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在盜墓史上堪稱最毒,曾鞭屍發洩,因離間吳越失敗反被殺害!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是中國史書上的一位曆史名人,春秋末期官拜吳國大夫。他就是伍子胥,在中國的盜墓文化史中,他也是極具曆史色彩的人物。為報家仇,掘開了人家陵墓不說,還要朝挖掘出來的屍體鞭打發洩,可謂是最狠毒不過的一位掘墓者了。

他在盜墓史上堪稱最毒,曾鞭屍發洩,因離間吳越失敗反被殺害!

伍子胥受封于申地又稱申胥。本為楚國人,與楚王結仇後逃入吳,輔佐吳王阖闾,修改法制任用賢能,獎勵農商發展擴充糧食儲備,建設城池增強守備。曆史上如越王勾踐、孫武、範蠡、西施等多位名人都和伍子胥有聯系。伍子胥推薦孫武為吳國将領,從此百世兵家之師孫武名聞天下;中國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西施,也與伍子胥有一段恩怨,當時伍子胥建議吳王殺了越王勾踐,但是好色的吳王沒有聽取建議,範蠡便使出“美人計”,将西施獻給吳王,進而離間了吳王與伍子胥關系,最終伍子胥被殺,吳國也被滅。

他在盜墓史上堪稱最毒,曾鞭屍發洩,因離間吳越失敗反被殺害!

伍子胥為什麼會成為中國曆史上有名的盜墓者呢,原因是在他出走至吳國之前,與楚平王結下的無解的仇恨。《左傳》記載,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遭楚太子少傅費無忌的陷害,父親、兄弟都被楚平王所殺,被逼迫最終出逃吳國,伍子胥立誓要報仇雪恨,搞垮楚國。公元前506年,兵聖孫武攻破了楚國,吳王成就了“春秋五霸”的地位,伍子胥也得到了報殺父兄之仇的機會。據史料記載,擊敗楚國後伍子胥最想幹的事情就是找到楚平王的陵墓。開始找了一天也沒有找到,是因為當年楚平王為防止陵墓位址被人知曉,已然下令把所有修陵的工匠全部殺掉了。得益于一個僥幸逃脫的修陵工匠的指點,伍子胥順利找到了楚平王的陵墓,把他的屍體從陵墓裡挖了出來,并用鞭子抽打解恨,抽了三百下才止住,此即“鞭屍三百”典故。另有一種說法是伍子胥抓到了楚平王的兒子楚昭王,嚴刑拷打逼迫他說出了父親陵墓的下落,伍子胥方才得手。

他在盜墓史上堪稱最毒,曾鞭屍發洩,因離間吳越失敗反被殺害!

此事《史記》上也有記載,但司馬遷覺得伍子胥的行為有些太過分了,稱“怨毒之于人甚哉”。而現代學術界還引發了“鞭屍”、“鞭墳”之争,有人認為伍子胥當年并沒有真正的鞭屍,僅僅是鞭了陵墓。但由于楚平王墓現已無存,而史書上對此事的記載又不周全,事情的真相已經是一個永遠無法解開的曆史之謎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