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代妖人”袁天罡之死:他在曆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公元618年,在中國曆史上是一個極具色彩的年份。這一年,南方隋炀帝在揚州自缢身亡,隋朝滅亡。北方李淵登基稱帝,建立大唐。

一個護國公,在兒子的鼓動下僅用一年便即位九五,而一個蒸蒸日上的帝國統治者,卻也在轉瞬之間成了亡國之君,對于隋炀帝和唐太祖兩人來說,這一年的種種事情未免發生的太過玄幻。

而這一切因果輪回,卻早在一個術士的意料之中。術士以工于相術聞名,對天文、五行、八卦、曆法、人體科學都有研究,隋朝時期的名人志士都曾與他有所交集,他便是中國曆史上最負盛名的術士——袁天罡。

“一代妖人”袁天罡之死:他在曆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唐朝建立後,将道教尊崇為國教,唐朝初年,風水堪輿,全國上下掀起一股相術之風,其中要數名氣最大、對後世影響最深的要數袁天罡與李淳風二人了。

窮術士的相面之路

中國古代,從商朝開始,便出現了以祭祀為主的巫術儀式,儀式往往伴随着畫符、咒語、水火、日月等意象進行的。到周朝時期,周文王姬昌經過推演編著成《易經》一書,将世間萬物以一種玄妙的意象串通在一起,術學由此誕生。

至春秋戰國時期,“道家學派”誕生,其效法自然、清淨鬼神的思想觀念成為一種思想潮流,為巫術在這一時期轉向文明、開化奠定了基礎,術士也在這一時期得到大規模湧現。

“一代妖人”袁天罡之死:他在曆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秦漢時期,由于統治者對“黃老之學”的推崇,加上秦始皇、漢武帝等人對長生不老的病态追求,促使術士、術學在這一時期有了飛速發展,出現了最早的相師,也為道教在兩漢時期正式出現埋下伏筆。

東漢至南北朝時期,由于戰亂不斷,人們對現實世界無奈轉而将神寄托給鬼神,使得術士規模在這一時期急速擴張。

到了隋朝,伴随着道教的興盛,術學也得到了極大地豐富。

袁天罡便是誕生在這種背景之下。

出生于貧苦之家的袁天罡自幼便将精神寄托在鬼神身上,加上天資聰慧,少年時便自學相術,

憑借自己的學識給遠近名士相面,因語言準确而名揚四方。

“一代妖人”袁天罡之死:他在曆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在此期間,袁天罡還攻讀《老子》、《莊子》、《周易》等道家名著,玄學理論更加熟記于心,前來找他相面的人也越來越多。

曾經袁天罡在給一位官吏相面時,曾預言此人必将飛黃騰達,地位将不亞于秦之李斯,漢之蕭何,他的家族将會出現“一門兩相”的幸事。

果然不出袁天罡所說,這位官吏在隋炀帝時期,做到了禦史中丞之位,隋末大亂時投靠了秦王李世民,唐初被授予禦史大夫、吏部尚書,成為大唐開國宰相之一。

“一代妖人”袁天罡之死:他在曆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這個官吏的名字叫杜淹,而京兆杜氏也正如袁天罡所說,杜淹的侄子杜如晦也成為唐太宗李世民一朝的宰相,他的畫像被挂在了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列,成為千古賢相。

為皇帝算卦

随着人氣漸長,袁天罡的名氣逐漸傳到皇帝李世民的耳朵裡。看到連宰相都稱他為奇人,李世民不禁更加好奇,于是便将袁天罡召入宮中。為了檢驗他,唐太宗向他講前幾日曾見天生異變,此乃為何。

袁天罡聽聞皇帝的描述後,回道“大唐三代後,有武氏起而滅之”。李世民聽後大怒,而袁天罡則不緊不慢地繼續說道:“此亂之後,天意仍歸于大唐,望陛下順之。”

“一代妖人”袁天罡之死:他在曆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李世民聽後隻得長歎一聲,并授予其火井縣縣令一職,但仍将袁天罡安置在長安城中。

此後,唐太宗經常私下召見袁天罡,向他詢問所見異象,而袁天罡每次的回答都滴水不漏,讓皇帝很是滿意。唐太宗将他比作漢朝術士嚴君平,而袁天罡則以“嚴君平生不逢時,臣自勝之”的回答讓唐太宗大喜過望。

