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丞相對嶽父說,我想娶您二女兒為妻,嶽父卻說,讓三女兒也嫁給你吧

導讀:如果你是一個很有前途的青年才俊,很多豪門貴族想讓你當女婿,你幹不幹?我想對此,很多人都是求之不得的,畢竟這樣對自己的未來和事業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但是在宋朝,卻有一個很有前途的新科進士,拒絕了做豪門女婿,堅持和平民之女結婚,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個進士名叫張孝純,字永錫,生活在北宋晚期的滕縣(今山東省滕州市),張孝純自幼家境清貧,家裡窮得幾乎連給張孝純讀私塾的錢都掏不起。不過張孝純聰穎過人,學業優異,他的鄰居姓吉,是個善良的人,家中比較富裕,由于史料沒有記載他的名字,我們姑且稱之為吉氏。

丞相對嶽父說,我想娶您二女兒為妻,嶽父卻說,讓三女兒也嫁給你吧

吉氏宅心仁厚,認為聰慧過人,讀書刻苦的張孝純是個可造之材,日後必成大器,于是就主動跟張孝純的父母說:“讓你們的孩子在我家讀書吧,他的吃住和學習費用都包在我身上,你們意下如何?”張孝純的父母見有這等好事,自然是求之不得,忙不疊的答應了,從此張孝純就開始寄宿在吉氏家中。

幾年之後,張孝純已經是翩翩的少年郎了,長得斯文俊秀,一表人才,而且為人非常淳樸憨厚,對吉氏夫婦非常尊敬,吉氏對張孝純非常地滿意,就有心讓張孝純做自己的女婿。當時吉氏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和張孝純的年齡相仿,于是就把大女兒許配給了張孝純,算是訂了婚約,隻等着日後張孝純娶回家門了。

丞相對嶽父說,我想娶您二女兒為妻,嶽父卻說,讓三女兒也嫁給你吧

沒想到,張孝純還沒有來得及結婚,就考中了進士,這可是了不得的榮耀,因為在宋朝那個重文輕武的朝代,文官待遇極高,考中進士就意味着一隻腳踏入了仕途,未來有享不完的榮華富貴,比武将攻城奪寨更加令人羨慕,可說是一步登天。

而且更重要的是,當時朝中有個不成文的習慣,達官顯貴們喜歡在新科進士中,選擇品貌俱佳,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做自己的女婿,因為這些進士,日後就是他們的同僚;再者這樣做,一是為了給女兒選擇東床快婿,二是為自己家族日後鞏固權勢添加新生力量,畢竟,在爾虞我詐的朝堂之上,多一個親人,就少一個敵人。

丞相對嶽父說,我想娶您二女兒為妻,嶽父卻說,讓三女兒也嫁給你吧

當時儀表堂堂的張孝純成了王公貴族們選女婿的“搶手貨”,很多達官顯貴都希望張孝純可以做自己的女婿,張孝純不傻,自然知道做了權貴的女婿對自己日後的仕途有多大的幫助,但是他依然全部婉辭謝絕了。張孝純這樣做,隻有一個原因,他早已有婚約在身,他覺得自己早年受吉氏一家厚恩,沒有吉家的資助,就不會有他的今天,他不能辜負吉家,這才是一個真男人應該有的擔當。

就這樣,張孝純回家迎娶了吉氏的大女兒,可惜張孝純的妻子身體不好,幾年之後就病逝了,而這個時候,張孝純已經官居河東宣撫使兼知太原府,後來北宋滅亡,張孝純成了金朝的左丞相,身份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張孝純的妻子去世之後,很多人勸張孝純再娶一個名門閨秀續弦,但是張孝純笑而不答。

丞相對嶽父說,我想娶您二女兒為妻,嶽父卻說,讓三女兒也嫁給你吧

原來張孝純為了報答吉氏,他決定娶吉氏的二女兒為妻,但是吉氏得知張孝純的想法之後,卻斷然拒絕了,因為吉氏的二女兒是個盲女,眼睛看不見東西,而且當時張孝純是朝廷大員,和普通百姓的女兒結婚有失身份,吉氏不肯高攀。但是張孝純卻堅持要娶,他對嶽父吉氏非常誠懇地懇請說:“我受嶽父大人厚恩,真心想娶令嫒為妻,再說令嫒目盲,我不娶,以後誰會真心照顧她呢?”

吉氏見張孝純态度誠懇,就答應了,就這樣張孝純娶了吉氏的二女兒,再次成了吉氏的女婿,而且張孝純對目盲的妻子非常好,比對前妻還要溫柔體貼。吉氏的二女兒為張孝純生了兩個兒子,她自己卻在不久後得病去世了,張孝純為此痛不欲生。

丞相對嶽父說,我想娶您二女兒為妻,嶽父卻說,讓三女兒也嫁給你吧

就在這時,張孝純的嶽父卻主動提出,要讓自己的三女兒也嫁給張孝純。因為吉氏認為張孝純為了報答自己,拒絕和豪門聯姻,兩次娶自己女兒為妻,這份情誼,彌足珍貴。而且吉氏也從這兩次婚姻,認定張孝純是個有情有義,值得女兒托付一生的好丈夫,是以才做出這個決定。

張孝純一開始是拒絕的,但是架不住嶽父一家的強烈要求,隻好娶了自己原配妻子的三妹,當時吉氏的三女兒還很年輕,張孝純算是“老牛吃嫩草”,不過兩人婚後琴瑟和鳴,又生了兩個兒子,此後張孝純的四個兒子都成了大官,生活地非常幸福,正因張孝純當年不負初心,才成就了一段蕩氣回腸的愛情傳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