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鳴)在近日落幕的2021江蘇省大學生戲劇展演中,南京藝術學院原創舞劇《南京轶事》在衆多申報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長劇類一等獎。從學院小劇場走到校外,再到登上大舞台,這部校園作品一步步蛻變,驚豔台下觀衆。主創團隊也随之成長,成為愈加給力的江蘇新生文藝力量。這背後有哪些創排故事?校園劇目又該如何保持活力?現代快報記者為你揭秘幕後故事。
舞蹈語彙豐富,展現南京之美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關于它的故事數不勝數。舞蹈詩劇《南京轶事》将南京建城曆史、民俗文化、社會熱點、人文趣事、重大曆史事件,以及新時代南京精神融入創作,以舞蹈詩劇的形式再現南京城在千年曆史中的變革與發展。
“我們撷取了曆史中與南京相關的典故、事件作為創作的出發點,從堂前燕到1937、再跨越到當今南京城市建設的新面貌,用串燒式的、舞蹈片段連接配接的方式來呈現一種時空的穿越,從古通今。”該劇編劇、南京藝術學院舞蹈學院院長許薇說,他們在編劇創作時參照了關于南京的文學著作,比如《南京傳》《消失的南京舊景》等,“雖然這部舞蹈詩劇的曆史時間跨度較大,但是非常接地氣,并富有趣味性和人情味。”
現代快報記者獲悉,劇中用傳統與現代融合的舞蹈語彙表現了南京人的故事、曆史與性格。據該劇導演王佳維介紹,《南京轶事》集中國古典舞、江蘇地區民間舞、現當代舞為一體,以豐富的舞蹈語言,生動展現南京城的曆史之美、風物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為吟誦南京的詩句和現實生活題材繪制諸多轶事圖景。
舞台設計也是一大亮點。《南京轶事》視覺設計采用兼備時尚感與當代性的三面圍合式舞台美術,在劇院的“黑匣子”中形成當代劇場“白盒子”效果,并有效運用數字媒體影像技術,在全景式的投影中形成舞劇中的詩意影像。
接力演出,保持校園劇目活力
“這是我參與《南京轶事》的第三年,從一開始隻作為演員再到後來成為工作組的一員,看到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作為舞劇《南京轶事》的參與者之一,2019級中國舞編導班李天驕見證了劇中許多舞段換了一批又一批的演員,也看着《南京轶事》一步步從學院教學樓裡的小劇場走出校園,走到江蘇大劇院的舞台。與李天驕一樣,參與《南京轶事》的同學們都随這部劇一同成長。
在這部劇中,2018級中國舞編導班學生劉思琤參與了6個舞段的表演。她和李天驕一樣,在這個劇組裡呆了三年。從場務工作到角色表演,劉思琤在一場場演出中打磨人物,加深對角色的了解。在她看來,《南京轶事》裡的每個角色不是用來扮演的,“而是用來對話的,古人立于南京之今日,今人立于南京之往時,這是我們跨越千年的一次對話。”
除了像劉思琤這樣一直演到臨近畢業的大四學生,《南京轶事》劇組裡還不斷輸入新鮮血液,來讓劇目繼續保持鮮活。這也是校園劇目保持活力的有效措施。
2020級學生王曼、房天祥都是在大一時加入到《南京轶事》的表演中。“這是來到南京求學後第一次登上這麼大的舞台,也是首次接觸大學生戲劇展演,機會十分難得。”王曼說,在備戰展演的排練過程中,她和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們的每個周末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聯排中度過的,“踏踏實實地創造和努力,以對藝術最大的熱情追求作品的完美呈現。”
(江蘇大劇院供圖 編輯 蔣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