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靠一身蠻力打赢許世友,後帶着36個傷員壯大成一個師,授銜中将

許世友在開國将軍中是名副其實的武林高手,在紅軍時期就經常和戰士們摔跤,全當是鍛煉身體。而在比武時,也不會有戰士故意讓着許世友,因為正常情況下誰都打不過,但許世友曾經輸過一次,而戰勝他的人後來也變成了開國中将,這個人名叫劉飛。

他靠一身蠻力打赢許世友,後帶着36個傷員壯大成一個師,授銜中将

當時是許世友去下面的連隊視察,就提出了以武會友,結果接連上了幾個人都不是許世友的對手,許世友越打越高興,就問在座的還有沒有人敢挑戰他。這時候劉飛就站了出來,當時他隻是一個新兵,就敢挑戰軍長。許世友見對方是個新兵蛋子,根本沒把劉飛放在眼裡,結果讓大家大吃一驚的是,許世友竟然輸了,而且是被直接摔倒在地,輸得很幹脆。

對此許世友心服口服,因為劉飛的一身蠻力實在是太驚人了,他确實也沒什麼好辦法。分别之前,他還給劉飛傳授了一些功夫,告訴劉飛如果他懂得運用技巧,就能變得更厲害。

劉飛确實是一點技巧都沒有,他的蠻力卻是天生的。他16歲的時候曾在漢口碼頭扛包就比其他所有人扛的包都多。而在加入紅軍之後,他的一身力氣也幫助他在戰鬥中戰無不勝,是以劉飛升遷的速度很快,沒過多久就當上了紅軍師級幹部。

他靠一身蠻力打赢許世友,後帶着36個傷員壯大成一個師,授銜中将

解放戰争時期,劉飛的職務是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第2師的師長,後來又升為了第1縱隊副司令。在淮海戰役的時候,雖然第1縱隊名義上的指揮官是司令葉飛,但是當時葉飛正在治病,是以第1縱隊實際上是劉飛在指揮,而在劉飛的指揮下,1縱幾乎是戰無不勝。

于是戰地記者崔左夫就想采訪劉飛,但劉飛說自己沒什麼功勞,功勞都是大家的。不過劉飛和崔左夫強調了一件事,那就是2師的壯大非常不容易,最早的時候隻有36個傷員。

于是崔左夫就去了解了二師背後的故事,他對此非常感動,後來就以這36名傷員為素材寫成了一篇名為《血染着的姓名》的散文,這篇散文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後來就被改編為非常著名的現代平劇《沙家浜》。在這部平劇中,指導員郭建光的原型就是劉飛。

他靠一身蠻力打赢許世友,後帶着36個傷員壯大成一個師,授銜中将

1955年,劉飛在授銜儀式上被授予中将軍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