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中國五千年的曆史,是一部多個民族的戰鬥史。曆史上,也有這麼一個民族,他們在中國國土被大舉入侵時,奮起抵抗,保護自己的家園。

然而到最後,因為種種原因,他們被迫成為了侵略者的一部分。這個民族的人自稱自己為尼夫赫人。

庫頁島上的黃種人

提起尼夫赫人,不得不提一個叫做庫頁島的地方。它現在的位置是在我國黑龍江的出海口,面積大概在76400km 。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早期的尼夫赫人活躍在庫頁島及其周邊地區,而這些地區,早在隋唐時期,就已經被納入了中國的版圖。

開元十年(722年),唐朝曾在尼夫赫人居住的庫頁島一帶建立了統治。

唐朝人以黑水靺鞨郡利部來命名這裡,在此設立黑水都督府,稱他們為居住在黑龍江下遊的部族。從屬于幽州節度使,唐憲宗之後該統治被廢除。

故而尼夫赫人曾經也是屬于中國的一個民族,不過那時還沒有這個名字。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在金、元、明時期,這些人被稱為“吉裡迷人”,意思是“居住在黑龍江下遊的人”。

到了清朝,滿族人稱他們為“費雅喀人”。這個名字至今仍在被使用。

庫頁島的冬天極為寒冷,農作物極難生長,是以尼夫赫人的農業發展極為緩慢,他們主要以捕食狩獵為生。

這種原始的生活方式,導緻他們的身材較為矮小,但他們的骨骼粗壯,肢體有力,身體的體脂率較低,運動神經極為發達,戰鬥力強悍。

由于常年處于寒冷的環境,是以尼夫赫人每天需要補充大量的熱量來抵禦寒冷。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肥肉、海豹肉、鲑魚等脂肪量高的食物自然成了他們的最愛。

烹饪的方式也很原始,風幹冷凍後食用或者幹脆生吃,是以尼夫赫人的牙齒一般磨損很嚴重。

在隋唐時期,水利大興,人們可以通過船隻抵達更遠的地方,庫頁島這個相對偏僻的地方,被初步開發起來,政府對庫頁島地區進行初步管轄,并運輸過來許多的工具。

尼夫赫人的生活狀況得到改善,政府也根據當地情況,制定了适宜的發展政策。

庫頁島上的尼夫赫人生性淳樸,大家合力擷取食物,沒有權利紛争和種種勾心鬥角。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到了明朝末期,努爾哈赤統一女真,他發現了尼夫赫人都有着較強的戰鬥力,便挑選一些尼夫赫人随同他一起征戰。尼夫赫人也是以立下赫赫戰功。

在清朝入關時,尼夫赫人沒有選擇進入富庶的中原地區。他們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庫頁島,繼續過着遠離世俗紛擾的原始生活。

清政府為了加強對他們的管理,指令他們以姓名和村莊為機關編寫戶籍,并設立姓長和鄉長等職位用來統計核定人口,在這種有序的管理下,尼夫赫人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庫頁島與内陸之間形成了穩定的貿易通道,清政府有時還會将一些貴族小姐嫁給當地的尼夫赫人,來促進這裡與内陸的關系。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尼夫赫人從外面采購鹽、布料等生活物資。相應的也會将一些毛皮等買賣給内陸商人。

這種互相幫助的關系,讓尼夫赫人對當時的清政府很是信任。

東北關外屬于苦寒之地。但是滿清的發源地在東北,他們視東北為龍興之地,為了防止别人破壞“龍脈”,他們禁止關内人進入關外。

由于東北地區面積大,輸入人口又少,再加上政府的限制,導緻東北地區人口越來越稀少,這也為後來俄國侵略東北埋下了隐患。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戰争,庫頁島的歸屬

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的辛勤治理下,清朝政府經曆約一百三十四年的康乾盛世。

然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盛極必衰似乎是一個打不斷的詛咒,清政府的國運也開始走下坡路。位于邊緣地帶的庫頁島也被波及。

