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争時期,我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了國民黨軍隊,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解放戰争中志願軍在使用大炮)
但我們不能一味地貶低國民黨軍隊,那是對流血犧牲的解放軍戰士們不負責。
在解放戰争時期,有一場城市攻堅戰十分慘烈,導緻我軍傷亡近2萬,那就是太原戰役。
是役,人民解放軍多支勁旅會師逐鹿,多名開國将帥共戰太原,數十萬民工齊聚前線,創造了無數可歌可泣的光輝事迹,湧現出一批批英雄人物,給我們留下了彌足寶貴的精神遺産。
在近七個月的攻堅之下,徐向前将軍克服重重困難、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徹底摧毀了閻錫山建構了近40年"王國",拿下了被蔣介石譽為"銅牆鐵壁"的最後一個堡壘,為華北戰争全面勝利奠定了基礎。
這場曠日持久的戰争為我們呈現了仁慈、殘忍、依賴、背叛等多方面的世繪, 堪稱是人性的之戰,接下來筆者将為大家娓娓道來。
一、戰前風雲
1948年的夏季,山西大地十分悶熱,而"山西王"閻錫山更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原來此時解放軍已經連克臨汾等多個重鎮,正在逼近自己的老巢-太原,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太原被解放隻是時間問題。
閻錫山急忙向附近其他國民黨勢力求救,但在全國即将被解放的大背景下,自己都顧不住了,誰還會搭救他呢?
求人不如求己,閻錫山不想放棄自己經營多年的"王國",于是做好了"困獸猶鬥"的準備!
首先,閻錫山給所有的進階軍官開了個動員大會,并給每人一瓶急性毒藥,隻要兵敗,就地仰脖飲下,以表"行忠"。
其次,閻錫山開了一次新聞釋出會,在入口擺了一口棺材,以效仿左宗棠收複新疆之舉。
(閻錫山展示一桌子毒藥)
會議期間,閻錫山在桌子上擺上百瓶毒藥,發誓拼死也要守住太原,如果失敗,自己将和部下一起上黃泉路。
最後,閻錫山進行了周密的軍事部署,甚至召集了許多投降的日本鬼子。
在鬼子們的建議下,閻錫山成立了督戰隊,規定隻要前線的士兵不聽指令,或者動身的速度慢了,督戰隊可以就地槍斃。
為什麼閻錫山敢如此膽大妄為呢?他還真有一些資本。
(右一為閻錫山,中間為蔣介石)
第一是太原的北、東、西三面環山,城市臨汾河而建,地形易守難攻,是一座天然的軍事要塞,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閻錫山屬于軍閥中的一個"奇葩",他不愛江山,不愛美人,就喜歡搞管理,抓教育,搞得還很不錯。
據說當時山西籍的官員、将領都是"不忠于蔣介石,隻忠于閻錫山。"
是以,在閻錫山的動員下,這些将領們打仗一個個都不要命似得,給解放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第三,在解放戰争初期,閻錫山便重點經營太原的防衛,他以太原城區為中心,在縱深15公裡範圍内,狂建了綿延百裡的環形防線。
(戰争時期遺留下的碉堡)
這條防線上有100多個據點,5000多個碉堡,各個堡壘、據點互為犄角,形成了強大的火力網。
不僅如此,閻錫山還囤積了大量的物資,在周邊修建了多座軍用機場,簡直是武裝到了牙齒。
客觀來說,閻錫山手中還有幾張好牌,是以他還有和解放軍開戰的底氣。
二、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為了太原城30萬無辜居民的安全,也是為了華夏子孫少一些兵戎相見,華北軍區主動派出了副參謀長王世英前往和談。
(王世英)
見到徐向前,王世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是山西人,是閻錫山的老鄉,之前還和閻錫山打過多次交道,現在太原被圍,是以談判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徐向前聽完王世英的想法後并沒有直接說話,經過再三考慮,徐向前否認了王世英的觀點,并列出了三點理由:
一、閻錫山有十多萬人馬,還留用了3000多名日本軍人,實力不容小觑,他也認為自己的軍隊仍有一戰之力。
二、閻錫山花了十多年,建立了綿延百裡的防線,防線上有5000多座堡壘,一百多個據點,想要攻進去十分困難,這也算是閻錫山叫嚣的資本。
三、閻錫山是個堅決的"反共分子",我(徐向前)和他也是老鄉,在抗日戰争時我通過各種關系去做閻錫山的工作,但始終是一無所獲。
(老年閻錫山)
徐向前的理由很貼合實際,他認為如果王世英去面見閻錫山,那無異于羊入虎口、自尋死路。
但被決絕後的王世英仍不準備放棄,他決定換個方法來試試閻錫山的态度。
王世英請出了閻錫山曾經的授業恩師,這位老師年過八旬,是晚清的秀才,學問很好,在當地也是德高望重。
當被問到願不願意勸降閻錫山時,這位老先生表示為了讓太原百姓遠離戰火之苦難,願意前去勸降。
于是,徐向前親筆給閻錫山寫了一封信交給了老先生,大意是說太原已是孤城,勸他認清大局,以太原30萬人民生命為重,還是和平談判解決為上。
然而,閻錫山看完徐向前的親筆信後,他臉色一橫,不顧曾經的師生情面,直接把老秀才壓出去槍斃了。
老翁的死讓王世英十分震驚和惋惜,如果不是徐向前的勸阻,死的就可能是自己。
徐向前擲地有聲地說道:"反動派不打不倒,我們隻會走一條路-打!"
