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黨史天天讀】中國人民赴北韓慰問團到前線慰問演出

【黨史天天讀】中國人民赴北韓慰問團到前線慰問演出

△1953年10月,以賀龍為總團長的中國人民第三屆赴朝慰問團赴北韓前線慰問。離京時,郭沫若等前往北京站送行。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争爆發後,志願軍将士在北韓前線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事迹深深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祖國人民在國内也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全國人民抗美援朝運動,有力地支援了志願軍在前方作戰。從1951年4月起,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為轉達祖國人民對志願軍的關懷和敬意,開始組織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前往北韓慰問志願軍将士和北韓軍民。

《慰問歌》:春風吹過了鴨綠江,祖國的人民想着前方,帶來深情和厚意,帶來感激的熱心腸,最可愛的人哪,你們聽我來唱,聽我來唱……

【黨史天天讀】中國人民赴北韓慰問團到前線慰問演出

△中國人民第三屆赴朝慰問團

您現在聽到的這段珍貴的錄音,是1953年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在前線現場演出的情景,演員們為戰士演唱的是由著名作曲家劉熾創作的《慰問歌》。

抗美援朝老兵 潘國權:他寫的這個《上甘嶺》、《英雄贊歌》,現在是傳遍了神州大地。這首《慰問歌》,完全是這兩首傳世歌曲的前奏。

【黨史天天讀】中國人民赴北韓慰問團到前線慰問演出

△志願軍戰士歡迎慰問團

慰問團的演出在北韓的一座地下禮堂裡舉行,一個個精彩的節目引得現場掌聲雷動、一片歡騰。

1953年赴北韓前線慰問演出現場的錄音報道:這樣的掌聲,是志願軍指戰員的雙手發出來的,這樣的手,對于保衛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現在,在這個晚會上,這樣的手,又對從祖國來到北韓前線演出的文藝工作者表示了最大的敬意……

【黨史天天讀】中國人民赴北韓慰問團到前線慰問演出

△山坡上的舞台

抗美援朝期間,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曾三次奔赴北韓前線慰問演出,慰問團成員由全國各條戰線上的勞動模範、解放軍戰鬥英雄及各界知名人士、文藝工作者組成,梅蘭芳、馬連良、周信芳、老舍和常香玉等藝術大師也紛紛趕赴前線。

志願軍政治部主任 李志民:赴朝慰問文藝工作團,他們都是為人民受歡迎的藝術家和演員,他們不辭辛苦,不怕艱辛,滿懷着熱情來到了北韓前線……

【黨史天天讀】中國人民赴北韓慰問團到前線慰問演出

△常寶堃與趙佩茹在北韓戰場為志願軍戰士演出

1951年和1952年的兩次慰問演出都是在戰火紛飛中進行的,慰問團的團員們冒着生命的危險來到前線為戰士們奉上精彩的演出,極大地鼓舞了前方将士的鬥志。而在慰問演出期間,常寶堃等三名慰問團成員因遭到美軍飛機轟炸而犧牲。

1953年赴北韓前線慰問演出現場的錄音報道:在晚會上,當相聲藝人常寶華出場的時候,當大家知道,他就是1951年在北韓前線犧牲了的著名相聲藝人常寶堃的弟弟的時候,同志們熱烈地歡迎了他。哥哥倒下去,兄弟又來了,這表現了中國人民的英勇無畏的精神。

【黨史天天讀】中國人民赴北韓慰問團到前線慰問演出

△常香玉在北韓慰問演出

相聲表演現場:我們這個相聲呢,主要的原則呀……相聲還有什麼原則嗎?相聲的原則就是要把人逗樂,這是一個原則……

1953年7月27日,北韓停戰協定簽字儀式在闆門店舉行,至此,曆時三年的抗美援朝戰争勝利結束。1953年10月,賀龍團長率領的第三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再次到前線慰問演出,受到廣大官兵的熱烈歡迎。戰士們用勝利的成果迎接祖國來的親人們,而前方将士不畏強敵、英勇作戰的事迹也傳遍了大江南北,鼓舞全國人民以迎難而上、百折不撓的精神建設自己的祖國。

【黨史天天讀】中國人民赴北韓慰問團到前線慰問演出

△1953年,梅蘭芳(右三)在北韓演出《貴妃醉酒》

《慰問歌》:一問身體可健康,同志們睡覺香不香,冬去春來雪未盡,早晚多穿棉衣裳;二問生活好不好,米面青菜可便當,要是有啥不夠用,祖國人民再送上;三問精神可歡暢,祖國的藝術你想不想,今天和同志們見了面,咱們加勁演一場……

來源:共産黨員網

————————————————————————

主辦:河北省體育局

監制:郭立軍

編輯校對:何婉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