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商女不知亡國恨”,為什麼叫商女?

“商女不知亡國恨”,為什麼叫商女?

陳叔寶是南朝的最後一任皇帝,荒淫昏庸最後亡國,而他組織創作的歌舞劇《玉樹後庭花》,也成了有名的亡國之音。歌女們不知道國家都滅亡了,還在唱着後庭花,更顯得整個南朝的君民沒心沒肺了!

陳叔寶是陳宣帝的太子,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沒什麼政治經驗,更别提雄才大略了!他繼位的過程雖然出現了一些波折,差點被叔叔和弟弟做掉,但好在他的母親、陳宣帝的皇後柳敬言是個奇女子,處事果決化解了危機,陳叔寶順利登上了皇位。

客觀地說,陳叔寶做的不是皇帝,而是陳朝的文化部長。他的身邊聚集的都是文學家、詞曲作者和歌唱家,而他本人在藝術上的造詣也很驚人,帶領着這群文藝工作者創作出了很多精品,《玉樹後庭花》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作之一。

“商女不知亡國恨”,為什麼叫商女?

《玉樹後庭花》本來是樂府民歌中的一首情歌,陳叔寶用獨特的藝術領悟為其重新填詞譜曲,可以說是賦予了這首民歌新的生命。“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豔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詞曲優美動聽之極,不過其中的哀傷之意卻不是什麼好兆頭。

陳叔寶做皇帝就很差勁了。他沉湎于酒色,将朝政都傳遞給心腹近臣處理,自己每天和張麗華、孔貴嫔等人風花雪月,早将家國天下扔到了腦後。

而他的敵人卻是正意氣風發的隋朝,時刻想着滅掉陳一統天下,聽到要出兵攻擊陳朝,整個大隋從上到下都很興奮。589年正月,楊廣、楊素、韓擒虎等人帶領隋軍攻陳,大軍渡過長江後,整個陳朝上下雞飛狗跳慌亂不堪,陳叔寶還以為打仗是寫文章一般容易,想着要“禦駕親征”,這個荒唐的念頭遭到了一緻反對,大家太明白皇帝的無能了!

其實在隋朝大軍兵臨城下時,健康城中還有十萬大軍,可是陳叔寶已經被吓破了膽子,不能做出任何的有效決斷,而名将蕭摩诃因為陳叔寶曾搞過他老婆,是以懷恨在心也不肯出力,最後滿朝大臣作鳥獸散,就剩下陳叔寶一個光杆皇帝了!

這時候的陳叔寶反而顯得十分鎮定,他對身邊人說:都别怕,我有辦法!

他所謂的辦法也是令人無語至極。他是帶着張麗華和孔貴嫔,跑到皇宮後面的一口井裡躲起來,隋軍搜查到水井旁時,發現裡面有人,于是大聲呼喝着将幾個人連串拽了出來,就如同拔出蘿蔔帶出泥一般。

“商女不知亡國恨”,為什麼叫商女?

陳叔寶還是幸運的,亡國後被帶到了隋的首都,依舊聲色犬馬地活了16年才病逝。

陳叔寶結束了傳奇人生,可是《玉樹後庭花》卻承擔了亡國之音的惡名,一直被後人诟病。杜牧《泊秦淮》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道盡了大唐的亡國氣象。

另:古代五音為宮商角徵羽,古人認為音律和四季相配,商因為音調凄厲,和秋天的氛圍相近是以與秋相配。而唐代的歌姬又被稱為“秋娘”,是以後來他們也被稱為“商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