(徐向前老照片)
三、東山克難
因戰事緊張,徐向前身患重病,胸部經常疼痛,飯吃不下,覺也睡不好,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堅守前線。
此役,徐向前調動17個旅,合計8萬人,準備在10月份打響解放太原的戰役。
閻錫山通過抓壯丁,将地方部隊并入正規軍等手段,迅速集結了13萬兵力,并配有大炮600多門。
10月2日,閻錫山在汾河東側、風陵渡一帶部下7個師的兵力,并悄悄向南面推進,意圖發動閃電戰。
不過敵軍的軍事行動被我軍盡收眼底。第二天,我軍部隊便采用"蛙跳"戰術往北側小店鎮、秋莊方向推進,5日,解放軍便到達了敵軍在汾河的防禦陣地。
(沖鋒的解放軍戰士)
此時閻軍幾乎傾巢而出,還妄圖發動"閃電戰",殊不知我軍已繞其背後,兵臨城下了。
趁着敵軍防禦陣地空虛,我軍為搶奪有力戰機,兵分三路,猛撲敵軍。
一路渡汾河,直插小店鎮北部,攻敵老巢,另一路直插附近的武宿機場,敵軍形成南北夾擊的态勢,同時也切斷了太原對敵軍的援助線,最後一路直接沖擊在野的敵軍。
自此,解放軍三路齊發,一張遮天大網把敵人牢牢圍在包圍圈内。
不到一天,我軍消滅了敵軍兩師和第72師、暫編49師的各一部,随後我軍繼續擴大戰鬥成果,攻占了武宿機場,直面敵軍的東山堡壘圈。
在解放太原中,東山争奪戰最為激烈。東山是太原的天然屏障。
這裡山峰林立、溝壑縱橫、地勢高峻,一可俯瞰全城情況,利于布置作戰方案,二可以從多個山頭直沖而下,互相配合打圍殲戰,可以說拿下東山就是取得勝利的關鍵。
閻錫山深知東山的重要性,他曾經說過:"東山失則太原盡失"。
(仍然屹立在東山的碉堡,居于戰略高位)
于是閻錫山很早就在東山建設了四大要塞-牛駝寨、小窯頭、淖馬、山頭。
每個要塞旁邊均修建了數十個碉堡,這些碉堡即可獨立作戰,也可以互相支援,火力幾乎沒有死角,戰鬥力也十分強悍。
閻錫山稱這種建設方式為"塞中塞",也自诩這條百裡防線可以 "禦敵精兵十萬,實乃華北第一工事。"
經過研究,徐向前決定從東南、東北、正東三個方向全面進攻四大要塞,要讓敵人首尾不能相顧,然後發現弱點,撕開缺口,進而吞下全線。
(東山戰役中的解放軍戰士們)
16日,解放軍先頭部隊發動突擊,以雷霆萬鈞之勢對牛駝寨進行了有效地圍擊。
經過兩天兩夜的浴血奮戰,我軍基本拿下了牛駝寨堡壘以及周邊的陣地。
在短時間内就丢了一大堡壘,敵軍十分不甘心,于是發動了多次的反撲。
21日,敵軍以三個團的兵力發動了總攻,一天的時間就集中打了一萬多枚炮彈,一些日本連隊卑鄙地向我軍發射了 "聯二苯"毒氣彈,最終都被我軍一一打退。
此後敵軍仍然不死心,繼續進行反撲,在飛機、大炮的輪番轟炸下,牛駝寨堡壘周邊的所有工事基本被轟炸殆盡。
(太原牛駝寨堡壘遺址)
為避免不必要的傷亡,我軍也在在給敵軍重大殺傷後主動後退。
閻錫山為了避免牛駝寨再次淪陷,要求繼續給四大要塞周邊布下重防,各個堡壘之間要互相配合,互相支援。
26日,解放軍發動總攻,這場空前悲壯的惡戰持續了17個晝夜,雙方主力部隊都投入了戰鬥,數百門大炮也被推向了戰場。
(解放軍戰士們戰鬥)
戰鬥打得異常艱苦、頑強,有些陣地,不斷攻取,又不斷被奪回,反複拉鋸。
眼看東山要被攻陷,閻錫山暴跳如雷,粗暴地将放棄陣地的營長姜嘯林等人槍決以震軍心。
