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島這群大學生了不得,自造賽車還獲獎了

每個車迷心中都有一輛屬于自己的DreamCar (夢想之車),它是一個目标,一個願意為之努力的夢想。而自己動手造一輛車,上演屬于自己的 “速度與激情”,這是不少高校汽車專業學生夢寐以求的事。得益于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很多大學生的 “造車築夢”得以實作。在青島,有這樣一支高校方程式車隊,連續11年馳騁在全國大賽的賽場上,它就是青島理工大學春田車隊。作為島城唯一一支參賽車隊,他們曾在2012年、2014年、2015年獲得過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二等獎,2020年獲得三等獎,去年底又獲得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三等獎。

看點

耗時5個月造車參加比賽

近日,一輛造型炫酷的方程式賽車出現在青島理工大學新校區,引來不少同學的圍觀。記者了解到,這是青島理工大學春田方程式賽車隊,為參加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而特意打造的參賽用車。令人想不到的是,這輛車從設計到成品,耗時5個月,耗資近30萬,最快速度可達25米/秒的跑車,從車體設計到每一處零件組裝以及調試、試駕、噴漆,全由平均年齡21歲左右的高校學子完成。

青島這群大學生了不得,自造賽車還獲獎了

隊員們日以繼夜的趕工造車。

“我從小就非常喜歡汽車,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報考了青島理工大學。 ”春田車隊隊長俎鑫泉告訴記者,但自己從未想過能造出一輛方程式賽車。這支能夠自造跑車的車隊均由學生組成,既有剛入校的大一新生,也有即将畢業和在校的研究所學生。而對于20歲的俎鑫泉來說,愛上跑車、自造跑車,純粹是因為喜歡機械零件碰撞出的火花,當速度與激情在現實生活中上演,能令不善言辭的他找到傳遞感情的出口。

2020年,俎鑫泉接觸到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後,便下定決心要參加這項比賽。在向學校提出申請後,得到學校和學院的大力支援。于是,整個車隊就開始着手制作賽車,經過5個多月的努力,終于在9月底順利完成了車隊賽車制造。造車花了30萬元左右,除了學校的資助,車隊成員和老師還投入了自己的積蓄。賽車排量600cc,除了發動機由大賽組織會指定外,從車體設計到組裝完成,其中車架、車身、底盤以及數百個零件皆由他們自己制作。俎鑫泉說,“為了能夠參賽,我們幾乎每天泡在實驗室裡,大家各司其職,努力趕制賽車。 ”在2020年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中,春田車隊獲得了油車總成績三等獎,榮膺最具影響力車隊。此外,他們還獲得了2020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油車大學組操控賽第7名、耐力賽第10名、爬坡賽第12名,靜态賽中設計報告榮獲第10名;2021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總成績三等獎,總成績後驅第二名。

揭秘

春田“戰車”有何過人之處

2020年11月14日,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的開幕式在湖北襄陽舉行。據了解,大學生方程式大賽是采用制造一輛小型單座方程式賽車并參加靜态答辯和動态測試隊的形式,以最終的總分決定勝負。由于大賽組委會規定賽季内制造的車才有資格參賽,于是每輛參加大學生方程式的賽車都是獨一無二的“原型車”。“車檢對于參賽車隊來說,是一道最勞碌、最難熬的‘鬼門關’。”俎鑫泉說,在曆屆比賽中都有個别車隊無法通過車檢。畢竟這是年滿18歲的學生才能參與的賽車制造大賽,任何職業賽車公司不得參與其中,隻能提供技術咨詢。前杠尺寸、後尾高度甚至一處細小的外接零件不符合對參賽車輛的車檢要求,都無法參加比賽。而在本次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中,有來自清華大學、吉林大學、浙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80多支車隊參賽,可謂高手雲集。是以,在如此龐大而又激烈的競争中,春田車隊的成員們不僅要做到造車嚴絲合縫,更要拿出看家本事才能馳騁賽場。

春田車隊造出的這輛長得與F1方程式賽車很像的小型賽車有何過人之處呢?“子彈頭車型和車底的抓地設計,能讓這輛車實作穩中求速。它的‘性格’有點火爆,但卻不失沉穩。 ”俎鑫泉在設計這輛車時,還加入了更多的人機工程設計。“賽車與平常的民用車不同,更注重人車構造,也就是說車手坐在車裡開車,要能與車融為一體。 ”俎鑫泉說,他們制造的賽車有人機工程應用,即便是車輛制造好了,也要經過大量的調試工作才算最終完成。這樣,車手不僅能以最舒服的狀态來駕駛賽車,而且還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車速。

