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震将軍的将門傳奇:一家6将全軍罕見,“父子雙上将”成為佳話

張震将軍的将門傳奇:一家6将全軍罕見,“父子雙上将”成為佳話

2021年的春節馬上就要來了,雖然全國上下對新冠病毒仍是嚴陣以待,但是比起去年來,今年還是多了些許“年味”。人類對抗了一年多,終于摸到了一些病毒的生存規律,雖然目前新冠病毒仍沒有得到徹底的根除,且不斷地在自我進化變異,我們仍然對打赢這場“戰争”抱有信心。

我們的社會到今天已經經曆了大大小小各種戰役,各種天災人禍不斷,似乎制造沖突的性格就隐藏在人類的基因裡。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同時也是我國抗日戰争勝利70周年,9月3日,就在我國上下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慶祝氣氛中時,一位老人悄悄地離開了我們。他就是中國最後一位開國中将,張震老先生。

就在天空呼嘯的飛機聲和和平鴿的振翅聲中,老将軍閉上了眼睛,享年101歲,祖國的盛世他無法再目睹,但是他的子孫後代會接過他的擔子,為他延續那份滾燙的愛國之情。

張震将軍的将門傳奇:一家6将全軍罕見,“父子雙上将”成為佳話

峥嵘歲月

張震将軍出生于1914年10月5日,6歲時他入學堂讀書,家裡原本給他起名張祖壽,但是他讀完《說嶽全傳》後對書中的嶽飛崇拜不已,又因為嶽飛兒子的名字均以“雨”字為偏旁,且為單名,他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一個“震”字,從此世上就多了一個心中滿滿愛國情懷的小張震。

1926年,張震參加了家鄉的勞動童子軍,兩年後他加入了少年先鋒隊,擔任宣傳部部長的職務,他還參與了1928年的“三月撲城”行動,奠定了革命的基礎。

1930年,張震如願參加了我黨,31年起他擔任紅三軍第5軍第1團4連的政治指導員和通信主任、營長,先後參與了五次反“圍剿”戰鬥,因為他總是沖鋒在前,曾經兩次在戰鬥中負傷,但他秉持輕傷不下火線的想法,始終戰鬥在前線。

張震将軍的将門傳奇:一家6将全軍罕見,“父子雙上将”成為佳話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被迫開始2萬5千裡長征,張震所在的部隊參與了掩護中共中央機關和軍委所在的隊伍首渡湘江和“四渡赤水”等重要戰鬥。紅軍到達陝北後,他被任命為紅一軍第4師通信主任,後又出任參謀長一職。

1936年11月,張震與團長鄧克明,政委周赤萍率領所在部參與了扭轉乾坤的山城堡戰役,紅軍主力部隊得以徹底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剿。

在任參謀長期間,張震積極地向東北軍官兵宣傳我黨的抗日救國主張,用他發自肺腑的愛國情懷感染了以環縣為中心的群衆,為共産黨建立新的蘇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張震将軍的将門傳奇:一家6将全軍罕見,“父子雙上将”成為佳話

在抗日戰争中,張震與司令員彭雪楓開展遊擊戰的同時,還開辟了豫皖蘇抗日根據地。在1938年與淮陽東北窦樓與日軍作戰時,張震在沖鋒陷陣的時候腿部負傷,但是他的狠勁激勵了一個部隊的同志,最後取得了挺進豫東敵後的首站勝利。

1940年,張震與彭雪楓率領第4縱隊一部挫敗日僞軍的進攻,這場戰役擊退敵人1000多人,還打落了日本軍隊的一架飛機。這是中國首次在作戰中擊落敵軍的飛機。

1945年,在一次反攻作戰中,張震率領部隊在徐州祖老樓附近埋伏。2000餘名敵人進入埋伏圈後,恭候多久的張震帶領部下對敵人發起了猛烈的攻擊,炮彈聲和槍聲,喊殺聲混在了一起。

張震将軍的将門傳奇:一家6将全軍罕見,“父子雙上将”成為佳話

在激烈的戰鬥中,一顆子彈擊中了張震的右肩胛,但是精神高度集中的他隻讓衛生員進行了簡單的應急包紮,止住血後仍然留在戰鬥現場進行指揮,一直在戰鬥結束。

為了不耽誤此後連續的奪城戰争,張震一直沒有去醫院做手術,他僅僅用簡單的治療讓傷口不再惡化,一直到部隊結束宿南戰役,解放了20萬人民群衆,使得我軍在淮北路西根據地的幾個縣完全打通時,這顆子彈也沒有機會“重見天日”。

