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時故宮一個廁所都沒有,上萬人友善是如何解決的?

古代時故宮一個廁所都沒有,上萬人友善是如何解決的?

在《康熙王朝》中容妃就是因為忤逆了康熙,被罰去刷馬桶,最後被馬桶活活砸死。雖然隻是劇情杜撰出來的,但側面的反應出一點,清朝皇宮裡面友善用的确是馬桶。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現世界僅有的儲存最完好的由木質結構制成的建築群。故宮從明成祖朱棣到愛新覺羅.薄儀共住過二十四位皇帝,到現在為止有六百多年的曆史。

同時故宮的存在也讓現在人有機會了解更真實的曆史,故宮現在是國家5A級旅遊景點。

但就是有8707間房子的故宮,曾經繁榮的時候有差不多上萬人在裡面工作辦公的地方,據說在古時候卻沒有廁所。

老話說人有三急“内急”“性急”“心急”。

古代時故宮一個廁所都沒有,上萬人友善是如何解決的?

其他兩“急”都可以緩緩,唯有這“内急”是刻不容緩,應該每個人都經曆過,知道什麼滋味。

但是在偌大的故宮裡面卻沒有廁所,有點不正常,讓在裡面生活的人怎麼友善。錯了,在故宮雖然沒有專門的公共廁所,卻還是有供人友善的地方叫“官房”,隻是不像現在的沖水廁所那麼友善到處都是。

在古代沒有先進的下水道排水系統,但是在那麼多人居住的故宮,總不能用以前旱廁那樣,在地上挖個大坑,排洩物就排到大坑裡,等滿的時候在運出去。那樣的旱廁如果放在很多人居住的故宮裡面使用,天熱的時候味會非常大,而且不衛生,也不安全(傳說古代經常有人掉旱側裡面淹死),更有損皇家威嚴。

古代時故宮一個廁所都沒有,上萬人友善是如何解決的?

那用什麼呢?在故宮基本上宮苑都是獨立的,比如慈禧住的“儀鸾殿”,它就是主房加配房的形式建立,而且故宮這樣的格局很多。在别院的犄角旮旯裡面就設有“廁所”,在裡面放有馬桶、尿桶供人使用,而且有專門處理的部門,每天都換幹淨的(有專門刷馬桶存放的地方)叫“淨房”。

專門清理馬桶排洩物的人除了每天定時定點清理換放幹淨的馬桶,為了避免環境受到污染,排洩物會專門有人拉出宮外,當做肥料。

據說在舊上海時期就有人專門上門收集别人的排洩物。就現在某些地區還有人專門下鄉買孕婦的尿液。

古代時故宮一個廁所都沒有,上萬人友善是如何解決的?

特别是供人使用的馬桶,為了避免味道特别大,就會在裡面放很多的木屑(現在有的商場的角落裡還有用木屑清除地上的水污漬)、香料遮蓋氣味。

根據職位的不同“廁所”的等級用料也不一樣,舉例說明一下:像驕奢淫逸的慈禧老佛爺上廁所就是私人訂制的(據說慈禧用過的馬桶現在故宮博物院收藏)。

傳說慈禧太後上廁所是很講究的,每當慈禧内急的時候都說“傳官房”,不能說大小便,也不能向下人似的說“出恭”。

這時候心領神會的宮女奴才就用腦袋頂着慈禧太後專用的馬桶進來,放到慈禧的專用“廁所”裡面,其他人現在外面候着,等着慈禧友善完事後身邊的宮女再給其清理

古代時故宮一個廁所都沒有,上萬人友善是如何解決的?

慈禧太後的“馬桶”是用上好的檀香木(香味很濃)做成的,外表還雕刻着象征皇權貴族的圖案,連馬桶的四條腿都是精美的圖案。

而且在慈禧如廁之前奴才還要在馬桶裡面放上慈禧喜歡的香料,避免排洩物熏着老佛爺。據說慈禧太後死的時候就是因為痢疾(拉肚子腸炎)導緻的。

但普通的奴才上廁所的地方就是在其居住休息的地方,也有放馬桶的地方,不然都樹林花園裡面友善那植物都不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