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路軍子彈快打光了,70多歲老地主跑過來:我家裡有還有十幾箱子彈!

八路軍子彈快打光了,70多歲老地主跑過來:我家裡有還有十幾箱子彈!

我們都知道,新中國成立的過程是艱辛而又坎坷的,尤其是經曆了14年戰争才取得最終勝利的抗戰時期,這段曆史中所經曆的是我們後輩如今無法體會的。

現在我們能夠擁有安穩幸福的生活,都是革命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果實,當時的全中國上下軍民一心共同努力,如果沒有他們為國家的付出,就不會有現在繁榮富強的祖國。

還有一些在背後為國家默默努力,不求回報的百姓,他們也為國家做出了很多的貢獻,其中就包括當時還是地主身份的平凡英雄宗子敬。

提到地主這個詞的時候,我們都會認為這個詞是一個貶義詞,因為在封建社會的時候,地主的身份地位很高,擁有大量的土地,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甚至經常欺壓窮苦的農民百姓。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後來的"鬥地主分田地"。

八路軍子彈快打光了,70多歲老地主跑過來:我家裡有還有十幾箱子彈!

有一些地主在抗戰時期被權力和金錢蒙蔽了雙眼,選擇變賣祖輩留下來的家産來為日軍捐贈軍費與本國為敵,借此投靠依附于日本。這是地主在普通中國人心中的刻闆印象,這樣不顧國家的階級群體,自然會受到國民的唾棄。

但事實并不是如此,凡事都不是絕對的,地主階級也有好壞之分,宗子敬就是這樣一位在淤泥中長出的白蓮花,他雖然也有着地主的身份,但是卻在我軍危難的時刻伸出援手,扭轉了戰局,促進了我方戰争的勝利。

彈藥不足,陷入困境

自事變爆發以來,日軍對我國的侵略步伐逐漸加快,無數中國的平民百姓是以失去了生命。全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和村莊裡,凡是有日軍陣營的地友善橫屍遍野、民不聊生,日本兵在中國殘忍的執行着"三光"政策,即燒光、殺光、搶光,搶奪财産田地。有一些地主為了保護自己,便花錢雇傭了一些身手不凡的家丁,并儲存一些槍支彈藥,在日本兵來襲的時候,他們就有了反抗日本兵的資本。

八路軍子彈快打光了,70多歲老地主跑過來:我家裡有還有十幾箱子彈!

那個時期的中國還是比較貧窮和困難的,我方八路軍使用的武器相對日軍而言是有些落後的,并且軍需物資也很難實作及時供應,很多時候前線的戰士連米面都吃不到,在這種生存環境艱苦的時期與敵人作戰是十分困難的。

有的時候甚至需要在戰場上撿敵軍扔下的武器來使用。但在當時,任何階級、任何年齡的中國人都能夠一緻對外,團結起來保護我們的國家,這也是戰争能夠勝利的關鍵因素。

在1939年4月,日軍南下,突然對115師東進抗戰挺進縱隊第五支展開突襲,這場戰争十分持久,雙方整整交火十幾個小時,英勇的中國戰士用手雷炸死了敵軍的騎兵大隊長,迫使日軍隻能臨時更換将領,場面一度十分混亂。

這場戰争我方似乎是占有優勢的,但當日軍支援部隊抵達戰場之後,局勢開始發生了變化,我方不敵日軍人數衆多,軍需物資也幾乎消耗盡了,慢慢的逐漸被日軍包圍,陷入難以解除困境。

八路軍子彈快打光了,70多歲老地主跑過來:我家裡有還有十幾箱子彈!

意外收獲,鼓舞人心

我方指揮官要求戰士們靈活應對戰局,考慮到戰場附近還住着很多百姓,部隊要先掩護老百姓先撤退,就這樣,我方戰士一邊積極與日軍對抗,一邊幫助百姓離開戰場。但是,日軍對這場戰争也是做出了很好的準備,當我方彈藥幾乎所剩無幾的時候,日軍還沒有結束這場戰争的意思。

在戰争中彈藥的補充是十分重要的,沒有持續的彈藥補充,我方真的很難與日軍抗衡,但戰士們不想放棄,指揮官決定與敵人肉搏近戰,視死如歸,拿起刺刀和日軍拼命。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一位70多歲的老地主跑回戰場,他告訴我方戰士,在他家的地窖裡還存放着十幾箱子彈,這位地主就是宗子敬。突如其來的軍需物資極大地振奮了我軍,戰士們迅速跟着宗子敬去地窖把子彈取來,繼續這場還未結束的戰争。

八路軍子彈快打光了,70多歲老地主跑過來:我家裡有還有十幾箱子彈!

日本兵剛開始以為我方是真的沒有子彈了,但他們又不敢确定這是不是一個計謀,他們謹慎小心的向前一點點推進,甚至派出一批敢死隊來搞偷襲。所幸的是我方及時拿到了這位地主貢獻出的子彈,解決來偷襲的敢死隊之後開始了一場反攻,擊斃了距離我方最近的一批日本兵。

當時的我方支隊長曾國華認為,雖然得到了彈藥支援,但持續作戰并不是明智的選擇,他決定讓戰士們戰略性撤退,撤回到村中的一座"保險院"。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保險院也是宗子敬修建的,是他傾盡全力打造來抵抗戰軍的,保險院的四周都有用鋼鐵築起的高牆,可以很好的保護院内的安全。

不求功名,默默付出

這場戰役結束後,我方将領堅持要為這位地主寫下一張借條,但宗子敬拒絕了,身為地主的宗子敬有着強烈的愛國意識和家國情懷,他說自己痛恨日軍,能夠為抗戰部隊提供幫助,是他的榮幸。

八路軍子彈快打光了,70多歲老地主跑過來:我家裡有還有十幾箱子彈!

這位老人在抗戰初期就表示與日本人勢不兩立,在這個戰亂時期為農民适當的減輕負擔,不願趁火打劫壓迫農民。也正是有了他的奉獻,這場戰役才能化險為夷,獲得最後的勝利。

在抗戰時期,我方作戰缺少各種必備的軍需物資,但我們的人民英雄不怕敵人、不畏犧牲,沒有子彈就用刺刀,堅決和敵人鬥争到底。地主也并不都是剝削窮苦農民的壞人。

還有很善良的愛國地主在國家民族大義面前,犧牲自己的利益默默支援着我方八路軍,有的拿出糧食、有的拿出武器、有的讓八路軍藏在自己家中,為抗戰做出了貢獻。

在那個特殊的危難時刻,人們更加團結的面對困難和挑戰,建立抗戰民族統一戰線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保證一緻對外,堅持與日軍進行長久的戰争。有了大家共同的付出和努力,才有了戰争最後勝利的果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