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入國際趨勢,歐洲運動員發聲支援北京冬奧會

作者: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周弋博】

目前,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僅有30天,各項籌備工作已經進入沖刺階段。

回首2021年,以美國為代表的部分西方國家瘋狂炒作相關議題,聲稱不派政府官員參加北京冬奧會,試圖将體育賽事與政治挂鈎。

不過,看似聲勢浩大的政治操弄行動實則反響平平,不僅招緻多方反對,就連美國自己最終還是向中方遞交了官員在冬奧期間赴華的簽證申請。

事實上,國際體育機構、聯合國駐華人員、多國駐華大使均對北京冬奧會寄予厚望,發自内心地支援這場體育盛事的舉辦。

近日,歐洲智庫“歐亞中心”更是邀請多位歐洲運動員參加網絡研讨會,共同探讨北京冬奧會的世界意義。斯洛文尼亞高山滑雪運動員、冬奧會金牌獲得者蒂娜·梅茲表示,奧運會可以讓世界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北京冬奧會将對中國産生長遠影響。

這一系列真實的國際聲音對北京冬奧會展露出來的支援,正如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所言,全球踐行奧林匹克精神的國家和人民正以實際行動證明,舉辦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奧會是人心所向。個别國家利用北京冬奧會搞政治作秀和政治操弄的做法注定不會得逞。

美國對北京冬奧會的政治操弄,終究是鬧劇一場

2021年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部分西方國家開始政治操弄,妄圖對北京冬奧會進行施壓。

去年12月6日,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在新聞釋出會上宣布,拜登政府将不會派出美國官方代表團參加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

12月8日,澳洲總理莫裡森、英國首相約翰遜、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迅速跟風美國,于當日先後宣布不會派出政府官員參加北京冬奧會。

加入國際趨勢,歐洲運動員發聲支援北京冬奧會

美國總統拜登(中)同澳洲總理莫裡森(左)英國首相約翰遜舉行視訊會議 圖源:視覺中國

不過,這場看似聲勢浩大的政治操弄行動實則反響平平,反對的聲音也不在少數。

美國奧委會主席蘇珊娜·萊昂斯明确表态反對對北京冬奧會的政治操弄,并提到了此前美國曾帶頭施壓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稱類似的做法過去未能奏效。

世界田聯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則表示,刻意不派政府官員參與北京冬奧會是“毫無意義且有害的姿态”。

12月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明确表示,法國不打算加入美、英、澳、加的陣營。他認為,任何此類行為都是沒有意義的,僅僅是做做樣子的作秀行為罷了。

不僅如此,率先提出“不派官員”的美國,最終還是決定派官員來了。

12月27日,有記者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提出,有消息稱,美國政府拟派主要來自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的18名官員赴華,在北京冬奧會期間為美國運動員提供安全和醫療支援。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證明,中方已經收到美方有關人員的簽證申請,中方将根據國際慣例、有關規定和對等原則進行處理。

從國内的瘋狂造勢,到國際上拉幫結派,美國這波操作終究還是以“打臉”收場。這再一次表明,這番行動隻是一場鬧劇。

加入國際趨勢,歐洲運動員發聲支援北京冬奧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 圖源:視覺中國

“奧運會讓世界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無論西方政客如何炒作操弄,說到底,冬奧會的主角始終是運動員,他們的聲音自然格外重要。

近日,歐洲知名智庫“歐亞中心”(Euro-Asia Center)邀請多名歐洲運動員與國際體育機構官員參加網絡研讨會,共同交流北京冬奧會的世界意義。

會議資訊顯示,本次會議的主題是“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體育外交在建構亞歐關系上的重要性”,是歐亞中心“東方遇見西方”(East Meets West)系列網絡研讨會的第三次會議。

歐亞中心主席,比利時前駐香港地區、越南大使彼特·斯蒂爾在會議中表示,奧運會不應該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但目前外界對北京冬奧會有一些雜音,這類說法和做法是不正确的。

“體育運動應當用來團結大衆,而不應受到政治差異和政治主張的影響。”斯蒂爾說,“奧運會可以讓世界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希望此次視訊會能富有成效,祝願北京冬奧會取得圓滿成功。”

斯洛文尼亞高山滑雪運動員蒂娜·梅茲是本次會議受邀嘉賓之一,她表示,在全球遭受新冠疫情影響,群眾外出受限的情況下,運動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了希望。

