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龍袍”曆來隻有皇帝能穿,為何包拯身上也穿?他不知這是死罪?

衆所周知,我國古代是一個等級觀念非常森嚴的時代,那個時候人分三六九等,而且對每一等的人該做什麼都是有具體規定的。比如說古代非常不讨人喜歡的商人,等級比農民還低,他的吃穿用度,都是有規定的。甚至連你衣服該穿什麼顔色,上面該繡什麼圖案都是有規定的,你有錢也不能為所欲為。

“龍袍”曆來隻有皇帝能穿,為何包拯身上也穿?他不知這是死罪?

就拿黃色來說,在古代那可是皇帝的專屬,之後皇帝的衣服才能是黃色,象征着尊貴。其餘的臣子或者百姓,誰敢穿黃色的衣服,都是大不敬之罪,處以極刑都是便宜你的。還有衣服上的圖案,絕對不能有龍,不然也是犯忌諱的。

但是愛看戲的讀者朋友應該發現了,在戲曲中,有很多人都穿着“龍袍”,其中以包拯為代表。他們并不是皇帝,也不是皇親國戚,隻是普通的大臣,為何敢穿龍袍?難道不怕死?

“龍袍”曆來隻有皇帝能穿,為何包拯身上也穿?他不知這是死罪?

其實大家不要太較真了,那不過是戲曲的一種藝術形式,真實的曆史上,他們是斷然不敢穿的。但是有些人穿“龍袍”是符合曆史的,因為那不是“龍袍”而是“蟒袍”,是皇帝點頭允許他們穿的。

蟒袍的最早起源并不是在包拯所在的宋朝,而是在明朝。明朝時期,文武百官的服飾主要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賜服等。而蟒袍就屬于賜服的一種,主要賞賜給當朝的内閣大臣,或者近身的宦官。

“龍袍”曆來隻有皇帝能穿,為何包拯身上也穿?他不知這是死罪?

這種衣服和皇帝的衮龍袍一樣,但是仔細去看,又和皇帝的衮龍袍不一樣。其中最不一樣的,當屬于其中的“龍”圖案。衮龍袍上的龍都是五爪金龍,而且頭向上,總數有九條,象征九五之尊。

但是蟒袍上的龍卻隻有四個爪子,而數量上也絕對少于九條。在其他圖案上,基本相似。比如說它們下端都有“水腳”,水腳上有翻湧的波浪,其上又有山石寶物,交錯重疊,寓意除了吉祥之外,還有江山永固之意思。另外,在顔色上面,衮龍袍主要以黃色為主,而蟒袍主要以紅色和黑色為主。

“龍袍”曆來隻有皇帝能穿,為何包拯身上也穿?他不知這是死罪?

等到明朝之後的清朝,國家放寬了蟒袍穿着的限制,上到官員,下到不入流的商人,都可以穿。但是在顔色,龍的爪子和數量上面都是有規定的,不允許超過規定的數目,不然可是犯死罪的。

我們再回頭看戲曲裡的包拯穿蟒袍,其實也是不符合曆史的,那個時候蟒袍還沒有起源呢,包拯哪裡來的穿?其實讓包拯穿蟒袍,一方面是為了突出包拯的人物性格,那種黑色凸顯出包拯的威嚴和奉公執法。而且他穿蟒袍也能彰顯出包拯的地位,展現他的人格也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戲曲畢竟是戲曲,一定不能當做真實的曆史!

“龍袍”曆來隻有皇帝能穿,為何包拯身上也穿?他不知這是死罪?

蟒袍是裝飾性極強的衣服,它傳承了中國曆代對美的追求,不僅僅承載着莊重感,而且寄托着一種美的意境。這種衣服放在我們心中的包拯身上,自然是相得益彰,更能襯托出他的性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