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唐朝的版圖面積,在唐高宗時期達到最大

唐帝國,作為漢帝國之後中國曆史上又一個大一統帝國,唐朝創造了無數的傳奇!

在政治上,唐帝國建立的三省六部制對中國政治制度的發展産生了深遠影響。在城市建設上,唐長安城和洛陽城已經成為人口百萬的國際化大都市。在國際地位上,由于唐軍創造了“一戰滅一國”的輝煌戰績,包括李世民在内的大唐帝王成為了周邊國家和民族尊奉的“天可汗”,大唐帝國萬邦來朝、八方來儀。在文化上,唐詩早已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宋詞元曲一起流傳至今,并成為唐朝繁榮昌盛的重要象征。

為何唐朝的版圖面積,在唐高宗時期達到最大

上圖_ 唐朝 三省六部制

更為重要的是,唐朝還開創了中國大一統王朝中規模空前的版圖。在唐高宗龍朔年間,唐帝國版圖北達西伯利亞,南到今天的中南半島,西到鹹海,東到北韓半島,其面積達到1200多萬平方公裡。

那麼,介于一代女皇武則天和“軍事天才”李世民之間的唐高宗李治,為何能開辟盛唐時期規模空前的版圖呢?

為何唐朝的版圖面積,在唐高宗時期達到最大

上圖_ 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唐朝疆域圖

第一,唐朝強大的軍事實力成為唐朝版圖在唐高宗時期達到最大規模的重要先決條件。

不得不承認,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唐朝是沒有能力在唐高宗時期開辟出1200萬平方公裡的龐大版圖。換句話說,唐朝強大的軍事實力是唐朝開辟“大版圖”的重要先決條件。

盛唐時期,唐朝的軍力為何強大呢?有兩個亮點值得關注:先進的武器和強大的唐軍騎兵。

唐軍的先進武器有很多,代表武器要屬陌刀了。陌刀從西漢斬馬劍發展而來,又吸收了六朝長刀的技術,刀鋒極其鋒利,砍殺效果極好。在唐軍和東突厥、薛延陀等國家的戰鬥中,陌刀為唐軍取得勝利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為何唐朝的版圖面積,在唐高宗時期達到最大

上圖_ 唐朝陌刀隊與弓弩隊組成的陣型之一

除了陌刀,唐軍還有弩、長槍、等進攻性武器,以及明光铠甲等防禦利器,這些先進的兵器和防護裝置幫助唐軍取得了對外戰争的輝煌勝利。

唐軍的騎兵是大唐軍力強盛的又一個直接展現。隋唐時期,我國從中亞進口良馬,悉心培育,為騎兵發展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唐軍的铠甲保護效果好,穿起來比南北朝時期的铠甲更舒适。

有了優良的馬種,堅固的铠甲和騎兵專用的進攻武器槊,騎兵成為了唐軍手中的“重型坦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在消滅東突厥的戰鬥中,李靖就率領3000多名騎兵孤軍深入,直插突厥王庭,展現出唐軍騎兵強大的戰鬥力和嚴酷環境中的野外生存能力。

為何唐朝的版圖面積,在唐高宗時期達到最大

上圖_ 唐朝時期的重騎兵

第二,李世民和李治兩代帝王順應民心的治國之策,穩定了唐朝的内部局勢,赢得了民心,成為盛唐時期唐朝對外擴張版圖的核心支撐。

隋朝統治後期,隋炀帝對外頻繁的發動戰争,對内橫征暴斂,大興土木。光修建一個洛陽城,每月集中的勞動力就有數百萬人。隋炀帝的殘暴統治很快激起了群眾的強烈反抗。最終,隋帝國在農民起義的烽火中轟然倒塌,隋炀帝的“霸權美夢”成為黃粱美夢。

