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你得想個辦法呀,再這樣下去可不行”,爸爸悄悄地對媽媽說。他們在說什麼?我豎起耳朵仔細地聽着,噢!原來他們正在說我掉米粒的事。
我在家裡有“掉米粒大王”之稱,每次吃飯,淘氣的米粒總是從我的嘴裡“蹦跶”出來。記得有一次吃飯,我吃一口掉幾顆米粒,吃一口掉幾顆米粒,吃完飯後,桌子上的“珍珠”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媽媽開玩笑地對我說:“你掉的米粒喂雞都可以喂飽了。”爸爸提醒了我很多遍,但我總是左耳進、右耳出,老是不長記性。
後來有一天,我剛準備吃飯,媽媽把一張表“啪”的一聲擺在我的桌前,這是什麼東西?媽媽用嚴肅的口氣對我說:“聽清楚了,我每天要數你掉的米粒,到一個星期,我要統計你掉的米粒,如果“超标”了,準備好吃一頓“吃筍炒肉絲”吧。”我不由得吓得直發抖,一個星期過去了,我心驚膽戰的看着媽媽統計米粒,媽媽一回頭就給了我一棍子,疼得我哇哇直叫,“老媽求饒,老媽求饒。”唉,老媽的棍術太厲害了,打得我第二天不能走路,“哎喲……”
經過這一次慘痛的教訓,我再也不敢掉米粒了,這個掉米粒的事也成了我們家常談的笑料。小朋友們,要愛惜糧食,千萬不要學我掉米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