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天眼FAST發現脈沖星約500顆

5日,中國科學院舉行新聞釋出會,釋出了中國天眼FAST的運作情況和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科學成果。中國天眼FAST自建成以來,運作效率和品質不斷提高,年觀測時長超過5300小時。截至目前,FAST共發現脈沖星約500顆,成為自其運作以來世界上發現脈沖星效率最高的裝置。

FAST中性氫譜線測量星際磁場取得重大進展

中性氫是宇宙中豐度最高的元素,廣泛存在于宇宙的不同時期,是不同尺度物質分布的最佳示蹤物之一。國家天文台上司的國際合作團隊采用原創的中性氫窄線自吸收方法,利用FAST首次獲得原恒星核包層中的高置信度的塞曼效應測量結果。發現星際媒體從冷中性氣體到原恒星核具有連貫性的磁場結構,異于标準模型預測,為解決恒星形成三大經典問題之一的“磁通量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觀測證據。該成果于中原標準時間2022年1月6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正式發表。

獲得迄今最大快速射電暴爆發事件樣本

快速射電暴(FRB)是宇宙中最明亮射電爆發現象,起源未知,是天文學最新熱點。國家天文台上司的國際合作團隊利用FAST對快速射電暴FRB121102進行觀測,在約50天内探測到1652次爆發事件,獲得迄今最大的快速射電暴爆發事件樣本,超過此前本領域所有文章發表的爆發事件總量,首次揭示了快速射電暴的完整能譜及其雙峰結構。

中國天眼FAST發現脈沖星約500顆

“銀道面脈沖星快照巡天”項目持續發現毫秒脈沖星

發現脈沖星是國際大型射電望遠鏡觀測的主要科學目标之一。FAST重大優先項目“銀道面脈沖星快照巡天”在不到兩年時間,累計觀測了約620個機時,完成了計劃搜尋天區的8%,截至目前該項目新發現279顆脈沖星,其中65個為毫秒脈沖星,在雙星系統中的有22顆。該工作執行1年半所發現的脈沖星數已經超越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15年的搜尋結果。

中國天眼FAST發現脈沖星約500顆

開展多波段合作觀測 開啟脈沖星搜尋新方向

基于FAST靈敏度國際領先的優勢,将FAST與高能波段的重要空間天文設施費米伽馬射線天文台大視場望遠鏡相結合進行天地一體化協同和後随觀測,具有産生重大科學突破的潛力。科研團隊發現了多顆脈沖星,并開展了多波段觀測分析。多波段合作觀測不僅開啟了FAST脈沖星搜尋新方向,而且打開了研究脈沖星電磁輻射機制的新途徑,為研究中子星星族演化和探測引力波提供更多樣本。

中國天眼FAST發現脈沖星約500顆

基于超高靈敏度的明顯優勢,FAST已成為中低頻射電天文領域的觀天利器,未來将在快速射電暴起源與實體機制、中性氫宇宙研究、脈沖星搜尋與實體研究、脈沖星測時與低頻引力波探測等方向産出深化人類對宇宙認知的科學成果。

拟在2022年給全國中國小生開放1%的觀測時間

據了解,2021年FAST優先和重大科學項目占總觀測時間的50%。自FAST正式向全球開放共享,14個國家的27份國際項目獲得準許于2021年8月啟動了科學觀測。未來,FAST将繼續高品質運作,展開搜尋脈沖星、探測引力波等科學觀測,并拟在2022年給全國中國小生開放1%的觀測時間,中國小生提出科學想法,由天文學家幫助他們來實作。

中國天眼FAST發現脈沖星約500顆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天文台台長常進介紹,在未來觀測中,FAST将緻力于尋找小于1毫秒的亞毫秒脈沖星,這也是全世界都在找的一種系統;第二個是尋找脈沖星和黑洞組成的雙星;第三點就是中性氫巡天,這是FAST最優勢的地方,它的靈敏度高,在中性氫巡天方面預期取得重大成果發現。

(總台央視記者 帥俊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