五六十合不能拿下李嚴;葭萌關之戰,二十合不能擊退張郃;定軍山之戰,與夏侯淵戰二十合未能展現優勢;米倉山被圍,無法脫身;夷陵之戰,居然不能碾壓鼠輩潘璋,實在是年齡不饒人啊!
最後咱們說說馬超。咱們就通過馬超的戰鬥履曆來分析一下他在不同時期的武力值。
馬超出場時間其實比較早,李傕、郭汜犯長安時,馬騰率部勤王,年僅17歲的馬超随軍出征,在長安城西的盩厔山,馬超“戰不到數合”,一槍刺死王方,又走馬生擒李蒙。
而同時期的關羽在北海城下數十合刀劈管亥,武藝、力量與耐久力皆備,他的武藝應在馬超之上;而張飛虎牢關與呂布五十合戰平,戰鬥力也勝過少年馬超;趙雲在磐河力敵文醜五六十合,敵軍中“戰不數合”挑翻高覽,展現出混戰專家的實力;黃忠此時未出場。
随後的歲月中,關羽威震白馬坡,斬顔良、誅文醜、過關斬将。張飛擊退呂布,喝斷當陽;趙雲長坂坡一戰成名,力斬曹将五十餘員。此時他們三位的武力值都在馬超之上。
馬超再次展示武力就是渭水之戰了。馬超的武藝當然是進步了,八九合擊敗于禁,二十合擊敗張郃,再“不數合”刺死李通,四五十合殺得曹洪氣喘如牛,又勇鬥許褚。
此時的關羽、張飛都已經進入衰褪期,關羽除了長沙城之外,多年不戰;張飛也勇氣不複當年;而黃忠業已六旬開外,老将不以筋骨為能;這個時期,隻有趙雲的狀态始終維持得很好,他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猛将。
葭萌關一戰,馬超實際上戰平了一個打了折扣的張郃,此時的張飛實際上根本不可能與當年那個力敵呂布的“燕人張翼德”相提并論。關羽得知馬超歸順後,想去西川與馬超一較高下,但不客氣地說,此時的關羽已經毫無半分勝算了,必落下風。黃忠的情況也不好,蜀漢軍中能與馬超平起平坐的猛将唯有常山趙子龍。
通過以上對各位猛将不同時期武力值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
論各猛将巅峰期的武力值,馬超稱不上第一,武力值能排首位的是巅峰期的張飛;
若論戰績,戰鬥次數最多,斬将最多,擒拿最多的都是趙雲,馬超的戰績并不算輝煌。
馬超歸順劉備以後,在蜀漢軍中武力值最高的趙雲和馬超,他們的戰鬥力都超過了關羽、張飛和黃忠。
結論:馬超從始至終都沒獨霸過天下第一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