“北京冬奧會将對中國産生長遠影響,近距離接觸冬奧會将給中國人民留下深刻記憶,或許還将影響今後幾代人,讓奧運精神在他們心底生根長大。”梅茲表示,相信經過北京冬奧會後,中國的冬季運動将得到進一步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梅茲獲得高山滑雪大回轉項目與超級大回轉項目銀牌。2014年索契冬奧會上,梅茲在高山滑雪滑降項目與大回轉項目先後獲得金牌,其中滑降項目的金牌系斯洛文尼亞在曆屆冬奧會上的首枚金牌,這也讓梅茲在國内被譽為“冬季運動女王”(winter sports queen)。

加入國際趨勢,歐洲運動員發聲支援北京冬奧會

斯洛文尼亞高山滑雪運動員蒂娜·梅茲

斯洛文尼亞回旋皮劃艇運動員彼得·考澤曾參加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雖然沒能在當時的比賽中拿下獎牌,但北京還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考澤在會議中表示,自己參加過四屆夏季奧運會,其中北京奧運會是自己首次參加的奧運會,當時不僅感受到了奧林匹克運動的宏大規模,此後在職業比賽中的成績也不斷提升,“體育運動和奧林匹克的魅力所在就是每個運動員都在盡最大努力,都在激發自身潛能。”

“(對北京奧運會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中國舉辦的奧運會規模宏大、準備充足、考慮周到、服務到位,中方組織者幾乎會滿足運動員的所有要求。”考澤說,“很多運動員都感歎北京奧運會的奧運村的規模比自己家鄉所在的城鎮都大。參加北京奧運會期間幾乎不會遇到任何問題。”

談及即将開幕的北京冬奧會,考澤表示,北京是唯一同時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相信北京能應對一切困難挑戰,國際奧委會選擇北京也是正确的決定。

加入國際趨勢,歐洲運動員發聲支援北京冬奧會

斯洛文尼亞皮劃艇運動員彼得·考澤

蒂姆·馬斯特納克是即将參加北京冬奧會的斯洛文尼亞單闆滑雪運動員,這也是他第二次參加冬奧會。

本次會議中,馬斯特納克認為,奧運會是運動員展示自我,向世界呈現體育魅力的重要平台,參加奧運會能極大提升運動員的鬥志,自己對參加北京冬奧會非常感到非常激動,相信此次冬奧之行也會受益良多。

“希望在中國期間留下美好回憶。”馬斯特納克說,此次冬奧會與以往不同的是,我們正面臨着全球疫情,“希望疫情對賽事安排的影響盡量的少。”

加入國際趨勢,歐洲運動員發聲支援北京冬奧會

斯洛文尼亞單闆滑雪運動員蒂姆·馬斯特納克

談及奧運會等體育賽事對世界帶來的影響時,特奧會歐亞地區總裁大衛·伊萬格利斯塔表示,大型體育賽事可以吸引全球注意,讓群眾相聚在一起,同時引發對相關問題的思考——殘奧會與特奧會的運動員們在社會上都會遇到許多不公平的問題,而在體育競賽上他們能真正感受到公平。

“我的好友、聯合國系統駐華協調員常啟德(Siddharth Chatterjee)曾說過,沒有任何活動能比體育運動更能讓參與者感到振奮,更能讓世界團結起來,體育運動是促進世界團結合作的強大動力。”

在這場會議中,梅茲、考澤、馬斯特納克三位運動員用斯洛文尼亞語祝願北京冬奧會順利舉辦,并希望能緻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達自己對北京冬奧會的支援與期待。

會後,歐亞中心官網發文稱,奧運會仍然是一項具有國際意義的賽事,它通過體育運動領域最偉大成就的最終展現把人們團結在一起。

盡管我們有不同的文化、語言、地理、膚色和種族,但我們共享世界各地體育賽事的魅力和歡樂,并共同尋求人類和平的理想。我們屬于同一個世界,我們擁有相同的抱負和夢想。正是通過體育的力量,促進了和平,彌合了國家和文化之間的鴻溝。

視訊加載中...