講述

比賽中“翻車”時有發生

賽車比賽中,盡管能體驗到速度與激情,但也避免不了意外情況的發生。春田車隊成員、2020級大二學生朱甯來自廣西,作為一名巴哈耐力賽車手,與速度挑戰賽的車手相比,他更熱衷體驗賽車的“力量”。

在來到車隊之前,癡迷于賽車的朱甯被巴音布魯克拉力賽的多彎道、多障礙挑戰深深吸引。 “賽車翻越‘炮彈坑’淩空而起時,車能離開地面兩米左右,那種失重感讓人上瘾。 ”來到車隊後,朱甯毫不猶豫地選擇加入耐力賽車隊。 “參加耐力賽的賽車,從方向盤到車輪,甚至車上的每一個零件都與正常賽車的規格不同,是以需要反複調試才能順利通過車檢進入比賽。 ”為了能夠順利參加比賽,朱甯和隊友們不斷研究改進賽車的各個細節,比賽前制訂了多套維修方案,挑燈夜戰,足足幹了個通宵。成本核算報告也是大賽考核的内容之一,性格内斂的朱甯和他的小夥伴們以翔實的分析報告、機敏的答辯應對考官的“發難”。他笑着對記者說,“我覺得我們的運氣還不錯,資料、圖檔準備得都比較充分,介紹系統、怎麼控制成本,答得還行。 ”

雖然賽車是學生們自己設計的,但安全部分的要求與專業方程式賽車差不多,使用的安全帶、頭盔、手套也都必須符合FIA标準。為了防止意外翻車時手伸出車外,車手在比賽中還必須佩戴束手帶。盡管限制比專業車手還多,但車手的逃生時間隻有5秒,這對車手和制造者來說是一項巨大的考驗。

見到朱甯第一眼,黝黑細膩的皮膚讓人印象格外深刻。朱甯笑道:“不少女生羨慕我皮膚好,這得益于賽車。每次比賽完,自己就成了一個‘泥人’,泥巴滋養,就是天然面膜。”巴哈耐力賽不像速度賽,考驗的是賽車的越障和耐力能力。在耐力賽中,賽場為了打造全方位的障礙賽道,會把賽場設定成水泥賽道,賽車越過障礙坑濺起的泥水經常會濺滿全身。這些都是家常,對耐力賽車手來說,更難掌控的還有意外“翻車”的情況。如果車輛調配不好,極容易在越障礙時導緻翻車,整個車在翻越炮彈坑或土丘時,側翻、前翻,不僅會影響比賽程序,嚴重的還會導緻車手受傷。“‘翻車’對車手來說十分危險,但比賽過程中卻時有發生,這既是對車手的勇氣和實操能力的考驗,也是對造車者能力的檢測。”朱甯說。

青島這群大學生了不得,自造賽車還獲獎了
青島這群大學生了不得,自造賽車還獲獎了
青島這群大學生了不得,自造賽車還獲獎了

巴哈耐力賽車手經常會被泥巴洗身。

幕後

疫情之下通宵加班造車

從2010年第一屆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開始,青島理工大學春田車隊像發現了通往夢想入口一樣,開始了連續10多年的參賽之路。光陰似箭,春田車隊堅持築夢造車,期間送走了無數對造車有着熱血之夢的學生成員,但從未缺席任何一場比賽。

2020年受疫情影響,青島理工大學推遲開學,春田車隊堅持在用比從前減少一半的時間造出賽車堅持參賽。“疫情之下的‘造車’比以往多了很多困難和挑戰。”作為車隊的指導老師,青島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老師李龍說,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組委會規定,所有參賽車輛必須為本賽季内制造的車輛,才能獲得參賽資格,每輛參加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的賽車都是全球唯一一輛“原型車”。然而,疫情之下的“造車”比以往多了很多困難和挑戰。由于學校開學推遲,車隊大概從當年6月份才開始準備比賽,然而更艱難的工作是後期工藝加工。俎鑫泉說,“受疫情影響,快遞寄件都停了,幸虧有各姊妹校及時交流資訊管道,一些新加入團隊的同學對設計圖紙把握不好,後期拿到零部件後發現不對又得重新組裝,周期一下子拉長了很多。”

“經過近半年的宅家生活,學生們的情緒也顯得有些消沉。他們需要一個契機和目标來激發活力,而我們不應該把他們動手造車的火苗掐滅。”就這樣,在李龍的帶領下,車隊僅用不到5個月的時間,就造出了一輛能夠完全經得住大賽考驗的賽車。李龍說,賽車不僅凝結着隊員們心血和努力,更是他們的夢。

