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奇的花架

在我家的陽台上,有一個美麗的大花架。它一共四層,是用木頭制作成的。精美絕倫的花架上擺着各種各樣的盆景,十分美觀,我經常要去陽台看看。

一天,我站在花架前欣賞着美麗的植物盆景,突然,媽媽走了過來,輕輕地問我:“每一層的花架是什麼形狀的?它長多少,寬多少?周長又是多少呢?”我連忙去拿了一根長長的卷尺,仔細地把花架測量了一下,高興地回答道:“媽媽,花架是立體形狀的,但每一層的花架長90厘米,寬28厘米,是以是長方形的。它每一層的周長是(90+28)×2=236厘米。”

媽媽看着我笑而不語,又問了起來:“這個花架按照大、中、小三種花盆擺放,每種花盆分别最多能放多少盆呢?”這個好像有點難度,要計算能放多少花盆,那麼必須知道花盆的大小。于是,我二話沒說,立刻用尺把大中小三種花盆的最寬直徑測量了一下,分别是18厘米、15厘米和10厘米。接着,我開始計算大花盆可以擺放的數量:90÷18=5(盆),大花盆一排最多放5盆,花架一共有4層,5×4=20(盆),是以花架上全部放大花盆最多能放20盆。根據上述計算的方法,我很快推算出中花盆最多能擺放24盆,小花盆最多可以擺放36盆。

一會兒,我就得意地把結果告訴了媽媽。媽媽笑着說:“都正确了?不改了嗎?”我思考着,這樣的推理應該正确的呀。媽媽搖了搖頭,并讓我動手擺一擺。在擺花盆的過程中,我突然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因為小花盆的直徑隻有10厘米,相對于花架的寬28厘米,兩個花盆并排放空間還綽綽有餘。中花盆能不能并排擺呢?15X2=30厘米,30>28,是以不能并排擺。于是,我把小花盆的數量乘以2,得出72盆。媽媽聽了我的答案,連連點頭,還為我翹起了大拇指。

通過計算,我發現花架原來能放這麼多盆花,媽媽平時擺放得不夠緊湊,是以我還能把自己家裡多餘的花盆也整整齊齊地擺放到花架上面。這樣,陽台的空間也會擴大點,這真是一個漂亮又實用的神奇大花架。之後,我和媽媽又探讨了一些關于花架和花盆的計算問題,比如:當花盆中的植物特别茂盛,超過了花盆的寬度,那花盆的數量要随之減少;在考慮花盆數量的時候,還要考慮花盆的承重力等等。

數學真實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隻要我們用心去觀察,總能找到它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