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為何不一把火燒光鴉片,而要采用海水浸化法?

林則徐“虎門銷煙”,在中國曆史上絕對是個大事件。一方面,虎門銷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另一方面,也給了英國侵略中國的借口。此事過後,英國悍然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争,清政府開始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火燒鴉片的弊病

但林則徐虎門銷煙并沒有錯,即便曆史可以再來一次,相信他還是會當衆銷毀鴉片。是以,林則徐也被人們視為“民族英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座右銘,亦被傳頌至今。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為何不一把火燒光鴉片,而要采用海水浸化法?

林則徐虎門銷煙

隻是一些人想不通的是,林則徐在虎門銷煙時,為何不一把火燒光鴉片,而采用了“海水浸化法”?用火燒的形式,給群眾和鴉片販子的視覺沖擊感不是更強麼?更能展現中國禁煙的決心。這樣想的朋友,就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了,聽爆史君給大家慢慢道來。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為何不一把火燒光鴉片,而要采用海水浸化法?

林則徐禁煙

很多人都以為林則徐虎門銷煙是臨危受命,第一次幹此事。事實上,林則徐在江蘇巡撫和湖廣總督任内,就開始了禁煙。把轄區内的煙販和吸食者,一掃而空。正是因為林則徐在禁煙方面做出了成績,道光皇帝才會任命他為禁煙的欽差大臣。如果林則徐完全沒幹過此事,道光又如何放心把這樣重要的事交給他呢?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為何不一把火燒光鴉片,而要采用海水浸化法?

虎門銷煙

是以,林則徐是帶着經驗和決心赴廣東禁煙的。但在江蘇和湖廣禁煙的過程中,林則徐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他在這幾個地區禁煙時,采用的是傳統銷毀鴉片的方法,即“煙土拌桐油焚毀法”。這也是人們最樂意看到的一種銷煙方式,因為更為壯觀。但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鴉片的膏餘會滲入地中。一些有瘾的人,在銷煙結束後,掘地取土,竟仍能獲得十之二三。

海水浸化法

更為關鍵的是,在用火焚毀的過程中,一旦有風吹來,會給附近居民的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很容易讓人中毒或上瘾。是以在收繳鴉片成功後,如何銷煙,成為了困擾林則徐的一個難題。但林則徐最後還是克服了這個困難,找到了“海水浸化法”。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為何不一把火燒光鴉片,而要采用海水浸化法?

具體操作是:1、先在海邊挑挖兩池,池底用石子鋪滿,防止鴉片膏餘滲入地下。2、四周釘闆,再挖一水溝。3、将鹽水倒入水溝,流入池中。4、把鴉片掰成四瓣,扔入鹽水池中,浸泡半日。5、在水池中加入石灰,石灰遇水沸騰,開始溶解鴉片。6、安排士兵用木耙攪拌池水,力求鴉片都被石灰溶解。7、趁海水退潮時,将反應後的池水帶入大洋。8、用清水沖刷幹淨水池,全部排入海中。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為何不一把火燒光鴉片,而要采用海水浸化法?

林則徐此次的方法如何呢?非常奏效。當時,一些外國商人、傳教士、船長不相信林則徐有辦法完全銷毀鴉片,林則徐便邀請他們站到池邊觀看,并親自給他們講解。這些人看完全過程,并反複考察後,對這位欽差大臣佩服得五體投地,在他們的報紙上大篇幅報道虎門銷煙的内容。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為何不一把火燒光鴉片,而要采用海水浸化法?

從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至五月十日,在林則徐的主持下,共成功銷毀鴉片兩百三十七萬六千二百五十四斤。除少部分被送到京城當樣品外,其他的絲毫不剩。後來樣品也被銷毀。正是因為林則徐禁煙的成功,才讓英國女王感到了肉疼,進而發動了鴉片戰争。但還是那句話,林則徐虎門銷煙,是無比正确的一件事。大家認同麼?

參考資料:《天朝的崩潰:鴉片戰争再研究(第2版)》、《悲劇英雄·林則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