清政府内部的腐敗問題日益嚴重,國力也日漸衰落,繁華不再。

海外諸國早已對中國虎視眈眈,發現有可乘之機,便悍然發動了戰争,1840年6月,鴉片戰争爆發,清政府的國門在這次戰争中被打的支離破碎。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當國門被暴力打開,政府試圖去反抗時,才發現人力、武力皆不複往昔。那些觊觎中國已久的國家自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開始了對中國的蠶食。

中國的“好鄰居”俄羅斯,當然也不會錯過這個分一杯羹的機會。在中國的東北地區,小動作不斷。

東北地區因為早期清政府的政策,人口稀少,幾乎沒有可以抵抗俄羅斯的武裝。

而清政府正苦于應付英法聯軍的侵略,無暇顧及東北,隻能一味地讓步。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其實在康熙年間,俄羅斯就對庫頁島地區頗有想法,他們曾派哥薩克騎兵侵入庫頁島。

哥薩克騎兵武器先進,兵強馬壯。

但是英勇的尼夫赫人沒有屈服,他們一邊反抗,一邊向清政府求助,最後竟然奇迹般地守下了庫頁島。

然而之後随着《瑷珲條約》《北京條約》的簽訂,庫頁島最終還是離開了清政府的統治,歸屬俄羅斯管轄。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協定簽訂之初,庫頁島上的尼夫赫人依舊不服從俄羅斯的管轄,他們開始自發地抵抗俄羅斯的統治。

由于原始的生活,尼夫赫人用于戰争的武器,隻有簡陋的刀叉弓箭,盡管他們本身的身體素質極高,戰鬥力強悍,但面對全副武裝的俄軍,幾乎是被碾壓的局面。

尼夫赫人中的年輕精銳,在這場反抗戰鬥中幾乎被消滅殆盡。

俄羅斯掌握了庫頁島的管理權。

在1857年至1906年期間,俄國人在庫頁島建立了殖民點,主要收納罪犯和政治上的流放犯人。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當地的尼夫赫人采取抗議或者武裝起義的方式反抗,但最終都被無情鎮壓。

移民的數量很快超過尼夫赫人,成為了島上的主要人口。

大量外來人口的湧入,也帶來了天花、鼠疫等疾病的流行,尼夫赫人的生存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他們向俄統治者訴說不滿,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在俄統治者的眼中,他們隻是次等階級民族。

在清朝統治時期,尼夫赫人的生活雖不能說是大富大貴,但也衣食無憂。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俄羅斯的入侵,他們幾乎是階下囚一般的待遇。

在被殖民後很長一段時間内,尼夫赫人依舊保持着向清政府進貢的習慣,試圖讓清政府拉他們脫離苦海,然而他們不知道清政府早已自身難保。

到清朝滅亡前夕,尼夫赫人也未放棄,他們聯系路過此處的清政府官員,表達了想要回歸中國的心願:

自羅刹(俄羅斯)來,欲我等截發易服,心實不願,女人畏忌更甚,惟望大國如數百年前将羅刹盡驅回國方幸。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最終無果,這一次庫頁島永久地離開了中國的懷抱。

1904年,為了争奪中國東三省的統治權,日俄戰争爆發。對馬海戰的失利,基本宣告了這次戰争中俄國的失敗。

随後《樸茨茅斯和約》簽訂,标志着庫頁島被日俄兩國分别統治。

随後,日俄兩國為了庫頁島的歸屬又有過無數的争執,然後此時中國當局,皆是保持一個中立的态度。

在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以後,庫頁島又完全歸屬蘇聯統治。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生存危機,同化

早在1880年起,日本的捕魚企業便得到了許可,前來庫頁島周邊的海域和河流中進行捕魚作業。

工業化的捕撈,打破了庫頁島流域的魚類的生态平衡,尼夫赫人也是以多次陷入食物饑荒。

他們的生存方式不得不進行變更,引入部分俄式食物來緩解生存危機。俄式食物自此在尼夫赫人的食譜中占有一席之地。

飲食文化的改變,隻是尼夫赫人被同化的第一步。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加速了俄國革命的成長成熟,在1917年3月,二月革命在俄羅斯帝國爆發,沙皇下台,俄羅斯帝國就此解體。随後經過幾年時間的不斷戰争,到1922年,蘇聯成立。

