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住成都的慢之旅

成都,以悠閑的"慢"生活是衆所周知的,但我總是匆匆經過,并不能充分體會到它的閑暇。2016年,由父親開一個同學的會,帶着蜻蜓和媽媽一起去成都小停留了幾天,去淘汰了玩法。

第1天 春熙路人民公園寬窄巷

爸爸一直主張"時間換錢",是以他選擇了廉價的特快列車而不是高鐵。淩晨4點.m起床,打車到東站,那裡已經是一個繁忙、光線充足的場景。在6:44乘坐K503,閑逛,睡覺時醒來,9:38到達成都東站。

想找個酒店在行李下,在假日酒店七天前熱情的律師"切胡",到附近的住處,看小區環境很好,房間也很幹淨,價格比酒店便宜,馬上入住。已經是11點了。

爸爸很執着到"旅遊度假區"寬窄的巷子裡吃名家小吃,于是我們坐地鐵去了天府廣場。沒想到這次攻擊在網際網路上略有錯誤,反正我們走了一站,都遊蕩了,多走看看也沒關系,隻是有點餓了,爸爸一路上不被餐廳感動,一心想去目的地吃飯。

終于走進了寬窄的小巷,片刻就看到了"中國名小吃——郭唐園",趕緊進去坐下點餐。龍文、鈴铛餃子、南韓包子、肥香腸粉、芙蓉蝦、豆花...點的很多,也怕吃,但正如服務員說的"我們小",量少,18元一份的影印隻有7份,味道還不錯,讓我們忍不住感歎旅遊景點的"坑"啊。肚子裡充滿了半飽,開始遊泳。著名的寬窄巷子,真正的是兩條巷子,雖然也看不出比窄巷子寬多少,但是它真的挺好吃的,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這其實是一條商業街,風格有點像磁鐵嘴,但比它更精緻,更有藝術氣息,也更高端。小巷兩旁是出售小吃,珠寶,茶葉,手工藝品,茶館,餐館,咖啡館的商店......比例尺、"南尋"、"寬雲窄雨"、"看山書局"、"天一号"、"金龜"、"三耳"、"花房",一邊走一邊評價這些充滿魅力的店名,放在綠磚間的瓷磚之間,在屋檐下的角度,仿佛穿過了中華民國。

走出寬闊狹窄的小巷,被一條搖擺的絲帶老人所吸引,伴随着悠揚的音樂,兩條彩色的長絲帶在他的舞蹈中,上下飛翔,很好看,吸引了很多路人停下來圍觀,他看着不想走,反正也不趕時間,讓他看起來更多。

穿過狹窄的小巷是人民公園,聽到裡面的音樂熱鬧,忍不住進去看看。原本以為隻是一個普通的街頭心公園,沒想到會有很深的曆史淵源。人民公園,前身為少城公園,始建于1911年。韶城公園的由來,與老成都市池名直接相關,成都市基地與原城市劃分,早在公元前311年秦惠王時,成都就已經有了台城(又稱大城市)和少城(又稱小城)。在全國範圍内,"小城公園"是最早的公園之一,在四川,它是第一個開放的公園。由于公園占據了當時的小鎮,公衆同意将其稱為"小城鎮公園"。

花園很大,看了介紹後才知道占地169畝,我們當然沒有參觀整個花園。但這些都無關緊要,在竹林小徑上,在亭子裡午睡,在巨大的茶壺裡"僞裝"水龍頭洗手,在父母照片下綠葉桉樹下,在海濱長廊邊喂食人工湖中的錦鯉,盆景園裡享受各種盆景,一切都是那麼悠閑。露天茶館,低矮的竹椅,小桌子,人們坐着聊天,打麻将;從另一扇門出來看四川軍抗日營救戰士紀念碑,讓人想起公園裡看到的辛亥革命寶路體育廣場,真正體會到人民公園是一座承載曆史的公園。

