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短視訊使用者規模達8.8億人。
短視訊是優勝劣汰最快的行業,有可能年初還爆火的千萬粉絲達人,已經從網際網路上被抹去痕迹;有一己之力帶動快要破産的地方零食成功逆襲;也有一個月吸粉1000萬成為行業人人羨慕的頂流……
短視訊制造奇迹,但是奇迹卻不光顧每一個人。
對于短視訊行業來說,在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短視訊已經進入了行業發展中期,内容同質化嚴重、使用者出現審美疲勞,再加上缺乏持續生産的能力和機制,都是行業目前毋需解決的問題。
如果僅僅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些問題存在的最大歸因,是使用者對短視訊的挑剔度不斷提高所導緻的。
實際上,結合短視訊制作部落客來看,會發現這是兩者群體數量懸殊所引起的,簡單來說就是創作能力與使用者需求無法形成正比關系。
為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肉眼可見的網際網路生态下,短視訊部落客成為了其中看似備受關注,而實際上卻是極其容易被“忽略”的群體。
面對需求不斷增長的使用者群體,作為内容的創作者,短視訊部落客似乎變得更加舉步維艱。
一、短視訊的宿命:小紅靠捧,大紅靠命
根據艾媒咨詢調查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短視訊市場規模達到1408.3億元,繼續保持高增長态勢,2021年預計接近2000億元。
在行業規模增長以及使用者粘性下降之下,短視訊部落客也開始逐漸形成差異化。
B站影視區,擁有393萬粉絲的第一部落客木魚水心。
2019年11月,他開始在抖音上更新自己的視訊作品,但他原來那套“漸進式”,把高潮留在最後的講述方法好像失效了,至今,木魚在抖音上傳了230個視訊作品,除了資料最好的前三名播放量有1486萬、1339萬、684萬外,很多視訊的點贊數都沒有超過100。
而另一邊,因農村懷舊風迅速漲粉火起來的張同學,短短兩個月,他憑借記錄東北農村大齡男青年的單身生活,單條視訊播放超2億,50個作品引流近1800萬粉絲。
因為每個視訊的背景音樂相同,他甚至憑一己之力“捧紅”了一首不知名德文歌。
每一個從事短視訊行業的人都深知,“小紅靠捧,大紅靠命”是心照不宣的行業潛規則。
張同學兩個月漲粉千萬的離譜速度,主要還是靠11月下旬的部分出圈視訊。
評論區的玩梗、網友跟風拍視訊、火到被人民網關注都是伴随着不斷有作品登上熱榜發生的。
通過資料平台,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張同學的粉絲在11月17日後開始激增,至今沒有放緩的趨勢。
研究張同學似乎就能發現流量密碼,在搜尋框輸入“張同學”,從業者在分析他為什麼這麼火、研究他的背景音樂,還有人選擇模仿張同學,甚至用張同學小号的名頭蹭熱度。
實際上,真正能夠長期保持粉絲數量不降反增的部落客極少。
年初“QQ彈彈能拉絲”的高粱饴帶火了部落客侯美麗,短時間從一個幾千粉絲的小視訊部落客成長為200萬粉絲的大網紅。
侯美麗始終穿着同樣的衣服,說相同的台詞,然後用牙齒給高粱饴拉出又細又長的絲,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下去。
視訊播放量上漲,銷量更是上漲。
侯美麗直播首秀,上一秒才挂1000單,下一秒重新整理時,高粱饴就被售空了。
3月糖果行業的淡季,各大高粱饴廠家緊急召回員工,加班加點地趕制,但仍趕不上需求,全國其他數十家高粱饴廠家的貨品全都賣空。
不僅是高粱饴斷貨,甚至生産高粱饴的機械裝置都被搶購一空,原材料也變得緊俏。
但是現在盡管侯美麗還是賣力的表演用牙撕扯各種食物,但是視訊點贊很難破千。
再例如依靠“來了老弟”爆火的黑龍江腰子姐;依靠高難度動作,以及與衆多明星關聯的靈爺;被稱純欲天花闆的李宇;靠甩頭發變裝的刀小刀。
可見,對于平台使用者來說,新鮮類型視訊爆出,極大的可能會引發使用者的關注,但面對長時間一成不變的單一風格視訊而言,熱度來得快,自然去得也快。
然而即便如此,在短視訊這片網際網路紅利前,仍然有數不盡的部落客前仆後繼,當然其中也少不了純屬因為熱愛、感興趣而入局部落客。
是以令人疑惑的是,短視訊部落客生存現狀又是什麼樣的?