但是在解放軍面前,反動派無論如何做,都無異于螳臂當車。
11月13日,我軍取得東山戰鬥的勝利,共殲敵2.2萬餘人,我軍的傷亡約八千。
此役過後,東山焦土三尺,草木皆摧,樹無完株,人民解放軍以頑強的戰鬥意志赢得了勝利。
四、忠誠之歌
此時,我軍也取得了遼沈戰役的勝利,國民黨華北地區總司令傅作義已基本成為"光杆司令"。
中央考慮到如果此時再解放太原,那傅作義勢必将成為驚弓之鳥。
假如傅作義做了困獸之搏,免不了多少生靈塗炭,于是下令暫緩對太原的進攻,隻是把城區團團圍住,為和平解放太原增加籌碼。
毛澤東和中央軍委連續6次向閻錫山提出和平解決太原的方案,展現出了新政府寬宏的氣度和争取和平的誠意,但都被閻錫山拒絕了。
盡管溝通無果,解放軍還是在前線進行和平宣講,力争把戰争損失降到最低。
(黃樵松)
在我黨寬懷的胸襟下,有多股閻軍起義,也有多名敵軍帥将先後投誠,其中有一名叫黃樵松的國民黨軍長和一位叫晉夫的解放軍處長為我們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交響曲。
黃樵松是國民黨30軍的軍長,在抗日戰争中十分活躍,在山西娘子關和山東台兒莊等地與日軍血戰,立下了卓越軍功,是國民黨少有能打的虎将。
因佩服共産黨的抗日決心,黃樵松雖為國民黨的一員,但與共産黨的關系很好,有一次他對共産黨人傳話道:"你們回到延安之後,請轉告毛主席,我未來将走延安的路!"
(在太原屹立黃樵松的雕像)
内戰爆發後,黃樵松對蔣介石公開撕毀和平條約的行為十分不滿。
有一次黃樵松給友人說道:"我等厮殺半生,如今還要為蔣介石打内戰,國家何時才能安甯,百姓何時才能生存。"
是以,在接受支援太原的任務時,黃樵松拒絕了,後來在上司胡宗南的反複勸說下,黃樵松才勉強同意。
剛到太原,黃樵松便接到了我黨的勸降信,信中曉之以大義,讓他深受觸動。
黃樵松立即回信到:"為拯救太原三十萬群眾,我軍願意起義,站到正義和人民的立場上。"
可沒想到,此事被手下黃樵松的手下-戴炳南告發了。
閻錫山知道後大驚,立馬以召開軍事會議的名義叫來了黃樵松。
黃樵松一現身,旁邊的人一擁而上,把他五花大綁,然後從他的身上搜出了起義的信件。
(老年黃樵松)
閻錫山拿着信件,問黃樵松道:"黃軍長,蔣委員十分重視你,到太原後,我也待你不薄,現在你為何要起義呢?"
黃樵松坦然地說道:"好漢做事好漢當,我不願意内戰了,想棄暗投明了。但事已至此,沒啥說的,你看着辦吧!"
閻錫山把黃樵松押進了大牢,并迅速尋找黃樵松的接頭人,我黨晉夫、王正中一行不幸被捕。
閻錫山立刻向南京請示處置辦法,蔣介石直接下令:帶到南京來。
在南京中,兩人遭到了殘酷的拷打和折磨,為了刺探情報,國民黨甚至把晉夫的兩個臂膀打斷了,但晉夫展現了共産黨人的風骨,沒有透漏半點消息。
黃樵松的表現也值得稱贊,他對自己的起義行為沒有半點的追悔或沮喪,而是表現出舍生取義、誓死如歸的精神,他絕不是見風使舵之輩,而是一名為國家、為人民負責的鐵骨軍人!
在法庭上,國民黨法官問黃樵松為什麼叛國時,他哈哈大笑:"我并未叛國,我隻是不想打内戰,中國人民也對内戰深惡痛絕!"
說完,黃樵松瞪着法官說道:"晉夫先生是我請過來了,要殺就殺我一人,為什麼要判晉夫先生有罪?"