為何唐朝的版圖面積,在唐高宗時期達到最大

上圖_ 隋末農民起義形勢圖

鑒于隋朝滅亡的教訓,李世民登基後關心民間疾苦,采取租庸調制和均田制發展農業,輕徭薄賦,唐朝農業很快從隋末戰亂的一片凋敝中發展起來。李世民還大力支援商業,包括廣州、福州、長安和洛陽在内的商業城市猶如雨後春筍般的發展起來,繁榮的商業快速填充了唐朝的國庫收入。

公元649年,唐高宗李治登基後繼續延續貞觀時期的治國政策,群眾生活相較于貞觀時期有了進一步提升,人口顯著增加。唐朝國泰民安,經濟繁榮,局勢穩定,成為盛唐時期唐軍對外擴張版圖的重要支撐。

為何唐朝的版圖面積,在唐高宗時期達到最大

上圖_ 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 ,即唐高宗

第三,唐太宗時期頻繁的對外戰争,為唐高宗時期的版圖擴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中國曆史上一位極其傑出的君主,“天可汗”李世民的軍事輝煌至今被國人津津樂道。除了唐朝建立中期以3500名玄甲軍打敗窦建德10萬大軍的虎牢關之戰這一傑作,李世民登基之後唐朝的對外戰争幾乎穩赢。

公元630年,李靖等唐軍将領率領10萬大軍兵分6路讨伐東突厥汗國。李靖親自率領3000精銳直接進攻突厥王庭。在唐軍的連續打擊下,不可一世的東突厥汗國徹底覆滅,原先在東突厥汗國占領下的北方大片領土成為唐朝的國土。

為何唐朝的版圖面積,在唐高宗時期達到最大

上圖_ 李靖(571年-649年)

公元634年到公元635年,侯君集、李靖、李道宗等将領率領唐軍出擊吐谷渾取得勝利。公元639年到公元640年,侯君集、薛萬徹等将領指揮唐軍打敗高昌,李世民設定安西都護府,唐帝國收複西域,為李治進一步向西擴張打下基礎。

公元645年到646年,唐軍打敗了薛延陀。李世民輝煌的戰争,為李治進一步擴張版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偉人高度評價李世民“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

為何唐朝的版圖面積,在唐高宗時期達到最大

上圖_ 《步辇圖》是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名作之一。圖為李世民接見和親使者祿東贊

第四,李治在李世民的基礎上繼續對外征戰,讓大唐擁有中國曆史上空前遼闊的版圖。

公元657年,唐軍名将蘇定方率領大軍打敗西突厥汗國,俘虜沙缽略可汗,西域諸國望風歸附。随後,包括中亞地區波斯、吐火羅在内的河中十六國陸續歸附大唐,中亞河中地區全部納入安西都護府的管轄範圍,唐帝國疆域達到了曆代大一統帝國向西擴張的頂點。

公元663年,唐軍在劉仁軌的指揮下在白江口殲滅日軍,一舉穩定北韓半島的局勢。公元668年,唐軍拿下平壤,徹底滅亡高句麗,北韓半島的部分地區并入大唐版圖。

為何唐朝的版圖面積,在唐高宗時期達到最大

上圖_ 白江口之戰,亦稱白村江之戰,是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羅聯軍與倭國、百濟聯軍于白江口(今南韓錦江入海口)發生的水戰

這樣一來,李治時期的唐朝版圖在李世民後期的基礎上又向西部和東部進一步擴張。到了公元669年,也就是唐高宗總章二年,唐朝版圖西到鹹海,東到北韓半島的部分地區,北到西伯利亞,南到中南半島,其版圖面積達到了1200多萬平方公裡。龐大的版圖成為盛世大唐的重要象征!

當然,唐朝強大的軍力、内部穩定的環境和李世民在開拓版圖上的努力,是李治時期唐朝版圖達到盛唐最大的先決條件、核心支援和基礎。

作者:貞觀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舊唐書》《新唐書》

〔2〕《唐高宗李治傳》 北溟玉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

文字由曆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