二、焦慮是短視訊部落客常态
短視訊制作門檻不斷降低,加之網絡文化的包容性,現在精英視角不再是網際網路表達唯一方式,大批農村使用者成為内容創作者,建構屬于他們的個體叙事體系。
對于城市裡的青年輕人來說,看慣了李子柒的田園詩的鄉村生活,張同學視訊則打開了另一扇大門,代表着鄉村生活粗糙的極緻,甚至是髒亂差。
很多網友覺得“明明沒什麼好看的,但一天不看難受”。
但是張同學也好、李子柒也好,都不是真正的鄉村視訊部落客的現狀。
大多數真正鄉村部落客短視訊,并不會被看見。他們有的全家長年在外打工,也有像候鳥一樣的,農閑時飛向北京、上海、南京、廣州等地,農忙時趕回河南、安徽、山東、湖北,收洋芋,栽辣椒。
他們大多數吃不起海底撈,沒買過超過300元的衣服。也有年輕人留守家鄉帶娃,早起去幹農活,回到家左手抱着孩子,右手拿着價格不到1000元的手機,拍着永遠上不了熱門的視訊。
他們們的視訊下總有幾條到幾十條的回複。除了同為在外打工的異鄉人,還有一些異性的調侃、表白和求交往。
他們羨慕生活在城市裡的“拍視訊的人”,覺得他們有各種花樣的素材能被拍出來,但其實被他們羨慕的人也同樣焦慮。
B站部落客“-LKs-”通過調查問卷,調查了320位短視訊部落客的真實心理現狀,在調查資料中,男部落客占比77.8%(249人),女部落客占比22.2%(71人)。
在視訊創作上(包括策劃、寫文案、拍攝、剪輯),320位部落客每天平均花費4.69個小時,整體來看其實還好,但以全職與非全職來劃分的話,差別就出來了,其中全職每天平均創作時間6.66個小時,非全職每天平均3.37個小時。
而粉絲不足10萬的部落客大有人在。粉絲量在0W~10W、10W~50W、50W~100W、100W以上的部落客分别是178人、84人、23人、35人。
以這組資料為代表,将粉絲數量與創作時間相結合,那麼就能看出創作一個視訊,并不是一個十分輕松的活。
或許很多行業外的人并不認同,甚至一度認為,這個行業既自由又賺得多,怎麼會不輕松?