(烈士晉夫)
晉夫大聲說道:"黃軍長,你沒有罪,我也沒有罪,有罪的是他們,該殺的也是他們!死,吓不到我們,全國就要解放了!會有人替我們報仇的!"
最終法庭以"投降共軍"和"煽動軍人"罪判處兩人死刑,兩人均拒絕在确認書上簽字。
臨就義前,黃樵松對家人說:"你們不必難過,我終于找到了光明,終于找到了真理,為了真理,我死得其所!"
11月27日,兩位素昧平生,卻有共同理想的硬漢,在刑場上相視一笑,慷慨赴義。
臨行前,他們高呼:"南京解放萬歲"、共産主義萬歲"!
在黃樵松的囚獄中,留着一張手帕,上邊赫然寫着:"死而無悔",在他的遺書中寫到:"能為正義死在金陵城,難得可貴!"
這位戎馬一生的将軍黃樵松曾經寫過一首詩:"英雄效命咫尺外,榴花原是血染紅!"也算是自己一生真實的寫照。
五、閻軍大敗,錫山何在
見我軍暫緩攻擊,閻錫山開始鞏固城防、抓壯丁、并向蔣介石讨要部隊,企圖做垂死掙紮。
1949年2月開始,中央軍委在太原開始增兵派将,總攻前夕,解放軍士兵有近33萬人,将帥更是群星璀璨。
有老革命周士弟,有指揮強渡大運河的羅瑞卿和楊得志,有飛奪泸定橋的楊成武,也有獨臂将軍彭少輝,前線是将星如雲,加上兩位開國元帥彭德懷、徐向前坐鎮,将士們攻堅克難、率先垂範,創造了戰争史上一座高聳的豐碑。
4月20日,解放軍開始了總攻,在迂回穿插、分割包圍、逐個殲滅的戰術下,太原城外的4萬敵軍不到兩天就被消滅幹淨。
(太原戰役)
當天前線司令部向敵軍發出最後通牒,但敵軍拒絕投降。
4月24日淩晨5點30分,我軍1300門大炮齊轟太原城牆,聲震山嶽,戰煙彌漫。
在一個多小時的轟炸下,太原正門被打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解放軍戰士們一湧而進。
8點20分,我軍搶占了城内制高點鐘鼓樓。随後553團的戰士沖到了閻錫山的綏署辦公處,兩名戰士在進出口大喊道:"繳槍寬大,抵抗嚴懲!"
不一會,敵軍的參謀長趙世鈴露了頭,向解放軍戰士敬了一個禮說道:"我們的副主任、司令都在這裡。"
一名叫許義保的戰士說道:"在這裡就好,我就是來抓他們的。"這時趙世鈴口中的副主任和司令孫楚、王靖國走了出來。
(走在前面的就是孫楚和王靖國)
許義保指令他們趕快出來。剛好四連趕到,戰犯們都乖乖地舉起手,低着頭一個一個地出來了。
10點20分,戰争打響4小時候後,我軍攻下了太原,活捉了敵首和進階将領共計約700名,從此太原城宣布解放。
那麼閻錫山去了哪裡了?太原解放前的一個月,即3月29日,閻錫山演了一出戲,他對周邊的官員說道:"李宗仁請自己去談和平之事,事關重大,要立即出發。"
當被問到具體的時間時,閻錫山拍着胸脯說道:"預計一星期左右能回來,最多不超過十天。"
說完,他指令心腹梁化之、孫楚、王靖國等人成立了五人工作小組,臨時負責太原的全面工作,自己轉眼就溜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過。
(在台灣終老的閻錫山)
由于操勞過度,徐向前舊病複發,在太原解放戰役中,他經常躺在擔架上指揮戰鬥,不回後方療養,直至戰争勝利才到青島接受治療,展現了嚴于律己、鞠躬盡瘁的高尚情懷。
彭德懷在戰争後期全心輔佐徐向前,在解放太原後立即轉戰西北,展現了服從指令、顧全大局的崇高品質。
在這場戰争持續了近7個月,我軍殲滅、俘虜國民黨部隊13萬人,推翻了閻錫山對山西人民38年的"家國"統治,那些在解放戰争中流血犧牲的戰士們人民将永遠被人民銘記!
參考資料:
《圖說太原解放戰役之最》2020年4月25日期刊;
《太原戰争起因、經過和結果》2021年3月27日;
《紛飛的記憶-一九四九國共對決-太原戰役》2009年4月15日;
《中國共産黨新聞網-布藝元帥徐向前:是帥又是,曾帶病指揮解放山西全境》2021年4月7日
《太原戰役中,閻錫山坐飛機出逃後,留下哪五個人在負隅頑抗》2019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