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嗑瓜子

聽到“咯咯”,“呸”,你會想到什麼,嗑瓜子嗎?不,那是吃瓜子。

嗑瓜子是一項好技能,而且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技能,它靠的是牙齒、舌頭、手的默契程度。然而我,真的隻是能說是個外行。

小時候經常看到的食物,就是那細長又黑白的瓜子了。我看到奶奶熟練又靈活的動作,甚是羨慕。奶奶總會拿着一袋瓜子,選個采光好的地方安閑地坐下來,跷個二郎腿,旁邊放一張小圓桌,桌上擺放着茶和瓜子,伴着燦燦的陽光,一嗑就是一小時,真

是個消磨時光的好方法。下面就讓我來描述一下奶奶那如神一般的嗑瓜子動作吧!平均吃一粒瓜子不需要兩秒,迅速伸手抓一粒瓜子,垂直放到兩顆門牙中間,隻有短短的“咯”的一聲,緊接着就是“呸”的聲音。我還每次都去檢視那被吐出來的瓜子殼,竟吃驚地發現,那瓜子殼裡根本沒有殘留任何瓜子仁,還被均勻地分成兩瓣。奶奶幾乎每天多多少少都會嗑一些瓜子,于是,那“咯呸、咯呸”的聲音,一直都讓我記憶猶新。每當我拍手驚訝起來的時候,奶奶總是笑着對我說:“等你牙齒長齊了,你也可以試試,說不定也是個‘高手’!”

哎,可我辜負了奶奶對我的“期望”。終于有那麼一天,我終于可以吃上第一粒瓜子了。我很是興奮,心中就一直想着奶奶嗑瓜子的動作,以為自己必定會成功。仿照着奶奶嗑瓜子的聲音,我也“咯”地一聲,以為已經成功了,誰知,果仁沒吃着,殼卻牢牢地卡在牙縫中。更可悲的是,瓜子殼尖銳的一端,刺痛了我的牙肉,于是,我就“哇哇”大叫起來。好不容易才把瓜子殼取了下來,但陣陣劇烈的疼痛還是讓我眼淚直掉。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敢吃瓜子了,因為怕“悲劇”重演。

而今,瓜子的口味越來越多,比以前的原味好吃多了,但吸引我的不是瓜子,而是那些美味的零食。是以,我對嗑瓜子這項技能,甚是生疏。

今日的實踐課堂,有幸品嘗到林老師帶來的瓜子。當瓜子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恐懼再次引發,小時候那“悲慘”的一幕又重制在我面前。不過好奇心已經壓制了我的恐懼,我想看看,人會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嗑瓜子的技術也逐漸增加。我又和小時候一樣,興奮地拿起瓜子,“咯!”,沒錯,我成功地把瓜子卡進了牙縫裡,然後隻能把瓜子從牙縫裡取下來,把那些碎掉的瓜子肉小心翼翼地剝開來,再吃進去,最後還要把殘留的瓜子殼從牙縫中取出來。大家都能吃得津津有味,可我卻不行。

别人流利地吃瓜子,“咯呸、咯呸”,而我隻有那一種聲音——“咯!”