漸漸地,君臣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在長安城期間,袁天罡受到無數達官貴人邀請前去相面,在給其中一戶人家相面時,面對這戶人家的男孩,袁天罡說他們都有做三品官的命。

“一代妖人”袁天罡之死:他在曆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而這家的小女兒,尚且年幼,分辨不出性别,袁天罡在給其相面時,眉頭突然緊皺,說出:

“此子若為女,則深不可測,後為天下之主矣”便馬上離開了。

而誰都不知道,這個小女孩不久之後便将被召入宮内,憑借自己的才貌在後宮一路高升,唐高宗朝做到皇後位置,并在高宗死後稱帝改制,成為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與李淳風的轶事有關

與袁天罡同一時期名揚天下的,還有一位叫做李淳風的術士也因精通天文曆法而被唐太宗召入皇宮,在李世民的引薦下兩人很快成為彼此的知音。

“一代妖人”袁天罡之死:他在曆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為了試探兩人誰的能力更勝一籌,唐太宗時常将兩人召來一同占蔔。一次,唐太宗下令将一匹赤馬和一匹白馬牽到河畔,讓袁天罡、李淳風兩人各自占蔔,看哪匹馬先淌過河去。

袁天罡給出的答案是——赤馬,而李淳風的答案則是——白馬。唐太宗命人放開缰繩,赤馬先拔頭籌朝河水狂奔而去,到河邊時卻拿馬蹄撥弄河水,低下脖頸大口喝了起來。

而脫缰的白馬卻沒有停下的意象,猛地一躍掉入水中,奔入水中央後又轉頭回到了岸上。唐太宗見後哈哈大笑,群臣都不知袁、李二人到底誰赢誰輸,袁天罡與李淳風二人也四目相對,笑出了聲。

“一代妖人”袁天罡之死:他在曆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從此以後,唐太宗對兩人更加深信不疑,

兩人也多次借卦象之名阻止了李世民的沖動舉動,促使他成為了一代明君,袁天罡也被人冠以“一代妖人”的稱謂,世人皆傳他能與鬼神對話。

唐太宗在晚年時,邀請袁、李二人共同測算大唐帝國的國運,并将所占蔔的結果記錄在冊。起初李淳風擺開羅盤、金針、卦圖,算一卦便記一卦,可慢慢地李淳風越推演越激動,對袁天罡的話語也置若罔聞。

眼看他越算越激動,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這一算算到2000年之後。袁天罡見此馬上走到李淳風背後,雙掌一推,告誡他:“天機不可洩露,到此即可為止”。

就這樣,兩人将算的60卦象記錄在冊,編繪成《推背圖》一書。

“一代妖人”袁天罡之死:他在曆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推背圖》以極難的術語和卦象組成,經過後世不斷地研究發現,二人将武周篡唐、安史之亂、北宋靖康之恥、明朝黨锢之禍都清清楚楚的算出。

《推背圖》也成為中國易學難以逾越的巅峰之作,成為兩宋圖書易學的開端。

而《推背圖》也成為袁天罡留給世人的最後一段傳奇,此後曆史上便很少有對他的記載。

晚年的袁天罡突然有一天找到申國公高士廉,講述自己即将羽化而去,隻求回到四川火井縣,因為在卦象中那裡将是他的最終歸宿。

果真在這一年的四月,“一代妖人”袁天罡,在火井縣無疾而終。

“一代妖人”袁天罡之死:他在曆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袁天罡死後不久,與他互作知音的李淳風也随之而去。為了紀念二人,唐高宗将二人的墓修在了一起,并在墓址處建造了氣象萬千的天宮院,儲存至今。

袁天罡從一個貧苦人家的孩子,做到皇帝身邊的術士,千年之後他的熱度依然有增無減。站在曆史的角度看,他似乎有着逆天改命的能力。但“君子以儉德辟難”,

袁天罡并沒有将玄學一味地當做自己虛妄的資本,而是用它修身立命,儉以養德。

我們在他身上看見了術士也可以借用天命勸人向善,讓人心存良善,千百年過去,

如今站在科學的世界中回看他,他仍值得我們尊其一聲——大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