此時,不禁想起了重慶的人民公園,那也是一座承載曆史的公園啊,最近,甚至挖掘出了南宋古城牆的廢墟,但變遷的聲音卻被喊了十多年,但看到衰落,末日淪陷成城下半部分的通道。廬山公園還在那裡,但它是半個停車場。珊瑚公園移交給受托人,任何設施陳舊,不再是昔日的輝煌。願意投資,精心管理,不因為免費而降低标準關懷,是成都免費園區和重慶不同的。

最後一站是春熙路,沿路一位熱情的老人帶我們到車站告訴我們坐哪輛公共汽車到,聊着說自己是油系,在重慶呆了八年,聊起塑壩,磁口像幾個簡,看來成玉兩個地方真的是"你有我, 我有你"啊。

春熙路應該是成都商事最集中、最繁華的地方,像重慶的解放紀念碑,即使現在形成了一些商圈,但最大的名氣就是它。購物不是我們的興趣所在,想個地方看看,玩一天已經有點累了,節奏也不慢。這時媽媽居然發現有一輛免費的觀光車,上車吧,最開朗的就是淺灘,他很喜歡,我們坐了兩圈,直到司機下班。南屏步行街也有類似的獨家新聞,但就是收費,春熙路觀光車更大,汽車裝飾更美觀,這就可以看出這座城市的開放程度和寬容度的差異,這已經成為春西路留給我們的最美好的回憶。

在接到指導後,我們在"新美食城"旁邊找到了王府井(大概記得名字),這裡吃的很多,價格也實惠。看到路邊烤蹄的人排成一排,也去忙起來。蹄子在鐵架上烤,切成小塊,用大豆面條做成,軟,吃的不是通常的香,連續吃幾塊。晚上準備吃一頓美餐,發現一家賣炒菜的店,砂鍋菜,點了酸湯牛肉,大蒜泥白肉,砂鍋丸,苦瓜炸肉,還到隔壁的店裡買了一大把雞肉串,蔬菜都是家常菜的味道,串不像重慶那麼辣,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大蒜泥白肉, 黃瓜底部,摻上大量酥脆的花生,吃又吃。

吃飽了,坐十分鐘地鐵到車站,住在東站真的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這裡是交通樞紐,周圍到處都是,接下來的幾天大家都嘗到了旅行友善的甜蜜。

記住成都的慢之旅

人民公園

第2天 熊貓基地

熊貓基地是我們計劃已久的旅遊場所,前一天晚上在網上搜尋路線,中途需要接送,早餐和詢問社群保安,他說和網上的政策不一樣。坐公共汽車的時候,我問司機去哪裡換到熊貓基地,司機直接對我說:"你跟着前面的人。"前面是一個大叔拖着兩個行李箱,看剛才對司機說了些什麼,估計還問了關于熊貓的底線,司機叔叔很麻煩,讓我直接跟着他。于是我提高了警惕,朝相反的方向坐下(成都高檔車的座位并不總是刮風),盯着叔叔。

走十幾站路,看着叔叔下車,我們也跟着,确實下車看了一眼路标,有車開往熊貓基地。和大叔聊,他說,"沒問題,我一直在開車",這真的是高科技的方向。

走進熊貓基地,很多人排隊等着觀光車,我們排了一會兒隊,感覺很遙遠,心想今天一天是在裡面度過的,慢慢走,慢慢看也沒關系。

看了看招牌,餐廳旁邊的熊貓别墅,看的時候也是早就計劃去看熊貓科學館,再去看熊貓,吃。在探索館裡,介紹的圖檔文字并沒有太多的耐心和細膩的外表,但那些科普電視卻深深地被我們吸引。每個話題都有一個小放映室拉着窗簾,用液晶電視和沙發,我和鼠尾草都看完了每一部電影,了解了熊貓的生活習慣、繁殖、基礎研究成果,比枯燥的文字更生動,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然後走在路上去看小熊貓,哈哈,小熊貓真的不是熊貓的時候喲,是浣熊的動物。零星看了幾隻,高高的蹲在樹上,棕紅色,尾巴很粗,看起來比一般的貓還大,感覺很強壯,不像熊貓那麼害羞。看着勞工砌牆,隻有一個人比高,問道:"大熊貓不會跑出來的?"不,他們隻會爬樹,他們不會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看來我高估了他們的能力。