随後全國解放戰争爆發,張震就更沒有時間去做手術了,他在幾次重要戰役中參與策劃、指揮,對新中國的解放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而那顆在他體内住下來的子彈,一直要到新中國成立後,在1953年的一次車禍後的檢查中才被再次提及,終于被取了出來,距離它“駐紮”進張震的身體,已經過去了8年。

張震将軍的将門傳奇:一家6将全軍罕見,“父子雙上将”成為佳話

新中國的開國中将

新中國成立後,張震又馬不停蹄地籌劃解放台灣的重要任務。在1953年12月的解放東南沿海地區的戰争中他提出先攻占大陳島,再攻占金門,此建議得到了偉人的肯定,在此後的戰役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55年,張震被授予中将軍銜。

1957年起,張震開始擔任南京軍事學院副院長,62年升任院長。他将自己畢生的心血集合成冊,并且将親身經驗和偉人的現代戰争理論研究等著作結合,傳授給廣大的學生。他還大大推行教學改革,為我國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培養了一大批幹部。

張震将軍的将門傳奇:一家6将全軍罕見,“父子雙上将”成為佳話

在“文化大革命”中,這位開國中将也沒能逃過被“四人幫”迫害的命運,他被下放到武漢鋼鐵公司機械總廠勞動,但是張震并沒有自暴自棄,仍然與逆境做鬥争,絕不放棄自己的原則,也絕不對“四人幫”阿臾奉承。

在粉碎“四人幫”後,中央恢複了張震将軍的職務,他被任命為中央軍委委員,1978年2月任總後勤部部長。在他的帶領下,黨内終于又吹進陣陣清風,恢複了正常的工作秩序。

1988年,張震将軍被授予大将軍銜。他的清廉作風和深入體察民情的做法得到了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高度肯定。

張震将軍的将門傳奇:一家6将全軍罕見,“父子雙上将”成為佳話

1997年,張震将軍在視察我軍駐港部隊大渡河連時強調,必須要保證戰士們的夥食,他特意問司務長:“一個雞蛋有多重?”司務長回答:“最大的70g左右,最小的50g左右。”這個回答令他非常滿意,他說:“這個司務長行,他上街買過菜。”

張震将軍還曾經規定過給士兵吃的雞蛋一定要是煮雞蛋,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證士兵們的夥食,不會被人中飽私囊。他就是這樣一位在方方面面都為大衆着想的好上司。

張震将軍的将門傳奇:一家6将全軍罕見,“父子雙上将”成為佳話

一家都是将軍

張震将軍在軍中嚴格治軍,在家中對待自己的孩子也是以同樣的标準來要求他們。他還跟自己的家人訂下了家規:第一不準任何人打着他的名号或者利用他的影響,為親朋好友入伍、轉幹部、調動工作或者晉升等事情進行特殊關照;第二不許收受任何禮物和特殊優惠等;第三不許孩子們玩變相賭博性質的麻将等。

在他的帶領下,子女們從小就養成了艱苦樸素的習慣,他們學習刻苦,自食其力。張震将軍為了讓子女感受真正的紅軍傳統,還讓子女到革命老區去體驗生活。是以孩子們從小就知道要關心群衆,長大後總是力所能及的為老百姓辦事情。

張震将軍的将門傳奇:一家6将全軍罕見,“父子雙上将”成為佳話

張震将軍一共有4個兒子,一個女兒。除了老三張海陽是上将外,其餘三個兒子都是中将,而他的女婿也是一位中将,一門六将實屬罕見。老話說得好,虎父無犬子,這句話在張震将軍家裡得到了真正的展現。

2015年9月3日下午17時,張将軍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這位101歲的老人是在閱兵式的轟鳴聲中閉上眼睛的,是在歌頌祖國的歡聲笑語中離開人世的,他走得平靜,再無煩惱和痛苦。

張震将軍的将門傳奇:一家6将全軍罕見,“父子雙上将”成為佳話

小結:

回顧我國的建國史,那是一條由無數人的淚水、汗水和鮮血鑄成的道路。如今那些開國功臣們都已經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他們中的很多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帶着滿足和驕傲,帶着幸福和平靜,他們目睹了新世界的誕生已經足以,這個千萬人用生命換來的世界如此生機勃勃,自由平等。

就像張震将軍一樣,他們不僅僅在戰争年代抛頭顱撒熱血,他們在和平年代仍默默奮鬥,日夜不停地為新中國的崛起添磚加瓦,他們的思想,他們的熱情,都已經找到了新的繼承人,這些繼承人會替他們繼續完成建設偉大祖國的理想,就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愛國思想永流傳。

我們現代人絕不能忘記這些偉大的靈魂,有了他們的無私奉獻,才有了更好的國家和未來。隻有繼承了這種無私的精神,我們才能将這個世界點綴得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