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立人逃往台灣後,留下的4個子女後來去向如何?

1900年12月8日,有着東方“隆美爾”,“叢林之狐”美稱的抗戰名将孫立人出生在安徽廬江的一戶人家。

青年時期的孫立人聰慧過人,曾以安徽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後留學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

歸國後從軍報國,成為蔣介石“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一軍軍長。

孫立人曾在緬甸仁安羌一戰中,以少勝多,以區區一團兵力,擊潰敵人數倍兵力,解救了被圍英軍7000多人,取得了空前大捷,在國際軍事界“一戰封神”。

就是這樣一位在抗日戰争中為國争光,殲滅日軍最多的軍事奇才,卻在被迫逃亡台灣後,陷入人際沖突,被強加“兵變”罪名,無端幽禁三十三年。

孫立人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那麼,他的後人今又何在呢?

孫立人逃往台灣後,留下的4個子女後來去向如何?

孫立人

傳奇的私人生活

孫立人一生結過三次婚,育有四個子女。

1920年,年僅18歲的龔夕濤嫁給了時年20歲,還在清華攻讀的學生孫立人。

龔夕濤出生書香門第,曾在天津和濟南的女校上過中學,在當時算得上是知識女性。

婚後,龔夕濤随夫家在北京生活,夫妻結婚三年,膝下未有一子半女。

直到1923年,孫立人去美國留學,看似平靜的婚姻生活随着孫立人在國外留學眼界的開闊,悄然起了變化。

1928年夏,孫立人從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歸國,加入國民黨軍隊,并攜全家老小,遷往上海任職。

喝過洋墨水,開了眼界的孫立人在上海的舞廳認識了他人生中的第二個女人。

她叫張晶英,是南京彙文女子中學的校花。

孫立人逃往台灣後,留下的4個子女後來去向如何?

張晶英

張晶英出生湖南富商家庭,率性天真、姿色過人,遊泳、騎馬、跳舞樣樣在行,身邊的追求者更是衆多。

在孫立人看來,張晶英身上具備了他認為的新時代女性的所有優點,這樣的俏佳人又怎麼能不讓人心動呢?

很快孫立人對張晶英展開了猛烈的愛情攻勢。

兩人确立關系後不久,孫立人便向原配龔夕濤提出離婚,正式迎娶張晶英過門。

孫立人逃往台灣後,留下的4個子女後來去向如何?

對于孫立人的背叛,龔夕濤早就有心理準備,當初孫立人回國後對自己态度冷淡時,她就已經準備好會有這樣一天。

當時社會,大戶人家有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情。

龔夕濤雖然不願意,但奈何拗不過丈夫,答應孫立人迎娶張晶英過門做妾。

但是思想西化的孫立人根本就不想委屈張晶英,隻想明媒正娶,強行逼龔夕濤答應離婚。

奈何,原配龔夕濤根本不想離婚,讓孫立人一時也無計可施,索性收拾自己的行李,從家裡搬了出來,和張晶英住到了一處。

張晶英雖然不是大房,但卻是孫立人一生真正,且是唯一真心愛過的女人。

孫立人逃往台灣後,留下的4個子女後來去向如何?

婚後,張晶英生育能力出現問題,兩人雖在一起多年,也未能為孫家生下一男半女。

為了能夠生育,張晶英曾經跑到各大寺廟求子,最後得一高僧點化,終才釋懷。

此後數年,張晶英一直堅持禮佛,晚年在台灣擔任佛教理事會常務理事,為佛教的傳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孫立人在國民黨内部的威望讓蔣介石如坐針氈,他留美的背景,更是讓蔣介石忌憚孫立人與美軍高層有朝一日會聯手,奪取自己的江山。

1955年,蔣介石借口“兵變”将孫立人軟禁在台中。

孫立人逃往台灣後,留下的4個子女後來去向如何?

虎父無犬子

從聲名顯赫的大将軍到被軟禁的階下囚,孫立人的一生創造了無數的軍事傳奇。

已經年過半百身邊還無一子女的孫立人,有時會看着家中下人的孩子,流露出落寞的神情。

這一切都讓心思細膩的張晶英看在眼中,十分愧疚。

她開始悄悄幫孫立人物色一位可以幫助孫家傳宗接代的女人。

孫立人逃往台灣後,留下的4個子女後來去向如何?

不久,一位不滿30歲,名叫張美英的護士進入了張晶英的視線。

張美英是台灣高雄人,護校畢業後,應聘到孫家,成為了孫立人的私人專護。

張美英性格乖巧,做事踏實,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将孫立人的身體照顧得很好,深得孫立人的信任。

在張晶英的撮合下,張美英嫁給孫立人,成為了他的第三任妻子。

1952年,孫立人和張美英的大女兒孫中平出生在台灣。

孫立人逃往台灣後,留下的4個子女後來去向如何?

孫立人對待子女的教育問題十分看重,從小注重孩子的“德、智、體、群”教育,對待成績,他從不要求名列前茅,對待孩子的興趣愛好也不強加幹涉,他主張孩子的言行和待人處事的教育。

他要求子女從小開始背誦《古文觀止》,意圖通過文章和故事,讓孩子明白做人的道理。

孫立人平時的嚴格家教,讓孫中平養成了不服輸的個性和鬥志。

孫立人逃往台灣後,留下的4個子女後來去向如何?