然後去了熊貓劇場,是一家小電影院,循環播放關于熊貓基地的紀錄片,拍攝非常生動,内容也很全面,大人小孩都非常認真地觀看。我們坐在第一排,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才離開,看得意感興趣,也不知道他了解了多少。

最後,步行到熊貓别墅,中間是熊貓活動區,面積很大。最裡面是熊貓屋,外面是他們的遊樂園,樹木、草地、鮮花相應有趣,一根原木建在高低走道般的平台上,大熊貓在上面或散步或午睡,遊客圍着低矮的牆邊路去看。這裡的熊貓比重慶動物園還多,場地也更大,我們甚至看到一隻熊貓在追逐孔雀。這個時候已經是中午了,熊貓懶洋洋的,有的坐在一大堆竹子前吃午飯,有的坐在樹樁上看着,有的在平台上晃來晃去,有的一動不動,有的隻是睡在上面,他們把遊客的熱情看成是無事可聞的,我們的熱情可能隻是讓他們打擾。原本以為沿單行道去參觀會到達天鵝湖,沒想到會是一條環形路,傷害了我們又走,真是又累又餓。

最後到了天鵝湖,竹韻餐廳人價居高不下,最後找小賣部買友善面來填飽肚子。他非常喜歡湖裡的魚,他喂了很久的蛋糕,很開心。下午的時間留給熊貓博物館,那裡有服務中心,有沙發和便利設施,是以我坐在那裡吃水果休息,反正沒有别的,我來回看了幾次。這裡最吸引我的是熊貓标本,新生的熊貓寶寶粉紅色,浸泡在瓶子裡,讓人不禁感到憐憫。

從熊貓博物館到4點鐘,習慣上坐公共汽車回去,到對面的車站。沒想到我們坐在同一輛路車上,但方向卻相反,坐得越多感覺不對勁,好車老闆很熱情,讓我們及時下車,到對面坐回去,經過幾次曲折,終于回到了車站。這一天真的挺累的,直接在樓下家家餐廳吃飯,我和媽媽吃了毛茸茸的血,點了一份魚香味的肉絲蓋米飯(沒有海胡椒胡椒,确切地說,甜酸肉絲),還有一道青豆腐湯,内容非常足。吃完飯後,我們沿着小區旁邊的馬路走,到附近的小超市買點零食和牛奶,鼠尾草坐在搖搖晃晃的車裡,看着阿姨們跳舞,感覺像是家裡夜晚的節奏。

記住成都的慢之旅

熊貓基地

第3天 海昌極地海洋世界

海昌極地海洋世界是我們成都之行的重頭戲,因為聽同僚說好玩,是以一直計劃帶一隻蟾蜍。東站走504路到天府大道南站南湖路口站,對面就是海洋世界,很友善。

極地小鎮很熱鬧,吃飯,播放不斷的噓聲。他為那個男人買了一頂熊貓太陽帽,戴着黑框眼鏡,真的很可愛。網上有小販賣票,115個,比門口便宜15元。怕被騙,先把媽媽按在那裡(媽媽是去門口買老人的優惠票),于是我進門再付錢給他,好順利入場。走進門裡手牽手拿着賣口哨的攤位玩具看了看又放回去,沒想到竟然就心上了。他走進花園,問我:"媽媽,我想要那個哨子,你為什麼不給我買呢?""我趕緊讓還在外面的媽媽花了8元買了一隻海豚哨子,但園裡卻賣了25隻,我沒有意識到有什麼差別。