國際體育機構、多國駐華大使支援北京冬奧會

不僅僅是運動員,從國際體育機構再到各國駐華大使,均對北京冬奧會寄予厚望,發自内心地支援這場體育盛事的舉辦。

據央視新聞消息,國際冬季兩項聯盟秘書長尼可拉斯·卡爾森在接受總台記者專訪時高度認可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工作。

“現在萬事俱備,隻待2022年2月一屆偉大的冬奧會開幕,我認為北京冬奧組委的準備工作做得很好,能夠很好地滿足運動員的需求。”

國際滑雪聯合會主席約翰·埃利亞施表示,北京冬奧會的籌備成果有目共睹,北京冬奧會為發展冰雪運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北京冬奧會的籌備工作進展順利,我認為所有運動員和觀衆們都非常期待北京冬奧會開幕,中國提出‘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标,這對我們滑雪運動是很好的發展機遇。”

來自意大利的國際體育記者協會主席梅羅表示,北京冬奧會對下一屆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奧會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2026冬奧組委将組織人員前往北京觀摩,觀點和經驗的交流一定是有益的,意中兩國體育合作會繼續深化,因為體育沒有國界。”梅羅說,“體育運動能帶來的正是團結協作,隻有團結在一起我們才能找到共同的前進方向。衷心祝福北京冬奧會取得圓滿成功。”

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在2022年新年賀詞中表示,國際社會對于北京冬奧會的支援是顯而易見,且廣受歡迎的。

巴赫指出,通過舉辦冬奧會,北京将書寫曆史,成為第一座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同時,它将引領全球冰雪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時代,3億中國人将更熟悉冰雪運動。

加入國際趨勢,歐洲運動員發聲支援北京冬奧會

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

據北京日報消息,荷蘭駐華大使賀偉民表示,荷蘭對即将到來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充滿期待。“在充分了解冬奧會的籌備工作後,我完全有信心,北京一定能成功地組織一屆安全、精彩、成功的冬奧會。北京冬奧會也将給荷蘭人帶來新的鼓舞,激勵他們進一步參與體育運動。”

捷克駐華大使佟福德則表示,在2021年夏天回國休假期間,捷克總統澤曼在與他會面時就北京冬奧會特别做出了囑咐。

“澤曼總統告訴我,如果他不能出席冬奧會,請我盡作為一名大使的職責,全力支援北京冬奧會。”

阿根廷駐華大使牛望道表示,阿根廷是最早對北京冬奧會的舉辦表達支援的國家之一。“阿根廷将派出一個有20多名運動員組成的代表團參加北京冬奧會。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規模。”

對一些國家借北京冬奧會炒作相關議題的雜音,牛望道明确表示,阿根廷政府自始至終全力支援冬奧會在北京的舉辦,堅決反對把體育運動政治化,任何政治因素都不該被摻雜進體育運動之中。

去年12月2日,第7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由中國和國際奧委會起草的“通過體育和奧林匹克理想建設一個和平、更美好的世界”的北京冬奧會奧林匹克休戰決議。

聯合國系統駐華協調員常啟德對此表示,“在新冠疫情之下,這一決議關乎全人類的團結。對于北京冬奧會,我認為這是聯合國傳遞的最重要的資訊。”

“聯合國駐華大家庭已準備好為冬奧會成功舉辦提供支援,發揮自己的作用。”聯合國系統駐華協調員常啟德展望道,中國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為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奠定了堅實基礎。在全球受到新冠疫情嚴重沖擊之下,北京冬奧會也将成為一座“希望的燈塔”,“此時此刻,各國的團結和友誼從未如此重要。”

加入國際趨勢,歐洲運動員發聲支援北京冬奧會

聯合國系統駐華協調員常啟德 圖源:視覺中國

來自國際社會各方對北京冬奧會的支援表明,以美國為首的部分西方國家對北京冬奧會的操弄與炒作終究不可能成功。

中國外交部去年12月2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出,國際社會支援北京冬奧會、反對體育政治化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二十國集團、中非合作論壇、中國—拉共體論壇、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也發出支援北京冬奧會的強音。”

“南韓、越南、寮國、高棉、巴基斯坦、斯裡蘭卡等多國政府官員也指出,奧運會不是搞意識形态對抗的地方,而是幫助國與國之間建立更緊密友誼與合作的平台。”

趙立堅表示,全球踐行奧林匹克精神的國家和人民正以實際行動證明,舉辦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奧會是人心所向。個别國家利用北京冬奧會搞政治作秀和政治操弄的做法注定不會得逞。

1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來到國家速滑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主媒體中心,北京冬奧村(冬殘奧村),北京冬奧運作指揮部排程中心,二七廠冰雪項目訓練基地,實地了解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備賽工作情況,看望慰問運動員、教練員、運作管理人員、服務保障人員、科研人員、媒體記者和志願者等,向大家緻以新年祝福。

在二七廠冰雪項目訓練基地,習近平勉勵備戰冬奧的運動員們說,大家很辛苦,很多人十年磨一劍、五年磨一劍。人生能有幾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祝你們取得好成績。

加入國際趨勢,歐洲運動員發聲支援北京冬奧會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