根據“-LKs-”調查資料顯示,34.3%的部落客入不敷出,全靠用愛發電,27.8%能掙點外快,22.8%能養活自己做全職,15%收入豐厚,比打工掙得多。
實際上綜合來看,部落客的經濟收入與粉絲數量有極大的關系,真正能夠賺到錢的都在頭部,收入低的部落客其實還是占很大一部分。
而作為全職短視訊創作部落客,還需要具備着強大内心來承受方方面面的壓力。
首先,無論是對于知識類分享部落客、美食部落客、穿搭部落客亦或是美妝部落客都需要大量的知識來支撐,此外還需要不斷吸收新知識,通過自己的了解進行輸出。
其次是選題、内容枯竭帶來的精神壓力。
衆所周知,在短視訊平台商品達成最終的交易,都需要部落客親力親為,通過自己一步步集贊流量,才能成功引入與商家的合作。
即使在推銷産品前,也需要部落客細細規劃,例如腳本怎樣設計更吸引人,如何利用拍攝,以及後期運用怎樣的技巧能讓食物顯得美味等。
在《不上班的年輕人都在幹什麼?》一文中曾提到過,“自由職業者的多勞多得的确有更大收入空間。但是靈活性、機動性也代表着收入的不穩定性。”
而全職短視訊創作部落客也屬于自由職業中的一員,不穩定的收入同樣讓大部分部落客失眠、焦慮。
在“-LKs-”對部落客睡眠情況調查的資料顯示,20.6%的部落客沾頭就睡,39.7%偶爾失眠,39.7%經常失眠。
此外,在“做部落客後的症狀”調查中,62.5%的部落客感到疲勞焦慮,51.3%會情緒低落,47.8%脖子、肩膀、腰疼。
于是,我們看到的是,即使是上萬人關注的部落客,也仍然需要“拼身體、拼想象力”,是以,對于大部分短視訊創作部落客而言,失眠、焦慮已經是常态。
從更長的時間次元來看,未來部落客們似乎也難以避免新鮮度下降帶來的寒潮。
三、告别野蠻生長,進入抱團取暖
12月15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釋出《網絡短視訊内容稽核标準細則》(2021)。其官網文章稱,協會組織有關短視訊平台對2019版《細則》進行了全面修訂,對原有21類100條标準進行了與時俱進的完善。
其中,《網絡短視訊内容稽核标準細則》第93條規定,未經授權自行剪切、改編電影、電視劇、網絡影視劇等各類視聽節目及片段的。
然而,這對于視訊剪輯部落客而言,很顯然是緻命的一擊。
根據《中國網絡短視訊版權監測報告》資料顯示,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12426版權監測中心對10萬多名原創短視訊作者、國家版權局預警名單及重點影視綜藝等作品的片段短視訊進行監測,累計監測到3009.52萬條疑似侵權短視訊,涉及點選量高達2.72萬億次。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通過影視剪輯的全職短視訊部落客收入将直線下降。
而這似乎也給所有短視訊部落客一個間接的“警醒”,在不同的因素影響下,短視訊單一的格調遲早有走不通的一天。
為此,多方向發展似乎成為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例如穿搭、探店、美食、護膚,平價的、好用的、适合人群廣的等等。
但這也意味着,大多數的部落客需要加強各方面的知識儲備,并且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
越來越多的短視訊部落客告别孤軍奮戰,選擇加入組織。
從直播轉戰短視訊領域的小米,簽約了廈門一家MCN機構。在她看來MCN機構與自己的關系,更像經紀公司與簽約藝人。
MCN機構負責統籌、策劃内容,根據視訊部落客的特點安排角色、類型。而她隻要專注駕馭好内容創意,提升自身技能與個人魅力即可。和直播的公會制度不同,很多視訊部落客從競争關系成了合作關系。
在短視訊平台打賞、補貼都微不足道,MCN機構考慮的是短視訊商業化的全過程,以及像劇組一樣按照貢獻值的收入配置設定。
像小米這樣的性格特征明顯,有特殊藝能的視訊部落客,會有獨立作品和IP,資源和收入上自然會更加傾斜。
短視訊領域的一個特點是,商業化方面個人、機構走在了前頭,在變現模式上推陳出新,也産生了不少吸金能力超強的部落客和機構。但是與此同時,另一個現象也被業内人士逐漸關注,那就是平台的商業化變現依然處在困窘的狀态。
短視訊行業隻有把内容生産者、觀衆和行業氛圍“養熟了”,才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或許,在将來通過審視平台與使用者喜好,來打造自身多元化風格的部落客會越來越多,内卷也仍然會難于避免。
即使那些堅持要在短視訊行業走下去的部落客,對未來的每一步艱辛似乎也早有預料,但依舊很難做到坦然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