走進園林,迷茫東南西北,隻覺得充滿新奇,不知道該去哪裡玩。去看看時間表,在快樂劇院有半個小時一次,目标馬上就會去。出發時間很早,占據了第二排的座位。戲終于開場了,上來了三隻海獅,馬虎的,很可愛。海獅頂球、嘻哈、做算術、背誦唐詩、不斷赢得掌聲。這也是一個好看。奇怪的是,為什麼海獅計數,是他們的智商很高還是訓練師的動作?看着海獅選擇的答案,是用鼻子嗅來嗅去,很懷疑馴獸師會不會把正确答案的題闆粘在魚身上,海獅的嗅覺自然知道該選擇哪一個。完成一次表演,訓練師立即獎勵魚,沒吃的還在旁邊嚎叫,那熱切的眼神真的像個孩子一樣明白。

在白北極熊館旁邊吃午飯時,蜻蜓忽然說了聲"拉扯",而白北極熊确實蹲在一座假山上,一股大惡臭直接被拉入水中,我忍不住笑了起來,今天目睹這種珍稀動物真是大開眼界。

然後我們去看了白鲸表演,鲨魚表演,但這些都沒有引起太大的興趣,他提議去看海獅表演。于是我們去了跑馬地,這次斯諾克似乎懂了節目,當主持人讓一個孩子扛起"鵝"時,他居然高舉手,吓得我跳了一大跳,"是啊,你是怎麼舉手的?""鼻涕蟲立即猶豫了一下,把手放下了。我對自己的行為感到非常不安,太在意成敗,讓孩子也失去了嘗試的勇氣。前排的一個小妹妹,被叫起來背誦,張口是"下午的一天",觀衆們爆發出笑聲,她在父母的催促下又回來了。錯了,糾正它;忘了,提醒了,這麼簡單,不一定能保證100%無差錯舉手,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嘗試,而不是表現。

其餘時間,我們又去看企鵝了。企鵝館的教育訓練師正在向您介紹企鵝的種類和習性。企鵝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動物,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高貴動物。這時人很少,我們都是那麼停留,看着他們或搖搖晃晃地走着,或者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像雕塑一樣,或者時不時地在水中伸展四肢,直到訓練師來覓食,他們擠成三十五人一組,在水桶前,等着飼養員把小魚扔出去, 企鵝接收到的魚,幾乎沒有咀嚼過程直接進入胃部。有時飼養員把魚扔進水裡,讓還在遊泳的企鵝也吃了一隻,又貪婪,跳進水裡搶食物。還有幾個,一直驕傲地站在一旁,若有所思地望着遠方,到始至終不動,守護者隻好把桶放在他們面前,一個接一個地喂食。我一直在想,人類并不是真的那麼殘忍,為了滿足看的欲望,原來自由活的動物們放進小籠子裡,讓他們在想念自己的家鄉,孤獨的老去。如果有一天人類變得虛弱,動物把我們關在籠子裡,我們感覺如何?喂完飯後,飼養員向企鵝們打招呼,企鵝們回到内屋,它們排成一排,搖搖晃晃,像一群幼稚園的孩子。

走出企鵝屋,我們看到歡樂谷海獅馴獸師喂海象,他看到我們在看,甚至訓練海象給我們表演噴水、鼓掌,非常可愛,讓人不忍心離開。

即将到來的封閉公園直播催促着我們,從購物店出來,很多孩子都是拿最後一次在采摘紀念品,千裡選擇,終于幻想了一套小遊戲機,新鮮了幾天,家裡再也沒看到他玩過。

還坐公共汽車回車站,媽媽帶我們去散步,當時她找了一家Ibin面館吃晚飯。人氣很受歡迎,點了燒面、餃子、炸醬面,而且确實味道很好,成分也足夠了,比在一般餐廳吃的意大利面更貼近重慶的味道,一個問題要知道,這裡的廚師是正宗的宜賓人,難怪吃這麼多人。

吃一頓飯走回去,在夜市看到"我不知道火"很新鮮,買了一個大袋子,帶一些回去給一爺一吃。

記住成都的慢之旅

海昌極地海洋公園

第4天 白花潭公園文化宮 綠羊宮(門)

