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危險物種入侵!柳州一公園景觀池裡現兇猛怪魚,滿口利齒模樣吓人

作者:環球網

來源:南國今報

1月5日上午,在柳州市蟠龍山瀑布群上方公園區域的景觀水池裡,從業人員捕到一條滿口利齒的兇猛怪魚。通過查詢比對,鑒定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原來那是一條紅鲳魚,與惡名昭著的“亞馬遜食人魚”外形相近,還是“同族近親”。

據柳州市江濱公園管理處從業人員介紹,5日上午9時許,他們在對人工瀑布的機組、燈光等裝置進行日常檢修時,發現景觀水池中遊動着一條身體寬扁、個頭較大的怪魚。水池裡還有草魚、鯉魚等常見魚類,但是怪魚所到之處,魚群就會十分驚慌地四散逃開。從業人員覺得有些蹊跷,決定抓住這條“來者不善”的兇猛怪魚。

危險物種入侵!柳州一公園景觀池裡現兇猛怪魚,滿口利齒模樣吓人

經過觀察,從業人員很快摸清了怪魚的活動範圍,于是打開排水系統,将怪魚困在淺水中,然後成功地用抄網将其捕撈上岸。

危險物種入侵!柳州一公園景觀池裡現兇猛怪魚,滿口利齒模樣吓人

大家這才看清了怪魚的真面目:它有着扁盤狀的身體,張開嘴還能看到鋒利的牙齒,跟人們在電視裡看到的“亞馬遜食人魚”頗為相似。通過上網查詢比對,從業人員基本确認,這是一條紅鲳魚,屬于外來入侵物種。

據了解,紅鲳魚在生物學上的中文名字叫做短蓋巨脂鯉,是脂鯉科巨脂鯉屬的一種熱帶魚類。而所謂的“食人魚”,則包括了脂鯉科下以肉食為主且具備鋒利的牙齒的多種魚類,在巨脂鯉屬之中也有我們俗稱的“食人魚”。是以,紅鲳魚可以說是食人魚的“同族近親”,并且原産地都是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

危險物種入侵!柳州一公園景觀池裡現兇猛怪魚,滿口利齒模樣吓人

紅鲳魚生長迅速,個頭較大,最大可長到20公斤,被作為經濟魚類引入國内進行養殖,已有30多年的曆史。由于這種魚類性情兇猛,少有天敵,對很多本土物種都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紅鲳魚食性很雜,小魚小蝦水草藻類等都是它們的食物,在食物匮乏的時候,它們還會變得和“食人魚”一樣兇猛,人若被其咬上一口,同樣也會血流如注。是以,這種魚出現在公園水池裡,還是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危險物種入侵!柳州一公園景觀池裡現兇猛怪魚,滿口利齒模樣吓人

從業人員告訴記者,這次捕獲的紅鲳魚長約45厘米,個頭不小。他們認為,這類較兇猛的魚類出現在公園水池中,很大機率是人為放生的結果。目前,這條紅鲳魚已被就地“正法”并作無害化深埋處理。

危險物種入侵!柳州一公園景觀池裡現兇猛怪魚,滿口利齒模樣吓人

今報通訊員歐覃勝 攝

從業人員提醒,根據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野生動物不能私自飼養,也不能随意放生。如果随意放生野生動物,造成他人人身、财産損害或危害生态系統的,要依法承擔法律責任。請大家不要随意放生外來物種,以免對城市公園乃至自然界的生态環境造成破壞。

新聞多看點

紅鲳魚簡介

紅鲳魚,别名也叫淡水白鲳,雖然在外形上酷似鲳魚,但是它的成體卻有着黑色的背鳍和閃耀着桔紅色金屬光澤的腹鳍。淡水紅鲳是鋸脂鯉亞科、巨脂鯉屬下的魚種,它們之是以又被稱為“食人鲳”,是因為紅鲳同亞馬遜叢林裡的“食人魚”有較近的親緣關系。

危險物種入侵!柳州一公園景觀池裡現兇猛怪魚,滿口利齒模樣吓人

并且,紅鲳是魚類中少有的擁有“撕咬能力”的掠食者,它們的牙齒強壯堅硬,攻擊性極強。

紅鲳魚的牙齒似人牙

一條成年的紅鲳魚,甚至敢攻擊體型比它大上數倍的其他魚類。

——比如曾有網友曾稱自己家的鴨子放在一個廢棄魚塘散養,結果接二連三被咬死,最後發現是這個魚在“作怪”。

在今妹看來這并不稀奇,紅鲳魚的咬合力非常驚人,力大兇猛,一旦一條數斤重的紅鲳魚從水下發起攻擊,确實有能力将鴨子咬傷,甚至拖入水下的,鴨子本來是捕魚高手,這種魚卻能咬死鴨子,可見這種外來物種之“兇殘”。

生長環境

紅鲳魚屬于熱帶性魚類,适溫範圍12~35℃,最适生長水溫為24~32℃,如水溫持續兩天低于12℃時,就有凍死的危險。該魚對低氧耐受力較強,在溶氧為0.5毫克/升時仍能生存,适宜在較肥的魚塘中養殖,還能在鹽度10‰以内的鹹淡水中養殖。紅鲳魚喜栖息于水體中下層,性情溫馴,有成群活動的習性,容易捕撈,其鱗片細小緻密,不易受傷,适宜于長途運輸。

淡水白鲳為熱帶、亞熱帶魚類,水溫低于12℃時會死亡;水溫在18℃~19℃時可存活,但易生病甚至大批量死亡。是以,紅鲳魚的越冬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來源 | 南國今報記者王劍

綜合科普中國等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