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6歲别人就看出他的不凡,曾與曹操喝酒自誇:天下英雄就兩個。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有長輩對我們評價,生的怎麼樣,将來一定是做什麼的,更有誇張的會說天出異象,此子将來必定不凡等等。三國裡面的人物劉備,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别人誇贊。

曾經有一個叫李定雲的人,見劉備家中桑樹長得非常高,遠處看去就像蓋在上面。此人就說,劉備家一定出貴人。還有劉備家的宗長也說自己在族人裡,覺得劉備一定不是一般人。當年因為他們兩個的誇張,推斷,使得劉備很快成了他們縣的名人。
那時候劉備隻有六歲,但是别人已經看出他的不凡。當然他和三國的其他人不一樣,就說諸葛亮吧,當年還把自己比作管仲呢,這都是自己對自己的誇贊。而劉備不一樣,劉備是被人誇。
劉備年輕的時候就是一位愛玩的人,自己玩還會帶别人一起玩。那時候就開始表現他的不一般了。當然也會讓人看出困惑,覺得劉備真的可以在以後的生活裡成為不一般的人嗎。
劉備在得到徐州之後,各方英雄都對他有評價,比如當年的袁紹,也是名門望族,他的祖先曾經有好幾個人位列三公。他誇獎劉備仁信儒雅,在徐州被百姓擁戴,是自己所希望看到。還有一位和劉備曾經坐在一起吃飯,但是最終還是敵人。
那就是當年的曹操,劉備那時候敗給了呂布,劉備投奔曹操,曹操和劉備一起吃酒,誇他們自己,天下英雄就他們兩個,袁紹根本不行。可想曹操對劉備的誇贊,和看人的準确。
在當年東漢用人,靠的是口碑,還有地方的推薦,說白了靠的是百姓說你好才行。可以被很多人稱贊的一般都可以被推舉當個小官。曹操當年卻不一樣靠的是他的先祖,還有爺爺的權利,還有就是結親,還有和很多名士交流,得到他們的贊譽,進而得到名士的支援。
而劉備和他不同,劉備起家的時候,在别人嘴裡确實不同的,劉備最終的政策是靠百姓,用仁義還有布施來擷取百姓的信任,也就是民心。他的政策還是非常切合實際,因為他沒有根據,百姓和他在一起的時間反而多,這樣他才能得到三國時期那些名士的認同。
劉備在新野的時候,曹操的兵馬來攻打,最後不敵,不得不撤退,但是他和自己轄區的百姓說,願意跟着他的就随軍撤退,有不少百姓和他們的軍隊一起走,就這樣他的部隊被曹操追上,曹操殺了不少百姓,但是劉備為了百姓差點把自己的命都搭在戰争裡。
或許有人認為劉備很虛僞,還要臉皮比較厚,根本不管他人說什麼。記得當年三讓徐州,剛開始的徐州牧就誠懇的想把徐州交到他手裡,他就一直不肯,後來曹操的軍隊撤退,徐州牧在酒桌上勸他接受徐州牧,掌管徐州,沒想到他反而不高興。知道徐州牧快不行,才同意接管徐州。
這真是讓人不得不覺得劉備是一個僞君子啊。很多人覺得曹操是一個想要什麼的都會直接說的人,而劉備是一種讓别人主動把東西送過來的人。
當然劉備還是相當有能耐,即使他打仗常常失敗,但是從來沒有氣餒。他堅持對百姓好,堅持仁政,不管是多難都沒有放棄仁政,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他有他的準則,不管是諸葛亮還是其他人都改變不了他的認定的事,這就是他能成功的建立蜀國的根本啊。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很小的時候就能被看出來大有作為,這說明不凡的人自帶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