來的時候,我買了3便.m的火車回重慶,在成都有半天的時間玩,是以我選擇了城裡的青羊宮。退房時,把行李放在酒店,老闆一千條訓示,我們1:30左右回來拿行李,然後一定要找人。

就在周一,由于害怕早上地鐵擁擠,他們選擇乘坐公共汽車出行,沒想到會體驗成都交通擁堵的味道。還好我們有座位,然後跟車走停,看看成都市的樣子。在目的地附近,車子還被堵住了,有一位老婦人焦急地說,我早上要去醫院打針,是以堵死了,給護士下班了。司機聽着不生氣,不慢用成都軟言蜜語說:"你有東西要坐公共汽車,要坐地鐵什麼的。"似乎城市地區的交通擁堵司空見慣,司機束手無策,隻有那些不追求效率的人才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走到一個奶奶面前,看着好人挑逗他,熟悉龍門陣。她說,重慶的楊仁街很好,并告訴我們,青羊宮是一個燒香的地方,如果不燒香去就不好玩意思,公園前面的青羊宮比較好,而且不收票。我們聽了她的話,下車去百花潭公園,奶奶很暖和,在車裡也迎接我們,不怪路。

走進公園,這裡是個好地方,詩人杜甫在這裡留下了一句名言:"萬裡橋西一草堂,百花池水就是海浪。水獺亭,樹木和森林,也是城市中一個安靜的地方,當然也是運動的結合,休閑的老人還在這裡喝茶,麻,唱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四川排盆景園,橢圓形的門立着一個巨大的盆景,像一幅古畫。後來才知道其實有巴金家,卻匆匆忙忙地沒有去花園。還有文化宮,有很多兒童遊樂設施,東邊選西,沒什麼可坐的。這時接到父親的電話,說他已經從雅安回成都了,我們約好了12:30在春熙路王府井吃午飯。于是匆匆趕了出去,到青羊宮,門口看要收十元票,想進去這樣走動也沒意義,放棄了。以為我一直兩隻青羊宮卻沒有進去,呵呵,留一點心思,下次再來。

和爸爸見面,然後去新美食城吃飯,這次換了一頓,是自助快餐,各種菜放在那裡,自己拿,然後統一到收銀台,先結賬再吃。最好吃的是幹鍋雞,18元一個小鍋,有生菜、洋蔥、洋芋作為配菜,香辣,是我成都吃的最重慶風味的食物。

我們吃完了,可是蜻蜓幾乎沒動,時間已經有點太晚了,米頭蜻蜓一邊去覓食。于是,街道春熙路的風景比較好,婆婆在後面的碗裡追,龍在前面跑着躲避。酒店老闆打電話問我們為什麼不回去拿行李,我回到他身邊,坐地鐵回去,長達20分鐘。我不得不讓我的父母和鼠尾草慢慢磨蹭,沖上去拿行李。匆匆忙忙地住在那個地方,看到老闆正站在社群前恭候期待,真心感謝他的承諾,因為我比預定時間晚了半個多小時,但他隻是擔心我們會錯過火車,他一直在等我們離開,沒有絲毫的抱怨。有了這個,下次我來成都,我會和他們住在一起。

我和父母見面時,進火車站,我們坐的公共汽車已經開始檢票了,這半天忙碌真的是被堵車了。回程我們基本都在睡着,這趟火車比當時慢了很多,到花園大壩火車站已經一直黑了,我和媽媽一路走來,燕爸爸居然跟着,在火車站發現半天沒看到身影,我們坐了108回家,一輛車看到裡面髒兮兮的, 不禁懷念成都的高端轎車。

閻雯仍然大驚小怪地想去成都玩,不是去看熊貓或水族館,而是坐公共汽車去成都,這顯示了重慶和成都之間的宜居差異。這次旅行,其實讓我感動了退休搬到成都的心靈,那裡的自然風光、曆史人文和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讓我記憶、傾注、佩服。

記住成都的慢之旅

花卉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