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天眼FAST發現脈沖星約500顆

中國天眼FAST發現脈沖星約500顆

圖為FAST夜空中快速射電暴的閃爍示意圖(視訊截圖)。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供圖

據人民日報用戶端消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正式驗收至今已近兩年。“中國天眼”運作效率和品質不斷提高,年觀測時長超過5300小時,已遠超國際同行預期的工作效率,為其科學産出起到重要支撐作用。1月5日,中國科學院釋出消息,2021年,科學家依托“中國天眼”又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為解決恒星形成三大經典問題之一提供重要觀測證據

中性氫是宇宙中豐度最高的元素,廣泛存在于宇宙的不同時期,是不同尺度物質分布的最佳示蹤物之一。

國家天文台慶道沖、李菂上司的國際合作團隊采用原創的中性氫窄線自吸收方法,利用“中國天眼”首次獲得原恒星核包層中的高置信度的塞曼效應測量結果,為解決恒星形成三大經典問題之一的“磁通量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觀測證據。

該成果論文于中原標準時間1月6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志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

“‘中國天眼’探測到的磁場強度隻有地球磁場的十萬分之一,比恒星形成标準模型預測的磁場強度弱至少3—4倍。”“中國天眼”運作和發展中心首席科學家、論文作者李菂說,“這個結果揭示分子雲在緻密雲核階段即可超前達成磁超臨界狀态,可能存在比标準模型更有效的磁場耗散機制使得恒星形成提前發生。此成果也有望将中性氫窄線自吸收方法拓展成為星際磁場測量的重要系統性探針。”

在揭示快速射電暴基礎實體機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快速射電暴(FRB)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射電爆發現象,爆發時間僅持續幾毫秒,最初于2007年被發現,疑似為來自河外星系的脈沖信号。發現之初,學界對于其真實性還有所懷疑,直到2013年更多此類現象被發現,才逐漸得到認可和廣泛的關注,并被正式定名為快速射電暴。因起源與實體機制完全未知,成為當今天體實體領域最大熱點之一。

目前,已有數百例快速射電暴被探測到,其中僅少數呈現出重複爆發現象。FRB121102是人類所知的第一個重複暴,在2017年成為首個被精确定位、能夠确認其宿主星系的快速射電暴。

國家天文台李菂、王培、朱炜玮上司的國際合作團隊利用“中國天眼”對FRB121102進行觀測,在約50天内探測到1652次爆發事件,獲得迄今最大的快速射電暴爆發事件樣本,超過此前本領域所有文章發表的射電暴爆發事件總量。

科研人員分析樣本後,首次揭示了快速射電暴爆發率的完整能譜,發現了雙峰結構,排除了此快速射電暴爆發的周期性或準周期性,嚴格限制了重複FRB來自單一緻密天體的可能。這是揭示快速射電暴基礎實體機制的重大進展。該成果論文于2021年10月14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志發表。

此外,“中國天眼”多科學目标巡天已經發現至少6例新快速射電暴,正為揭示這一現象的機制、推進這一領域發展做出獨特貢獻。

持續發現毫秒脈沖星,開展多波段合作觀測

脈沖星能夠發射出高度周期性的脈沖,周期在1.4毫秒到23秒之間。被稱為“毫秒脈沖星”的短周期脈沖星,可以與地球上最好的原子鐘相媲美。是以,發現脈沖星是國際大型射電望遠鏡觀測的主要科學目标之一。截至目前,“中國天眼”共發現約500顆脈沖星,成為自其運作以來世界上發現脈沖星效率最高的裝置。

“中國天眼”配備19波束L波段接收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脈沖星搜尋利器。國家天文台韓金林上司的“中國天眼”重大優先項目“銀道面脈沖星快照巡天”在不到兩年時間,累計觀測了約620個機時,完成了計劃搜尋天區的8%。截至目前,僅該項目就新發現279顆脈沖星,其中65個為毫秒脈沖星,在雙星系統中的有22顆。該工作執行1年半,所發現的脈沖星數已經超越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15年的搜尋結果。相關論文于2021年5月在國内學術期刊《天文和天體實體學研究》發表。

基于“中國天眼”靈敏度國際領先的優勢,将“中國天眼”與重要空間天文設施費米伽馬射線天文台大視場望遠鏡相結合,進行天地一體化協同和後随觀測,具有産生重大科學突破的潛力。國家天文台李菂、王培上司的國際合作團隊發現了多顆脈沖星,并開展了多波段觀測分析。相關成果于2021年12月在國内學術期刊《中國科學》上以封面及編輯點評文章形式發表。

李菂說:“多波段合作觀測不僅開啟了‘中國天眼’脈沖星搜尋新方向,而且打開了研究脈沖星電磁輻射機制的新途徑,為研究中子星星族演化和探測引力波提供更多樣本。”

未來考慮1%觀測時間向中國小生開放

科技創新離不開國際合作和開放共享。“中國天眼”在建設之初,即确立了按國際慣例逐漸開放的原則。2021年3月31日0時,“中國天眼”正式向全球開放共享,向全球天文學家征集觀測申請。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周琪說:“一年來,中國科學院全力做好‘中國天眼’開放運作和科學研究工作。第一時間成立了‘中國天眼’科學委員會、時間配置設定委員會和使用者委員會,統籌規劃科學方向、遴選重大項目、制定資料開放政策等,充分發揮‘中國天眼’科學效能,促進重大科學成果産出。”

據“中國天眼”運作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介紹,此次征集共收到來自不同國家共7216小時的觀測申請,最終14個國家(不含中國)的27份國際項目獲得準許,并于2021年8月啟動科學觀測。

随着性能的提升,“中國天眼”的科學潛力還将進一步顯現,成果還将不斷湧現。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天文台研究員武向平說:“未來,FAST還将搜尋發現更多的脈沖星,希望能看到更遙遠的銀河系外的脈沖星。同時繼續巡視宇宙中的中性氫,幫助科學家研究宇宙大尺度實體學,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等。”

武向平還透露,“中國天眼”正在考慮拿出1%的觀測時間對全國的中國小生開放。“中國小生可以提出好的科學想法,由專業天文學家幫助他們來實作。”

編輯 辛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