為了更好地管理尼夫赫人,蘇聯曾在庫頁島地區成立了尼夫赫人自治區,用以保障當地人的捕魚權,這一自治區直到1960年前後才被廢止。

雖然尼夫赫人的捕魚權得到初步保障,但接踵而來的義務,對他們來說幾乎是毀滅性的。

自由記載以來,尼夫赫人便以捕魚為生,這樣的生活方式持續了一千多年。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因為在日本統治期間,庫頁島周邊的魚群量迅速減少,盡管政府給予了他們捕魚權,但水裡早已無魚可捕。

蘇聯早期的經濟政策是以農業為中心的,尼夫赫人也被要求到各個農場從事農業勞動。

但是世代捕魚、打獵的尼夫赫人,認為耕地是罪惡的,是對大自然的破壞,他們多不願意從事這項勞動。雖然庫頁島寒冷的氣候,并不适宜農作物生長。

蘇聯政府隻得從國内招來大量勞動力,來到庫頁島勞作,而不願從事農活的尼夫赫人,也被列為次等階層。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随後,為了加速尼夫赫人的“俄化”,尼夫赫語被禁止在諸如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使用。

俄語也作為一門課程被加入到尼夫赫人的教材中。蘇聯當局還将庫頁島作為由原始社會,轉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樣闆進行宣傳,以加快同化的進度。

在漫長的殖民生涯中,尼夫赫人的銳氣早已被消磨殆盡,他們對于一切都隻是逆來順受的态度,對這場文化入侵,毫無抵抗之力。

大量關于尼夫赫人的民間故事被遺忘,他們的信仰、宗教等,也都漸漸被曆史所掩蓋。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尼夫赫人現狀

1947年1月2日,蘇聯将庫頁島及周邊的千島群島,一起組成了薩哈林州。

此後薩哈林州成了尼夫赫人的新家,後期薩哈林州的官員,為了限制尼夫赫人的捕魚活動,采用重稅收等方式,捕魚的人,繳納的稅收遠遠高于農作物。

在這樣的強壓制度下,為了生存,尼夫赫人也開始逐漸依賴集體制經濟,飲食習慣也多偏向與俄式。

1962年,蘇聯政府重新規劃了尼夫赫人的居住場所,他們把一些小的尼夫赫人村落合并,集中到數個大的居民點。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1979年的一次人口普查顯示,活躍在薩哈林州的尼夫赫人總人口,大概在4400人左右。

到了1986年,薩哈林州的尼夫赫人村落,由早期的82個,減少到了13個。人群的聚集,并沒有過多地增加尼夫赫人的人口。

到了1991年,蘇聯解體,尼夫赫人的生存再一次受到影響。

他們早已習慣了集體制經濟,而蘇聯解體後,國家資助的集體農場制度被徹底廢除,尼夫赫人又一次面臨嚴重的生存挑戰。

原始的捕魚、遊獵技巧早已忘記,并且現在的大環境也早已不适合這種方式。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由于庫頁島的石油儲備量豐富,21世紀初期,庫頁島北部,被西方的一些大型企業開發,該地區的尼夫赫人居住地遭到部分破壞,居民不得不重新尋找居住場所。

現如今,庫頁島上大概50萬的人口中,超過80%都是移民過去的俄羅斯人,還有北韓族和烏克蘭族等多達100個民族共存,而尼夫赫人,也成為了這百分之一的種族。

曾經庫頁島的絕對大人口種族,落到了如此境地,讓人感慨萬千。一個美好善良的民族,因為人類無限的欲望,被侵占了家園,幾乎就要消散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一個為中國捍衛土地的民族,保衛家園戰至精銳殆盡,最後離開中國

他們也曾自強,為自己的命運而奮鬥。但依附他人,将自己的命運寄托于他人,再加上不斷變遷的曆史格局,終究成了現在的局面。

倘若有一天,你去庫頁島遊玩時,偶然見到一個,長相神似中國人,但說着流利的俄語的人,他可能就是尼夫赫人。如果是的話,請向他表達你的善意,因為在數百年前,他們也是我們的家人,他的祖先也曾為國家抛灑熱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