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的曆史上,有着這樣一個人,他從一名基層幹部一路奮鬥而來,一直成為我國的副總理。在他的整個政治生涯中,他始終将人民置于心中至高位上的地位,并且在其從政數十年間,始終重視我國的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這個人就是姜春雲同志。

老一輩國家發展的重要貢獻者
或許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由于年齡的隔閡,我們對于姜春雲同志的了解是不太多的,但是如果我們向父輩們提起姜春雲同志的話,父輩們一定會伸出大拇指。因為姜春雲同志曾經是我國的國務院副總理,并且在任期間曾開創性地提出過諸多改革措施,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滿懷報國熱情的奮鬥者
姜春雲同志出生于1930年,那是一個動蕩的年代,中國知識分子數十年的探索,中國的前途命運并沒有得到明确,但好在此時,中華大地上已經産生了中國共産黨,姜春雲在年少時就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成為了一名優秀而光榮的黨員。青年時期的姜春雲,工作在祖國的經濟大省,山東省。在這一時期,姜春雲同志不但工作認真,而且是非分明,他能夠從最基層做起,将祖國的需要作為人生的理想,将滿足人民的需求作為自己工作的最高宗旨,就這樣,姜春雲同志埋頭苦幹,直到1984年,由于姜春雲同志的出色工作成果,他被提拔為濟南市市委書記,這對于整個濟南市甚至是山東省來說,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80年代,正是祖國處于改革開放初期的年代,此時的祖國,正需要具有改革創新精神的政治人才,而恰巧姜春雲同志就是這樣一個人才,通過實地考察,姜春雲同志利用濟南的各種特色,充分發揮各種基礎設施的優勢,結合祖國改革開放試點城市的規劃,創造性的為濟南發展提出了許多有效建議,例如完善經營承包責任制,加快流通領域的改革等等,正是這些措施為濟南今後的發展奠定下了良好的經濟和政策的基礎。由于姜春雲同志在濟南擔任書記期間的卓越表現。
1992年,姜春雲同志擔任山東省省委書記,并且同時作為國務院主管農業的副總理,如果說在擔任濟南市委書記時,對于濟南人民來說姜春雲的到來是令人激動的,那麼此時,整個中國人民都應當是激動的。姜春雲同志赴任國務院副總理之後,他首先關注的是三農問題,要知道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否發達,農民是否幸福,關系着中國百年奮鬥大業。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其實在姜春雲的心中,他始終最放不下的就是中國的農業和農民,他深刻的明白農業對于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起着至關重要的基礎性作用,為此他出版了《姜春雲調研文集》,他希望将自己多年對于農業和農村的調研進行系統整理,也希望能夠為中國農業作出一點貢獻。晚年的姜春雲同志,拿出個人财産200萬元捐贈給了中國農業大學,希望中國農業大學學子們能夠繼承它發展農業的大志,繼續為祖國農業的發展做貢獻。
總結
縱觀姜春雲同志的一生,我們會發現,當今時代是一個奮鬥者的時代,為什麼這麼說呢?姜春雲同志從一名基層幹部,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對祖國建設和人民幸福的滿腔熱血,最終成為了國務院副總理,其一生的奮鬥告訴我們,奮鬥是人生命的底色,并且,人生因奮鬥而美麗,會奮鬥,因崇高的理想而充滿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