成長

車隊成員如今已達近百人

回憶起參加2020年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的經曆,李龍表示,“此次參賽的20多人的團隊中,除了汽車制造專業的學生,還有資訊控制工程學院、人文與外國語學院等其他多個學院的學生,甚至有大四學生一邊複習考研一邊參賽,大家一起不斷研究、熬夜,終于将賽車完成。”

一同經曆了緊張激烈的比賽,車隊成員們早已把彼此當成了最親密的“家人”。方程式汽車比賽涉及到直線加速測試、8字環繞測試、高速避障測試、操控性測試、耐久測試等動态測試,是以,賽車造成後需要車手與車輛不斷磨合。“大家一開始加入車隊,肯定是出于興趣愛好,但慢慢地就變成了責任。”李龍向記者感歎。

特殊時期的這場特殊的“造車”之旅,更加鍛煉了春田車隊隊員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李龍說,10多年來,汽車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是随着産業和産品變化而不斷更新,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一直站在前端引領學生向産業靠攏,從2010年隻有一項競速賽,到後來的巴哈耐力賽,再到現在的智能賽,賽事項目在不斷更新。而對于春田車隊來說,從一開始不到20人,發展到現在近百人的團隊,加入造車隊伍的成員每年都在成倍增長。

未來

新能源賽車将馳騁賽場

作為春田車隊下一任隊長的最佳人選,青島理工大學2020級侯學涵在車隊裡既做過車手,同時又負責車輛轉向、制動方面的設計制造。

“加入春田車隊,是我大學生活中最有意義的事之一。”侯學涵告訴記者,“在車隊裡,我學到了很多課堂上沒有的東西,培養了我的團隊意識,交流能力也有所提高。”平時除了上課,花費最多精力的事就是查資料、搞研究、做設計,就連放假回家侯學涵也帶着電腦查資料。今年,侯學涵計劃帶着他的新能源賽車參加比賽。

回憶自己第一次踏進青島理工大學校園,侯學涵對擺放在實驗室裡的賽車十分吃驚。“沒有想到,學生也能造出賽車,還能參加全國比賽。”侯學涵回憶稱,剛加入車隊時,興奮、好奇,每天都讓自己像充滿電的馬達一樣,在研究如何造賽車的路上一直努力。如今的他,已經從車隊成員即将成為車隊隊長。他也明白,未來的比賽中,新能源賽車将作為新角色闖入賽車世界。而想要造出一輛合格的新能源賽車,對發動機必須要求更加嚴格,而且確定車輛的所有細節全部到位。

“通過賽教融合,車隊提高了學生們的設計、制造、成本控制、商業營銷、溝通與協調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在整個過程中,以科技創新為載體,探索培養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的育人新模式。”李龍透露,近幾年,車隊的不少隊員們已經被很多知名汽車公司看中,即将等待面試入職。

雖然去年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因疫情原因未能舉辦,但春田車隊依然參加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并取得了總成績三等獎、總成績後驅第二名的佳績。談及未來,李龍說,“希望有更多的學生能在此‘造車築夢’,實作人生中的速度與激情。”

連結

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

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是起源于美國的高校學生造車教育平台,采用制造一輛小型單座方程式賽車并參加靜态答辯和動态測試形式,以總分多少決定勝負。2010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與中國21所大專院校和易車聯合創辦了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比賽,針對中國汽車工程教育和汽車産業的現狀,吸收并借鑒其他國家大學生方程式賽事經驗,以打造一個以培養中國未來汽車産業上司者和工程師為目标的公共教育新平台。

據了解,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的車檢總共要進行十大項近200小項,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車手安全、賽車外觀和車手裝備、底盤、轉向及制動、駕駛艙、發動機及傳動系統、燃油和噪聲測試和制動測試。此外,電動方程式增加電池檢查,無人方程式增加無人系統檢查。有些檢查也是大學生方程式獨有的,比如燃油賽車要進行45度和60度的側傾檢查,看是否有液體滲漏。電動方程式賽車(無人方程式也是純電的)要提前一天先對電動賽車的電池箱、電路和裝置進行檢測,還要經過雨林測試,看是否漏電。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是一項由高等院校、職業院校汽車及相關專業在校生組隊參加的越野汽車設計、制造和檢測的比賽。競賽包括多種靜态項目與動态項目測試,靜态項目包括技術檢查、賽車設計、成本與制造等,動态項目包括爬坡性測試,牽引力測試,操控性測試、耐力測試等。該項賽事是繼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成功舉辦之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推出的又一個全新的技能型人才培養平台。

(記者:鐘尚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