從小,孫中平便展露出在數理上的天賦,為了保持住前三的好成績,經常熬夜讀書,孫立人看到女兒吃苦耐勞的學習态度甚為欣慰,同時,也不忘提醒女兒,讀書不是為了成績,千萬不要為了分數而讀書。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她成功考取了台灣清華大學的核子工程系,後又獲美國康奈爾大學材料工程學碩士。

畢業後,孫中平在IBM全球八所研究中心中工作長達二十二年之久。

孫立人逃往台灣後,留下的4個子女後來去向如何?

縱然身在美國,可孫中平始終沒有忘記孫家兒女身上肩負的責任,報效國家是她的畢生願望。

2001年,孫中平放棄在美的研究員身份,毅然回到台灣,擔任台積電行銷業務部門的産品定價暨事業流程處主管。

孫立人逃往台灣後,留下的4個子女後來去向如何?

回台後,孫中平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對待每一個她經手的項目都力求完美,而這份嚴謹的工作态度,恰恰來自父親孫立人的言傳身教。

1954年出生的孫安平,在學業上的成績絲毫不亞于大姐孫中平,作為家中的長子,孫安平于1979年在清華大學實體系獲得碩士學位後,一直供職美國矽谷。

孫立人逃往台灣後,留下的4個子女後來去向如何?

此後數年,孫安平一直為父親蒙冤的事情四處奔走,申訴,最終,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他做到了。

1988年3月,台灣監察機構經過一系列調查,證明了孫立人的清白,為其平反。

2016年8月,孫安平攜妻兒回父親故鄉探望,在鄉親的引導下祭拜了葬于老家的祖父母,完成了父親臨終的夙願。

三子孫天平出生于1956年,是孫立人被囚禁後生下的孩子,也是孫立人四個子女中,和他長得最像的一個兒子。

孫立人逃往台灣後,留下的4個子女後來去向如何?

在他兒時的記憶裡,父親即嚴肅又仁慈,犯錯時,會毫不猶豫用馬鞭抽打他,平日裡,會耐心地給他講解做人的道理,趴在父親的大腿上睡覺,成了童年時光最溫馨的回憶。

孫天平的學業同樣優秀,畢業于輔仁大學數學系後,他又攻讀了清華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畢業後在台灣新竹科學園從事半導體行業,一幹就是數十年,由于園區與福建電子資訊集團和廈門火炬園區有合作關系,是以,他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内地長三角地區。

孫立人逃往台灣後,留下的4個子女後來去向如何?

如今,他任職于漢民科技的區域總監一職位。

随着與内地交往的密切,孫天平漸漸體會到父親在生命的最後幾年,為何會如此渴望回到故鄉。

為了幫助父親完成遺願,孫天平憑借着自己的努力,多方奔走,終于以父親孫立人的名義創立了民間組織——中華孫立人研究會。

孫立人逃往台灣後,留下的4個子女後來去向如何?

研究會的成立旨在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和中華民族的抗戰精神,針對社會上流傳的一些并不正确的言論,通過研究會的力量,予以糾正,讓更多的中華兒女能夠正确了解中華民族奮力抗擊虐強侵略的曆史。

孫天平希望先父為中國抗戰的精神和愛國情操能夠繼續發揚下去,更希望這段充滿艱辛的曆史,不要被後人所淡忘。

小女兒孫太平出生于1958年,是孫立人最後一個孩子。

孫立人逃往台灣後,留下的4個子女後來去向如何?

受父親孫立人和哥哥姐姐的影響,孫太平也考取了台灣的清華大學的化學系,畢業後繼續赴美留學,獲得美國杜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以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哈佛大學醫學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現在現任職于杜克大學,職務是教授。

孫立人一生在子女的愛國教育問題上嚴格把關,兒女相繼去國外留學,他聲稱,孫家的兒女可以在外供職,但是在婚姻問題上,絕對不允許找外國人。

孫立人逃往台灣後,留下的4個子女後來去向如何?

小女兒孫太平留學期間和一個南美人相戀,一直未能得到父親同意,直至孫立人過世,孫太平才完成終身大事。

孫立人對待子女的教育也如行軍打仗一樣,條件艱苦要創造條件上,夾縫裡求生存,逆境裡創奇迹。

他的四個子女,在台當局不公對待父親的惡劣環境裡,依靠自己的拼勁,勇敢地闖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除了自己的親生子女之外,孫立人還收養了七位烈士遺孤,在被台當局軟禁,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情況下,依靠夫人張美英賣雞蛋做小販的微薄收入供養他們。

孫立人逃往台灣後,留下的4個子女後來去向如何?

在孫立人的資助下,這七人,也個個成績優異,學有所成。

而七人中,最為出名的便是滑鐵盧大學終身教授揭鈞和天文學家李嚴。

随着年紀增大,孫立人對故鄉的思念尤為突出。

他叮囑大兒子孫安平回故鄉尋親,當得知原配龔夕濤終身為其守活寡,代替他侍奉父母,盡兒女孝道直至終老後十分愧疚,他一生不願虧欠任何人,卻唯獨辜負了龔夕濤。

拿着兒子拍攝的龔夕濤墓碑照片,孫立人老淚縱橫,隔日便獨自去了台北善島寺,為龔夕濤做了三天三夜的法事。

1990年11月19日,孫立人病逝于台灣家中,從此一代名将隕落。

孫立人逃往台灣後,留下的4個子女後來去向如何?

知網文獻檢索:

《抗日名将孫立人》;《将星閃耀照後人-訪二戰名将孫立人之子孫天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