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金融、區塊鍊金融已然成為網際網路金融的新風口。
9月10日,第三屆大資料金融論壇暨網際網路金融誠信洽談會在廈門隆重召開,數百位來自網際網路金融、大資料風控等相關行業的政府上司、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代表出席,不少人均談到大資料金融的應用,其中區塊鍊成為焦點。
全國人大财經委委員、中國銀行前行長李禮輝在演講時表示,目前備受關注的區塊鍊技術應用,在理論上具備較強的資訊資料保護功能,區塊鍊的非對稱加密功能,有利于保護資訊資料的私密性。區塊鍊的分布功能,有利于保護資訊資料的完整性。不過,“新技術開啟新應用,也會帶來新風險。應用高新技術,必須注意防範技術壟斷風險和技術性操作風險,必須建構預防道德風險的技術防火牆。”他提醒道。
資訊創造财富也伴随風險
對于目前熱門的網際網路金融問題,李禮輝說:“21世紀載入曆史的事件非網際網路金融不可,網際網路金融做到随時随地随心,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個性化生活的需求。但利用網際網路的金融詐騙時有發生,投資者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誠信是網際網路金融賴以生存的根基。”
在李禮輝看來,資料創造财富。“網際網路和移動服務已經深入市場經濟的各個方面,也深入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由此産生了海量的資訊資料。這些資訊資料不僅把市場交易變得越來越透明,也把個人的生活變得越來越透明。”他說。
他以阿裡為例,阿裡不僅在于搭建了全球最大的網絡購物平台,還在于大資料的應用。比如阿裡小貸款是通過交易資料的分析,提升了對商戶和個人的金融誠信的辨識度,可以推出比銀行更快捷更便利的小額融資業務。
“金融機構有衆多的客戶和大量資訊資料,銀行跟電信營運商,跟我們平台的業務合作和資料交換,就可以形成更進階别的資訊資料庫,通過資料的內建、挖掘,可以創造新的金融價值。”在李禮輝看來,這一方面可以發現客戶發現信譽,培育忠誠的客戶群體。二是可以發現需求,發現市場,根據客戶群體的需求來創新産品,有針對性的拓展市場;三是發現成本發現價格,根據客戶信譽程度,精确計算客戶的違約成本。四是發現供應鍊發現價值鍊,可以通過資料判斷客戶的特點,制訂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方案。
但另一方面,資訊也伴随風險。
“按照性質來區分,一類是共享資訊、一類是私密資訊,一類是專業資訊。共享資訊在于真實,私密資訊在于可靠,要維護安全,專有資訊在于歸屬,要維護知識産權。”李禮輝說,網際網路和移動服務的發展,極大的促進了資訊的宣傳和傳播,但是難以确定資訊的真僞和所有權。在網際網路和移動服務平台上,出現一些問題,一是僞造共享資訊進行詐騙,二是僞造私密資訊進行詐騙。
聯系到最近頻發的大學生學費詐騙案,李禮輝分析認為,這種網絡詐騙是大基數、低機率,高回報的網絡詐騙,其中有兩個關鍵因素,一是個人私密資訊被盜用,成為精準詐騙的工具,詐騙者說出被騙人的身份證等私密資訊,引導被騙人一步步落入陷阱。二是環環相扣的非接觸式犯罪,詐騙團夥分工明确,跨區域作案。
“一些号段手機實名制落實不到位,僞基站未能杜絕,一些個人賬戶被詐騙團夥控制,我們必須從制度和技術兩個方面采取措施,有效保護資訊,嚴厲懲治詐騙。”李禮輝表示,銀行系統應有必要設定反詐騙控制節點。建議金融主管部門将反詐騙工作與反洗錢、反融資統籌布局,完善相關金融制度。
李禮輝說,我國銀行已經建立了集中統一高效的資料中心和營運管理系統,具備賬戶資料分析過濾能力。“建議根據詐騙行為特征,對賬戶存款金額、休眠時間等設定條件參數,篩選重點監控賬戶,對這類賬戶的連續性轉賬及到賬資金提現設定一定的時間限制。”他稱。
應重視區塊鍊新技術
在李禮輝看來,金融的本質是用别人的錢去做生意,未來有可能發展的區塊鍊金融也不例外,“但區塊鍊技術的金融應用不應該去中心,區塊鍊技術應用,隻适用于比特币這類流量很低、每秒幾筆的交易,對于高交易量,跨平台的金融應用場景,去中心結構顯然是沒有辦法适應。”
李禮輝說,在區塊鍊技術應用中,各家金融機構共同組建分布式的聯盟鍊,實作現有系統與創新系統的無縫連接配接,有利于充分利用現有科技資源,達到節約投入、節約交易成本、確定交易速度、實作合規控制的目标。“在新技術金融應用不必去中心,更不能去政府,去監管。”他強調。
目前,我們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網民人數全球第一,網民資訊安全保護不可回避。在李禮輝看來,所有涉及居民個人及企業私密資訊的機構和平台,都負有保護私密資訊安全的直接責任,必須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和制度程式,保證私密資訊不被洩露或盜用。“我們應該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利用新技術促進金融誠信的建設。目前備受關注的區塊鍊技術應用,在理論上具備較強的資訊資料保護功能。”他表示。
李禮輝說,區塊鍊的非對稱加密功能,有利于保護資訊資料的私密性。區塊鍊的分布功能,有利于保護資訊資料的完整性。用程式信任加持商業信用,可以應用于契約關系和契約原則的維護和執行有利于維護金融誠信。
傳統信用建立的模式是,通過可信任的中央節點,或支援平台進行資訊驗證和信任積累。“而區塊鍊則是通過數學方法解決信任問題,所有的規則都可以算法程式表達,隻要信任共同的算法程式就可以建立互信。”李禮輝說,新技術開啟新應用,也會帶來新風險。應用高新技術,必須注意防範技術壟斷風險和技術性操作風險,必須建構預防道德風險的技術防火牆。
談及網絡融資平台,李禮輝說,網絡融資平台既是資訊中介又是信用中介,必須實施金融監管,“資訊真實性應該成為監管的重點之一,網絡融資平台應該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國家必須建立網絡融資平台的市場準入制度、網絡融資業務監管制度。”
本文出處:暢享網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暢享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vsharing.com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