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的今天丨漢獻帝被曹丕篡位後,為什麼不去投奔劉備?

曆史上的今天丨漢獻帝被曹丕篡位後,為什麼不去投奔劉備?

1.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改國号為魏

2.公元1868年,世界上第一盞交通信号燈在英國誕生

3.公元1901年,瑞典首次頒發諾貝爾獎

4.公元1903年,英軍再次入侵西藏

5.公元1918年,普朗克因發現量子理論獲得諾貝爾獎

6.公元1941年,中國軍隊開始入緬對日作戰

7.公元1944年,中日豫桂湘戰役結束

8.公元1948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世界人權宣言》

9.公元1968年,戲劇家田漢逝世

10.公元1972年,毛澤東提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

劉協為什麼不去投奔劉備?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釋:第一,

死人是沒有辦法去投奔劉備的

;第二,

劉協在曹操手下做了幾十年的傀儡,為何還要再去劉備手下做傀儡?

曹丕從漢獻帝劉協手裡接受禅讓,與其說是叛亂謀反,倒不是說是漢魏的正常疊代。

并且曹丕還算是有仁君之相,沒有出手趕盡殺絕,在登基之後還冊封劉協為山陽公,封地在山陽。既沒有什麼“昏德公”也沒有什麼“違命侯”,算是漢家的末代天子。

曆史上的今天丨漢獻帝被曹丕篡位後,為什麼不去投奔劉備?

更為重要的是,自從董卓倡亂以來,天下分崩離析。漢朝的四百年天下已經行将滅亡,這是越來越深入人心的念頭。

東吳的重臣魯肅就曾表達過:漢室不可複興。而曹操本人本就是東漢的官宦世家出身,又經過辛苦百戰,尊奉天子讨平諸侯,在大半生的時間裡都在追求整個天下的統一。雖然他在赤壁和漢中遭到了失敗,但是曹操統一了整個中國北方。

這是曹家人一刀一槍拼殺過來的,也跟各地的世家大族廣泛建立了聯系。用新生的曹魏,來取代漢朝是合乎當時的人心選擇的,尤其是廣大的北方地區。

說的有點遠,說回來,是以漢獻帝對曹丕的禅讓幾乎是順理成章的。也沒有多少号稱永遠忠于漢室的人,為了劉家灑盡最後一滴熱血。大多數大臣的選擇是老老實實地去當曹魏的官,即使是大儒名宿也不可避免。

而曹丕稱帝之後,劉協就封之後,成都城内紛紛流傳曹丕殺掉了漢獻帝,弑君篡位。

曆史上的今天丨漢獻帝被曹丕篡位後,為什麼不去投奔劉備?

這類說法的流傳,無非是為劉備的稱帝提供合法性。大家都知道了漢朝的末代皇帝被曹賊殺了,那麼隻有我這位大漢皇叔能帶着大家去讨平漢賊,興複漢室。

是以劉備之後的稱帝也是順理成章的,他天生姓劉,劉協當初為了團結他,又給了他“大漢皇叔”的政治背書。在劉備集團而言,劉協已經死了,死人怎麼可能投奔劉備?即使真的跑過去,也得改頭換面。

第二,漢獻帝劉協在曹操手下已經是傀儡皇帝,這是無論正史還是演義小說都已經證明的。

漢獻帝落難之時曾經是上無片瓦遮頭,連飯都吃不飽,是曹操聽從謀士建議“挾天子以令諸侯”才找到漢獻帝,把漢室和朝廷都原盤端到了河南許昌,并築宮室以尊養,但也僅限于尊養,我把你當一尊泥菩薩好好供奉起來,我曹家的所有政令才具有天然的合法性,而漢獻帝隻能變成一個橡皮圖章了。

曆史上的今天丨漢獻帝被曹丕篡位後,為什麼不去投奔劉備?

影視劇裡曹操的呼嘯:倘使天下無有孤,不知已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也是句實在話,曹操以及其背後的軍事政治集團,牢牢地操控了整個漢庭。

劉協并非沒做過努力,比如衣帶诏事件,劉協試圖擺脫曹操控制獲得政治權威,但是很快就被暴力鎮壓下去。傀儡皇帝是跑不掉了,如果到了劉備手裡結局會怎麼樣?

不說别的,劉琦算是對劉備有贊助相助之恩吧,也是前荊州牧劉表的親兒子還是長子,無論如何都應該是荊州名義上的主人。但是這位年輕的小夥子,在赤壁之戰後沒幾年就死了,他的死背後有沒有什麼陰謀恐怕隻有劉備知道。

曆史上的今天丨漢獻帝被曹丕篡位後,為什麼不去投奔劉備?

而劉璋不可謂不庸弱,引狼入室故意請劉備入川,最終被劉備奪了益州,他的下場又如何?在他交出城池版圖人民之後繼續成為一方大員?劉協不可能出了虎口再進狼窩。

對于曹劉孫而言,地盤權勢、天下最重要,而對于這個時刻的劉協而言,隻有快樂的活過餘生才重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