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5國共密談:蔣介石同意攜舊部回大陸,蔣經國任省長

曹聚仁是民國著名記者、作家。浙江浦江墩頭鎮蔣畈村人。畢業于浙江第一師範。1922年到上海,任教于愛國女中、暨南大學、複旦大學等校。曾主編《濤聲》、《芒種》等雜志。抗日戰争爆發後,任戰地記者,曾報道淞滬戰役、台兒莊之捷。1950年赴香港,任新加坡《南洋商報》駐港特派記者。50年代後期,主辦《循環日報》、《正午報》等報紙。後多次回内地,促進祖國統一事業。

1965國共密談:蔣介石同意攜舊部回大陸,蔣經國任省長

曹聚仁晚年在寫給胞弟曹藝、原配夫人王春翠的許多家書中,披露了他為兩岸和談奔波的不少鮮為人知的内容。

他曾在家書中寫道:本來,我應該回國去了,但此事體大,北京和那邊(指台灣蔣介石、蔣經國父子),都不讓我放手。前幾年,我能把局面拖住,可說對得(住)國家了。

1965國共密談:蔣介石同意攜舊部回大陸,蔣經國任省長

1965年,當國民黨二号人物李宗仁回到大陸并受到熱烈歡迎的時候,蔣介石父子也展開了行動。經常來往于香港和台北負責聯絡工作的王君通知曹聚仁,蔣經國在近期将親臨香港,接他到台灣商量要事。曹聚仁急忙飛往北京,與中共上司人商讨了談判的大綱要目,然後傳回香港,等候蔣經國。

一天,王君來到曹聚仁住處讓他上船與蔣經國先生密談。蔣經國讓曹聚仁更多地介紹了北京的情況,希望曹聚仁将雙方情況吃透,以便曹與蔣介石見面談話時做到時間短,效率高。

1965國共密談:蔣介石同意攜舊部回大陸,蔣經國任省長

不久,輪船抵台,蔣介石在官邸由蔣經國陪同,接見了曹聚仁,并在極秘密狀态下開始談話。整個談話自始至終隻有他們三個人。經過幾次讨論,很快達成六項共識,其主要内容為:

一、蔣介石攜舊部回到大陸,可以定居在浙江省以外的任何一個省區,仍任國民黨總裁。北京建議撥出江西廬山地區為蔣介石居住與辦公的湯沐邑(意即台灣最高長官在中國大陸的起居與辦公之地)。

二、蔣經國任台灣省長。台灣除交出外交與軍事外,北京隻堅持農業方面必須耕者有其田,其他政務,完全由台灣省政府全權處理,以20年為期,期滿再洽商。

三、台灣不得接受美國任何援助。财政上有困難,由北京按美國支援數額照撥補助。

四、台灣海空軍并入北京控制。陸軍縮編為4個師,其中一個師駐廈門和金門地區,三個師駐台灣。

五、廈門和金門合并為一個自由市,作為北京與台北之間的緩沖與聯絡地區。該市市長由駐軍師長兼任。此師長由台北征求北京同意後任命,其資格應為陸軍中将,政治上為北京所接受。

六、台灣現任官員官階和待遇照舊不變。人民生活保證隻可提高,不準降低。

1965國共密談:蔣介石同意攜舊部回大陸,蔣經國任省長

之後,曹聚仁立即返港,将談判情況及六項條件報告給了中共。台灣方面将派代表與中共代表作進一步談判,如此,則祖國統一大業指日可待。然而,1966年發生事件,這一風浪也波及中國台灣,蔣介石對國共重開談判産生了疑慮,進而改變了主意,國共兩黨重開談判之事又一次擱淺了。

1965國共密談:蔣介石同意攜舊部回大陸,蔣經國任省長

曹聚仁自比“燈台守”,為了祖國統一,他放棄自由主義,走向了孤苦伶仃、無怨無悔的愛國道路。他為兩岸和平統一事業,奔走呼号,殚精竭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秉持民族大義,心系兩岸,苦盼統一。

1972年7月23日,曹聚仁在澳門逝世,周總理蓋棺定論稱贊他為“愛國人士”,并訓示“葉落歸根”。骨灰送至南京,安葬于雨花台側望江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