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張作霖出身并不高,家裡十分的貧窮,但也因為機緣湊巧,甲午中日戰争爆發後,他有了機會投身到了綠林當中,最後勢力越來越大,發展到最後成為了東北王,也一直幫助清朝解決了不少的問題,但後來因為屢次拒絕日本的請求,是以最後發生了皇姑屯事件,張作霖中了日本的埋伏,最後被炸成重傷,沒多久就去世了,而他最有名的兒子張作霖後來也被稱為愛國名将。

都說英雄難過美人關,但好色并非是一個英雄的本質,真正的英雄隻會對一個女人做鐘情,可是張學良似乎算不得上是英雄,他這一生一共有兩個女人,第一個是于鳳至,第二個就是趙四小姐,前者是原配,後者算是二房吧,就在張學良見到趙四小姐的時候,才感覺自己這顆心跳動起來了,本身對于于鳳至就沒什麼感情,隻是包辦,兩個人都是父母所安排的,不是自己發自内心去喜歡的對方,但于鳳至還是給他生了幾個孩子,而且在他最艱難的時候陪他度過。
就在西安事變發生後,張學良的身邊也隻有于鳳至,一直到于鳳至自身身體不行去美國養病後,這才讓趙四小姐有了機會去陪張學良,而這一次,也才成了于鳳至和張學良的結尾,趙四小姐在後來陪着張學良度過一生直到張學良去世,于鳳至後來也被趙四小姐的感情所打動,選擇放手成全,而現在還活着的張學良的後代,就是趙四小姐的兒子——張闾琳,1930年出生,于鳳至給張學良留下的孩子都早早去世了。
就在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帶着東北軍選擇告退不繼續打仗,這個行為也被後人所評判,褒貶不一,主要是他身為軍人,當時已經為國民政府辦事,從帥變成了将軍,有軍令在上面,他不得不撤退,這一點他做的很好,可是說到民族大義,而且自身還是東北三省的老大,這麼做似乎有點不合乎情理,這也是後人所讨伐他的一個原因。
後來抗日戰争達到頂峰,蔣介石一直都覺得要想對外必須先處理好内部的事情,這就讓張學良很是痛苦,和楊虎城兩個人聯合起來逼着蔣介石去抗日,在這個事情上,他是愛國的,顧及到了民族大義,讓國人團結起來一直對外,但是對于将而言,他這麼做又是不合乎情理的,是以說他也挺難的夾在中間。
不過在新中國成立後,張學良也被納入到功臣的名單當中,是以在西安事變過去80周年,有人要拍這個故事《少帥》,就讓文章來演主演張學良的一生,但在拍攝之前還問了一下他的後代,也就是張闾琳。
當時張闾琳得知後很反感,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他覺得文章身上沒有軍人的氣質,第二點就是認為文章沒有英雄該有的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