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川紅"如何成為振興村莊的"破錢"?

作者:川觀新聞

四川線上記者 甯甯豔

"地球上最美的四月天,四川紅香70年了。宜賓市70年曆史,是莉蓮縣紅茶品種",用紅、紅和稱中國三大"高香紅茶"。

70年來,以"川紅"為代表的小茶已成為鹽連縣扶貧、鄉村振興主戰場的支柱。4月20日,記者從慶祝川紅品種誕生70周年系列活動的啟動儀式和新聞釋出會上獲悉,去年以來,面對疫情和宏觀經濟形勢的不利影響,以"川紅"為代表的鹽煉縣茶葉行業, 已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和韌性,幹茶産量超過16,107噸,同比增長4.6%,銷售額增長近9%,總産值為61.68億元;今年一季度,幹茶産量4697.5噸,産值8.23億元。

"川紅"是如何成為茶葉行業市場的"爆裂"的?茶葉産業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将發揮什麼作用?記者采訪了鹽煉縣相關部門負責人。

努力的三個方面

茶葉行業實作更新

"經過近年來茶産業的有針對性發展,縣級茶産業有了較好的基礎。據鹽煉縣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縣茶園總面積達27.1萬畝,12個鄉鎮有茶園分布;茶葉企業主體初具規模,有茶農4.8萬人,茶協118人,此外,全縣有省級龍頭企業4家,市級龍頭企業12家,縣級龍頭企業4家。

"川紅"如何成為振興村莊的"破錢"?

此外,品牌創造也為行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目前,當地擁有百合紅茶、百蓮苦茶等2個地理标志保護産品和四川省馳名商标4個。去年,鹽煉紅茶區域品牌價值8.45億元,當地巡鎮銀星村入選全國農村特色行業百億元村名錄,今年,該鎮被評為"川虹鎮"申請已認證省級新型城鎮化上司小組評審。

以數量和品質為基礎,聚焦本土三個方面,為了實作茶葉産業的更新,即營銷,通過積極融入全國茶葉銷售網絡,将四川南國際茶城打造成區域茶葉交易中心,實作與北京、浙江、廣西等地茶葉市場的互聯互通, 使茶葉銷售體系全面融入全國市場網絡;科技支撐,依托中國茶葉研究所、四川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實施茶園生态、加工标準化、産品品牌化、衍生品多元化的"四大工程",全面提升茶葉産業科技含量;在資金支援方面,燕聯創新性地推行了鄉村振興農業産業發展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好茶貸款"、茶葉行業貸款貼現等金融服務政策,支援茶産業發展,"今年已撬動銀行金融機構為茶農、茶葉企業授信3億元, 目前縣級金融機構已發放茶葉相關貸款4.2億元。"

電源的三個方面

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在此基礎上,如何繼續把握茶葉産業的發展?我們仍然将在三個方面開展工作。"縣委相關負責人說。首先,堅持綠色發展,提升茶葉品牌價值。"加強生态茶葉基地建設和保護,進一步完善源頭控制機制、品質安全追溯體系、産品品質安全标準",該負責人表示,同時也要引導縣級企業達到标準高水準品牌标準,提高茶葉企業的品牌水準,打磨"川紅麗"、"玉蓮紅茶"等金牌。

"川紅"如何成為振興村莊的"破錢"?

其次,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叢集發展。"我們将進一步加強政策支援,不斷改善營商環境,充分釋放茶葉産業發展的活力。以鄉村振興建設為契機,全力推進茶産業鍊"鍊長體制",推進責任鍊、資金鍊、人才鍊、市場鍊、收傳入連結"五鍊融合",促進茶産業叢集發展。"

最後,要創新支援政策,加強對産業人才的支援。"一方面,繼續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另一方面,整合利用各類教育訓練資源,多層次、多形式地培養茶行業人才,加快茶行業人才知識更新、技能更新,提高茶行業人才技術水準,服務全縣茶産業發展。

據悉,在農村振興帷幕已經拉開的背景下,"玉蓮将茶産業作為富強縣的重要支柱産業",目前,當地正在加快建設20萬畝現代茶産業示範園,實作茶産業鍊的發展, 促進人才、産業、農村共同振興,"讓'川紅'永遠紅"。"

鹽連縣委宣傳部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