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将孔融夷滅三族,為何後來還會有“衍聖公”?

曹操是三國時期的枭雄之一,不可否認的是,曹操建立曹魏之後,成為了三國實力最強的諸侯國。之是以能夠成為三國最強的諸侯國,原因就是曹操唯才是舉。在這樣的情況下,曹魏走向了強大。曹操吸引了衆多人才,包括荀彧、郭嘉等等。

在曹魏所有的人才中,有一人肯定是不得不說的,他就是孔融。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漢元帝的老師,即使是孔融的父親,也是東漢時期的太山都尉。孔融是當時的才子,非常有名望。是以吸引了曹操的目光。

曹操将孔融夷滅三族,為何後來還會有“衍聖公”?

大部分人了解孔融都是通過“孔融讓梨”的故事,這個故事已經是盡人皆知的了。現如今看來,孔融讓梨擁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孔融作為孔子的後代,在教育方面肯定是毋庸置疑的。隻不過到了曹操這裡,孔融開始逐漸的“放肆”。

曹操将孔融夷滅三族,為何後來還會有“衍聖公”?

換句話說,此時的孔融對曹操根本不放在眼中。隻不過,孔融的結局非常慘,他被曹操夷滅三族。三族指的就是父族、母族、妻族,這樣一來,孔融的後代都被曹操給殺了。“滅三族”的概念根據《周禮》記載,應該是父,子,孫三族。

曹操将孔融夷滅三族,為何後來還會有“衍聖公”?

這在周禮中是有記載的。孔融在當時是衍聖公。首先來說,孔子作為曆史上的教育家,他的後代在漢朝時期就被冊封。公元前195年,西漢建立之後,漢高祖開始分封孔子後裔,以表示對孔子的尊重。從漢高祖之後,曆朝曆代的皇帝都對孔子的後人進行封賜。

曹操将孔融夷滅三族,為何後來還會有“衍聖公”?

隻不過在上千年的時間中,孔子後人的封号不斷變化。首先來說,在三國時期,衍聖公是沒有出現的。最早的衍聖公出現在宋至和二年,這一年中,皇帝将孔子後人的封号改為了衍聖公。雖然封号不斷變化,但是孔子後裔的封号是可以世襲的。

曹操将孔融夷滅三族,為何後來還會有“衍聖公”?

現如今看來,曹操殺死了孔融,這不代表了孔子的後代中斷了。孔融不是孔子的嫡系血脈。孔融的七世祖是孔霸,被漢元帝封為“褒成侯”,這是第一個被封侯的。可是根據目前的資料來看,孔融三代都不是孔霸的嫡傳,都沒有繼承爵位。

曹操将孔融夷滅三族,為何後來還會有“衍聖公”?

孔融的祖父孔賢,默默無聞。孔融的父親也僅僅是一個泰山都尉。可問題是,從孔霸一直到孔融直接的族譜失傳了,這就無法證明這其中的關系。孔融不代表整個孔家,孔家也不隻有孔融這麼一支。這麼說來,孔家的封号肯定是存在的。

曹操将孔融夷滅三族,為何後來還會有“衍聖公”?

不僅僅是衍聖公存在,其他皇帝的封号都是存在的。孔融在孔子後世子孫當中,壓根就不是什麼正統,早就是旁枝中的旁枝了。從漢高祖開始,孔子的後代就被封号。現如今看來,到了孔融這裡,他與孔子的血緣關系已經是非常遠了。

曹操将孔融夷滅三族,為何後來還會有“衍聖公”?

在這樣的情況下,孔融已經不是孔子的嫡系後代了,從這一點來說,孔融身上并沒有什麼特殊的封号。在當時來說,孔融的身份僅僅是孔子的後代,根本談不上被封号。衍聖公這個稱号來自宋朝時期,在孔融時期,衍聖公還沒有出現。

曹操将孔融夷滅三族,為何後來還會有“衍聖公”?

是以,曹操夷滅孔融三族,并不影響衍聖公的存在與否。宋朝時期,衍聖公才出現,從此之後,曆朝曆代的皇帝都冊封孔子的嫡系後代為衍聖公。從宋至和二年改封為衍聖公後,曾經改為奉聖公,後又改回衍聖公,後世從此一直沿襲封号。

直到民國二十四年,民國政府取消衍聖公稱号,改封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時至今日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仍然存在。現如今的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是孔垂長,1975年出生在台灣,孔子第79代嫡孫。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時候,衍聖公是有很多特權的。

宋代時相當于八品官,元代提升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從這一點來說,衍聖公就是屬于官職。即使是到了清朝時期,衍聖公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禦道上行走。總的來說,孔融被夷滅三族,根本沒有影響到孔子的後人被冊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